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框架结构
注意:这是北师大版的数学书 人教版和这也差不多七年级上数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特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2、知道常见几何体的分类,一共分为三类:球体、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3、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展开图是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 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形; 正方体展开图是一个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长方体的展开图是与正方体的类似。(容易考到)5、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圆柱的截面是:长方形、圆、椭圆。 (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圆、椭圆。
(4)球的截面是:圆 6、我们经常把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7、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第二章 有理数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2 、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箭头、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特别的:0的相反数是0 (4)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字母叫做代数式。
2、求代数式值要注意: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字母的取值要确保它本身所表示的数量有意义。3、代数式的系数应包括这一项前的符号;如果代数式的某一项只含有字母因数,它的系数就是1或-1,而不是0。
4、同类项所含的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注意: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其指数不变。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1、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直线没有端点;射线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线段的比较方法:叠和法和度量法。
2、角的度量与表示 角的三种表示方法: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3、角的比较与运算 (1)角按大小分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2)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4、平行线 (1)如何画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1: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5、垂直 (1) 如何画垂线? (2) 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的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垂直的性质3: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1、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2、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要移就得变)4、常用体积公式:长方形的体积=长X宽X 高 ; 正方形的体积=边长X边长X边长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X高X1/3。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X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就叫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
2.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急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1、(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哪些?这些作用是如何产生的?答:(1)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作用: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方式:通过价格的变化与供求的变化实现对资源的配置;(4)优点(特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刺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理解)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答:(1)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2)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有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存在,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禁止地方保护的竞争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规则等。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了解)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答:(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某些领域市场调节不了,某些领域不能靠市场调节。
(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存在自发性(不择手段自发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性(盲目扩大或减少生产)、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等固有的弊端。(3)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收入不公等后果。
因此要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4、(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优越性)?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也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理解)什么叫宏观调控?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分别是什么?答:(1)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调节经济活动。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等措施调节经济活动。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理解)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8、(了解)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主要表现和影响?答:(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通过跨国公司实现。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贸易全球化(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和劳务交换之中)、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流动)。(3)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消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更严重。②风险全球化: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9、(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有哪些作用?遵循哪些原则?答:(1)作用: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10、(理解)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答:(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高中生物必修二每章的知识框架图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每章的知识框架如下:生物课:生物课是当代的重大科学课题,然而却又是至今依旧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关于生命的起源,历史上曾经有过种种假说:如“神创说”(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尤其是简单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等。这些假说多出于臆测,已被人们所否定。
从近年召开的国际生命起源学术会议提出的研究论文看,当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化学进化说”,一是“宇宙胚种说”。细胞的全能性不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
而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增殖。1.化学进化说化学进化说主张,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
宇宙胚种说则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只是后来才在地球上发展了起来。化学进化说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起源关键就在于这些生命物质的起源,即在没有生命的原始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产生出多种有机物和生物分子。
因此,生命起源问题首先是原始有机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化学进化的作用是造就一类化学材料,这些化学材料构成氨基酸,糖等通用的“结构单元”,核酸和蛋白质等生命物质就来自这结“结构单元”的组合。
1922年,生物化学家奥巴林第一个提出了一种可以验证的假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某些无机物,在来自闪电,太阳光的能量的作用下,变成了第一批有机分子。时隔31年之后的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首次实验证了奥巴林的这一假说。
他模似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用氢、甲烷、氨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有机分子氨基酸。继米勒之后,许多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又合成出了其他组成生命体的重要的生物分子,如嘌呤、嘧定、核糖、脱氧核糖、核苷、核苷酸、脂肪酸、卟啉和脂质等。1965年和1981年,我国又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是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上述两种生物分子的人工合成成功,开始了通过人工合成生命物质去研究生命起源的新时代。
一般说来,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2.宇宙胚种说过去和现在,已经提出了许多属于宇宙胚种说的假说,如在1993年7月的第十次生命起源国际会议上,有人提出,“造成化学反应并导致生命产生的有机物,毫无颖问是与地球碰撞的彗星带来的”,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在其中一颗彗星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有了地球生命。
几年前一位空间物理学家和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也把地球生命的起源解释为: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他们也认为是彗星提供了地球生命诞生需要的原材料(他们将之谓“类生命生物”).。尽管有科学家对此类假说持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彗星是带来了某些物质,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 ”)。
尽管诸如此类的观点仍是一些尚需进一步证明的问题,但通过对陨石、彗星、星际尘云以及其他行星上的有机分子的探索与研究。了解那些有机分子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并将其与地球上的有机分子进行比较,都将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
3.基因理论学说基因来自于父母,几乎一生不变,但由于基因的缺陷,对一些人来说天生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就是说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只要知道了人体内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就可以推断出人们容易患上哪一方面的疾病。
然而,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呢?这就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基因检测是如何进行的呢?用专用采样棒从被测者的口腔黏膜上刮取脱落细胞,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就可以从这些脱落细胞中得到被测者的DNA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DNA测序和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就会清楚的知道被测者的基因排序和其他人有哪些不同,经过与已经发现的诸多种类疾病的基因样本进行比对,就可以找到被测者的DNA中存在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
基因检测不等于医学上的医学疾病诊断,基因检测结果能告诉你有多高的风险患上某种疾病,但并不是说您已经患上某种疾病,或者说将来一定会患上这种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可向人们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服务、个性化用药指导服务和个性化体检指导服务。
就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进行准确的预防,而不是盲目的保健;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膳食营养、改变生活方式、增加体检频度、接受早期诊治等多种方法,有效地规避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基因检测不仅能提前告诉我们有多高的患病风险,而且还可能明确地指导我们正确地用药,避免药物对我们的伤害。
将会改变传统被动医疗中的。
4.我需要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结构图,要求详细点,最好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正数负数 有理数 数轴(一) 数轴(二) 数轴(三) 数轴(四) 比较大小 绝对值(一) 绝对值(二) 绝对值(三) 绝对值(四)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 24点游戏(有理数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方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乘方 科学记数法 小结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翻牌游戏 淡水量的计算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及其性质 丢番图墓志铭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解方程 移项变号 从“买布问题”说起——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与去括号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变化中的不变 行程问题 农夫锄草 日历中的方程 溶液问题 水槽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追击 小结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多姿多彩的图形 点动成线_笔 点动成线_风筝 点线面_三棱柱 点线面_圆柱体 点线面_圆锥体 点线面_正方体 概念_棱柱 公路上的自行车 家中的几何图形 线动成面_豆腐 线动成面_雨刷器 点动成线3 多彩的图形世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 角的度量 角—研究性学习课题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比较 余角和补角 小结 七桥问题 长度的测量 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国调查举例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 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小结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相交线-剪刀剪布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 平行线 平行线的画法 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平移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平移的特征 简单的图案设计 小结 探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序数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描述物体的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 小结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 三角形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高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欧拉线 三角形的欧拉圆 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心 三角形的等积划分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多边形 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小结 画图找规律 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三角形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消元 消元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一次方程组的算筹表示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 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范围的确定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集 小结 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第十章 实数 实数 化循环小数为分数的问题 九章算术与开平方 认识无理数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笔算开平方、开立方、甚至开n (n1) 次方根的探讨(2)。
5.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急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 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
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做理智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一: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考点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