1.大小调的正三和弦有哪些
调 式 解 密 很多学习了一段时间电吉他的朋友,一定会开始接触到一个英文单词:Mode(调式),可能在几乎所有的电吉他教材上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什么Lydian调式、Dorian调式、Phrygian调式的练习,可是往往这些教材又没有详细加以说明,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列了一下调式结构(排列),并说了一些什么这个调式给人什么感觉,哪个调式给人什么感觉,反而越加把本来乐理就不好的一些人更加云里雾里了。
其实调式本不神秘,也不难以理解,当然要实际加以运用,还是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的,但是我想大家要把它看懂,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第一节 调式的由来及概念 The Modes,又叫做教会旋法调,它起源于欧洲古代星期基督教赞美诗,是当今大小调的先驱,自从大小调式在16世纪以后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之后,其它各个调式都慢慢被融入统一到大小调中了。
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特别是JAZZ乐的兴起,被扩展了的旋法调又以各种形式重新开始独立出现,并被大量运用在现代的音乐形式中。1、Ionian Mode:1 2 3 4 5 6 7 =大调音阶2、Dorian Mode:1 2 b3 4 5 6 b7=大调2级音阶3、Phrygian Mode:1 b2 b3 4 5 b6 b7 =大调3级音阶 4、Lydian Mode:1 2 3 #4 5 6 7=大调4级音阶5、Mixolydian Mode:1 2 3 4 5 6 b7=大调5级音阶6、Aeolian Mode:1 2 b3 4 5 b6 b7 =大调6级音阶=小调音阶7、Locrian Mode:1 b2 b3 4 b5 b6 b7=大调7级音阶在学习理解这些调式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几音乐概念 1、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7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同主音关系调:主音相同,调式结构不同的调。比如C大调和C小调。
3、平行大小调:主音相距小三度的两调,都以同一音阶材料构成,或者说用同样音组成的大小调,我们叫做平行大小调,或者叫关系大小调。比如C大调和a小调。
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理解The Modes了。 首先,根据第一个调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知道不管是Dorian调式还是Locrian Mode,它们无非就是以一个音为主音,然后按照各自特定的音阶排列规则组成的一种调式而已。
比如:C大调,就是以C音为主音,按照大调的排列规则组成的一个调式,它的排列规则就是: 1 2 3 4 5 6 7 1 C D E F G A B C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那么C Lydian调式,就是以C音为主音,按照Lydian调式排列规则组成的一个调式, 1 2 3 #4 5 6 7 1 C D E #F G A B C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其实说白了,就是同样以C音为主音,但是按照不同(各自规定的规则排列)的全音、半音的排列方式,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不同的调式,一个C大调,一个是C Lydian调式。这就是同主音关系调。
同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道理推出A Aeolian调式,也就是A小调的音阶排列 1 2 b3 4 5 b6 b7 1 A B C D E F G A我们发现它的组成音和C大调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平行大小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习惯这样来写小调的排列 6 7 1 2 3 4 5 6 也就是把小调看作是用大调的6级音为主音,用和大调一样的音组成的调式。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其它调式也用大调的概念来理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这张排列图 1、C Ionian Mode:1 2 3 4 5 6 7 =C D E F G A B 2、D Dorian Mode:2 3 4 5 6 7 1=D E F G A B C 3、E Phrygian Mode:3 4 5 6 7 1 2=E F G A B C D 4、F Lydian Mode:4 5 6 7 1 2 3 =F G A B C D E 5、G Mixolydian Mode:5 6 7 1 2 3 4 =G A B C D E F 6、A Aeolian Mode:6 7 1 2 3 4 5 =A B C D E F G 7、B Locrian Mode:7 1 2 3 4 5 6 =B C D E F G A也就是我们可以把大调中的每个音都看作是主音,然后就可以组成7个调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这些旋法调。 但是这个方法只是为了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记忆调式,而绝不能认为D Dorian Mode就是C大调,无非是从2开始而已。
这个是概念性错误!因为D Dorian Mode无论主音还是音阶的排列都有自己的系统,它是和C大调完全不同且独立的。只是刚好由于它们是关系调,组成音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来方便理解和记忆,但心里必须要区分清楚,不要混淆在一起。
第二节 调式的运用 调式的运用当然是千变万化,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专研它,并且就象音乐的其他元素一样,要用好,写出真正的优秀作品,还是需要相当的天赋才可以。这里我也只能写一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概念,仅供大家更好的来理解调式而已。
同样的,首先我们也必须先了解一个概念,就是“元音”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在英语里面,字母A 、E 、I 、O、U(有时候还有Y),是元音字母,任何单词的组成都离不开元音字母,而其他字母则是起辅助作用。同样的,在音乐里面,也有元音字母的存在,它们就是—和弦音。
