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委监察业务知识
原发布者:yyz926098136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二)——案件检查第一节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一、事实清楚 事实清楚,是指纪检监察对象违纪事实的认定必须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 二、证据确凿 证据确凿,是指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都要符合客观真实情况,准确无疑;所取得的证据足以把案件中所认定的事实证明清楚。
三、定性准确 定性准确,是指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党员、干部或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所犯错误事实的性质的认定确实无疑。 四、处理恰当 处理恰当,是指根据纪检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或政纪的错误事实、性质、情节、所造成的后果、对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一贯工作表现等,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理合适,妥当,恰如其分,轻重适度,不枉不纵。
五、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在案件检查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这一要求在《案件检查条例》中称为手续完备,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以下简称《调查处理办法》)称为程序合法。
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案件检查程序是由《案件检查条例》、《调查处理办法》规定的,是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查办党纪政纪案件必须按照办案程序进行,这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义务,否则,。
2.纪委监察业务知识
原发布者:yyz926098136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二)——案件检查第一节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一、事实清楚
事实清楚,是指纪检监察对象违纪事实的认定必须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
二、证据确凿
证据确凿,是指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都要符合客观真实情况,准确无疑;所取得的证据足以把案件中所认定的事实证明清楚。
三、定性准确
定性准确,是指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党员、干部或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所犯错误事实的性质的认定确实无疑。
四、处理恰当
处理恰当,是指根据纪检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或政纪的错误事实、性质、情节、所造成的后果、对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一贯工作表现等,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理合适,妥当,恰如其分,轻重适度,不枉不纵。
五、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在案件检查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这一要求在《案件检查条例》中称为手续完备,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以下简称《调查处理办法》)称为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案件检查程序是由《案件检查条例》、《调查处理办法》规定的,是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查办党纪政纪案件必须按照办案程序进行,这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义务,否则,
3.如何做好纪检监察 工作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作风就是旗臶,就是形象,体现着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纪检监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和新的工作任务的要求,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增强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职责、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以致用。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强党纪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纪、依法监督的能力;要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使业务水平有新的提高。通过学习,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强化理性思维,提高准确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
第二,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这是纪检监察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质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机关和监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应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强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在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讲正气,发扬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精神。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章办事,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做党的忠诚卫士。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细做实。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抓工作粗枝大叶、蜻蜓点水甚至推诿扯皮等问题。
第三,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个人永远是组织的一员,一个干部的成长,是组织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是领导和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任何时候个人都不能离开组织的培养、教育和监督。二是个人与同志的关系。同志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爱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三是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古人言:“谦受益、满招损”。纪检监察干部永远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始终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下基层要严格遵守接待规定,吃住行从简,虚心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工作中要注意虚心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从点滴做起,自觉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习气。在对外组织协调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摆正自己的位臵,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多商量、多沟通,决不能居高临下,以势压人。
第四,要爱岗敬业,清正廉洁。
这些年来,绝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极少数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缺乏进取精神的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犯了错误,栽了跟头,教训十分深刻。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正确对待金钱地位、名利得失,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要严格要求自己,慎重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始终把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廉洁奉公、勤奋敬业,切实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在作风建设中做出表率。
4.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作风就是旗臶,就是形象,体现着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纪检监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和新的工作任务的要求,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增强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职责、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以致用。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强党纪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纪、依法监督的能力;要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使业务水平有新的提高。
通过学习,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强化理性思维,提高准确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 第二,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这是纪检监察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质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机关和监督机关。
纪检监察干部应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强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在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讲正气,发扬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精神。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章办事,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做党的忠诚卫士。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细做实。
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抓工作粗枝大叶、蜻蜓点水甚至推诿扯皮等问题。 第三,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个人永远是组织的一员,一个干部的成长,是组织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是领导和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任何时候个人都不能离开组织的培养、教育和监督。
二是个人与同志的关系。同志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爱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三是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古人言:“谦受益、满招损”。纪检监察干部永远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始终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下基层要严格遵守接待规定,吃住行从简,虚心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工作中要注意虚心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从点滴做起,自觉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习气。
在对外组织协调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摆正自己的位臵,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多商量、多沟通,决不能居高临下,以势压人。 第四,要爱岗敬业,清正廉洁。
这些年来,绝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极少数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缺乏进取精神的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犯了错误,栽了跟头,教训十分深刻。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正确对待金钱地位、名利得失,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要严格要求自己,慎重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始终把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廉洁奉公、勤奋敬业,切实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在作风建设中做出表率。