比如Cmaj7和弦,它的组成音是C E G B,那么这4个音符就是以Cmaj7为和声的音乐里面的元音音符,其余的音符可以看作是辅音音符。 Cmaj7=1 3 5 7=C E G B 那么我们可以在Cmaj7和弦里运用那些调式呢?其基本的原则就是所用的调式必须是含有这个元音音符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1、C大调=1 2 3 4 5 6 7=C D E F G。
2.常见的大调式副三和弦有哪些
第一,先明白副和弦是什么。副和弦就是在副级上按照三度或非三度关系叠着而成的。
第二,副级有哪些。II级,III级,VI级,VII级。(正极是I,IV,V,所以其余都是副级)
第三,大调式。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这儿我们就以自然大调为级准。
第四,常见的自然大调。怎么说,一般大调式都很常见,比如C自然大调最常见,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2 4 6,III级的3 5 7 ,VI级的6 1 3 ,VII级的7 2 4 ,这些都是。
再举例,G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6 1 3 ,III级的7 2 #4 ,VI级的3 5 7 ,VII级的#4 6 1 ,这些都是。
D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3 5 7,III级的#4 6 #1 ,VI级的7 2 #4 ,VII级的#1 3 5 ,这些都是。
A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7 2 #4,III级的#1 3 #5 ,VI级的#4 6 #1 ,VII级的#5 7 2 ,这些都是。
以上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升号调的自然大调的副三和弦。
总的来说:自然大调的正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副三和弦,除了VII级三和弦是减三和弦之外,II,III,VI级上的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
当然,在降号的自然大调式中也适用。
3.常见的大调式副三和弦有哪些
第一,先明白副和弦是什么。
副和弦就是在副级上按照三度或非三度关系叠着而成的。第二,副级有哪些。
II级,III级,VI级,VII级。(正极是I,IV,V,所以其余都是副级)第三,大调式。
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这儿我们就以自然大调为级准。
第四,常见的自然大调。怎么说,一般大调式都很常见,比如C自然大调最常见,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2 4 6,III级的3 5 7 ,VI级的6 1 3 ,VII级的7 2 4 ,这些都是。
再举例,G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6 1 3 ,III级的7 2 #4 ,VI级的3 5 7 ,VII级的#4 6 1 ,这些都是。D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3 5 7,III级的#4 6 #1 ,VI级的7 2 #4 ,VII级的#1 3 5 ,这些都是。
A自然大调,那么它的副三和弦就是II级的7 2 #4,III级的#1 3 #5 ,VI级的#4 6 #1 ,VII级的#5 7 2 ,这些都是。以上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升号调的自然大调的副三和弦。
总的来说:自然大调的正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副三和弦,除了VII级三和弦是减三和弦之外,II,III,VI级上的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当然,在降号的自然大调式中也适用。
4.大调式可分为那三种形式乐理知识
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大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大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便为大调。
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小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小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的便为小调。
以和声音阶为调式音阶的调式被称为和声调式,分为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和声大调的特点是:降低第六级音。以和声C大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C、D、E、F、G、降A、B,下行音阶为C、B、降A、G、F、E、D、C。和声小调的特点是:升高第七级音。以和声a小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A、B、C、D、E、F、升G,下行音阶为A、升G、F、E、D、C、B、A。如上文所说,升G比G是更倾向于主音A,因此更像我们所说的导音。因此,和声小调往往取代自然小调称为小调的代表。
以旋律音阶为调式音阶的调式被称为旋律调式,分为旋律大调和旋律小调。旋律大调的特点是:上行时没有变化音、与自然大调的上行音阶相同,但下行时降低第六级音和第七级音。以旋律C大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C、D、E、F、G、A、B,下行音阶为C、降B、降A、G、F、E、D、C。旋律小调的特点是:上行时升高第六级音和第七级音,但下行时没有变化音、与自然小调的下行音阶相同。以旋律a小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A、B、C、D、E、升F、升G,下行音阶为A、G、F、E、D、C、B、A。
5.三和弦的基本知识
[音乐常识]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下午 09:42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 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 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 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 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
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
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
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