5.纪检监察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
纪检监察公文写作与范例之概述-公文的一般格式 公文格式,是指公文制作及印刷的规格与式样。
纪检监察公文作为一种规范性的公文形式,在格式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一、一般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要求。
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是在遵循一般党政公文格式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而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掌握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要求,首先必须掌握一般党政公文的格式要求。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刷版记组成。
1、版头 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在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刷。 2、份号 份号是指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
份号应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
3、密级 密级是指公文秘密的等级,主要有秘密、机密、绝密这三种。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注于份号下方。
4、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紧急文件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字样,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中纪发〔1996〕7 号”。发文顺序号应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代表公文发出单位,具有签发文件权力的负责同志。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 7、标题 标题,是公文中心主题的概括反映。
标题主要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 8、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的统称,位于正文上方,顶格排印。 9、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者主送机关下方。
10、附件 附件,是指与公文主件有直接关系,对正文起补充、解释、说明的文件材料。公文附件,应当置于主件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
11、发文机关署名 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 12、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
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13、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印刷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14、印发传达范围 文件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方。
15、主题词 主题词应按上级机关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上方。 16、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刷版记上方。 17、印刷版记 印刷版记是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
这些格式要求是十分正规的,而对其他形式的文件有些就不完全适合,因此,《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明确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及适应范围是: (1)《中共**文件》用于各级党委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出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报告、请示。 (2)《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用于各级党委通知重要事项、任免干部、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3)《中共**办公厅(室)文件》、《中共**办公厅(室)(**)》用于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根据授权,传达党委的指示,答复下级党委的请示,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报告、请示,发布有关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4)《中共**部文件》、《中共** 部(**)》用于除办公厅(室)以外的党委各部门发布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二、纪检监察公文的一般格式 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除正式以“***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 ***监察局文件”等形式出现的公文,可完全按照党的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来形成。但许多纪检监察公文不具备所有党的公文格式的要素,因此,要突出纪检监察公文格式的要求。
无论何种形式的纪检监察公文,以下这几项内容是必须具备的: 1、标题 例如: 关于***贪污受贿问题的处分决定 ***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同志支持和参与诈骗活动的通报。 2、发文字号 纪检监察公文,按所反映的内容和公文种类,按年度、按类型分别排出公文的字号。
不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号来排列。 3、秘密等级 绝大多数的纪检监察公文都有密级的限制,因此,在印制时必须在首页。
6.纪检监察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
纪检监察公文写作与范例之概述-公文的一般格式 公文格式,是指公文制作及印刷的规格与式样。
纪检监察公文作为一种规范性的公文形式,在格式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一、一般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要求。
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是在遵循一般党政公文格式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而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掌握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要求,首先必须掌握一般党政公文的格式要求。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刷版记组成。
1、版头 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在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刷。 2、份号 份号是指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
份号应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
3、密级 密级是指公文秘密的等级,主要有秘密、机密、绝密这三种。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注于份号下方。
4、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紧急文件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字样,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中纪发〔1996〕7 号”。发文顺序号应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代表公文发出单位,具有签发文件权力的负责同志。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 7、标题 标题,是公文中心主题的概括反映。
标题主要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 8、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的统称,位于正文上方,顶格排印。 9、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者主送机关下方。
10、附件 附件,是指与公文主件有直接关系,对正文起补充、解释、说明的文件材料。公文附件,应当置于主件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
11、发文机关署名 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 12、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
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13、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印刷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14、印发传达范围 文件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方。
15、主题词 主题词应按上级机关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上方。 16、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刷版记上方。 17、印刷版记 印刷版记是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
这些格式要求是十分正规的,而对其他形式的文件有些就不完全适合,因此,《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明确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及适应范围是: (1)《中共**文件》用于各级党委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出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报告、请示。 (2)《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用于各级党委通知重要事项、任免干部、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3)《中共**办公厅(室)文件》、《中共**办公厅(室)(**)》用于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根据授权,传达党委的指示,答复下级党委的请示,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报告、请示,发布有关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4)《中共**部文件》、《中共** 部(**)》用于除办公厅(室)以外的党委各部门发布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二、纪检监察公文的一般格式 纪检监察公文的格式,除正式以“***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 ***监察局文件”等形式出现的公文,可完全按照党的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来形成。但许多纪检监察公文不具备所有党的公文格式的要素,因此,要突出纪检监察公文格式的要求。
无论何种形式的纪检监察公文,以下这几项内容是必须具备的: 1、标题 例如: 关于***贪污受贿问题的处分决定 ***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同志支持和参与诈骗活动的通报。 2、发文字号 纪检监察公文,按所反映的内容和公文种类,按年度、按类型分别排出公文的字号。
不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号来排列。 3、秘密等级 绝大多数的纪检监察公文都有密级的限制,因此,在印制时必须在首页左上角标出。
7.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党是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指导经济科学发展。这对我们从事税务部门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如何在指导经济科学发展的征途上推进依法治税、依法行政,加强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从机制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队”方针,就需要“一手抓税收工作,一手抓预防犯罪”,齐抓共管,把监督和预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保证税收工作、队伍建设同步前进,真正做到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监督、落实责任
根据纪检监察职责和任务,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要重点监督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
1、税收执法监督
(1)征收环节,主要是税收征收、入库、上解、提退的监督,防止出现应征不足、少征或者收人情税、关系税和过头税、混淆入库级次、截留贪污税款、擅自变动税收法律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2)管理环节。主要是对各类发票、票证的管理使用,税务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收定额核定,减免税、税前弥补,亏损、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的管理,防止为税不廉行为的发生。
2、行政管理权监督
(1)人事管理的监督,包括干部任免,干部调配交流两个方面,主要以服从上级、服从管理的原则进行。
(2)财务管理权监督,要从财务收入、财务支出、财产物资、基建工程等四个方面进行监督,主要对象预算内、外收支管理使用,大宗物品采购、使用管理等的监督、防止乱收乱支,挥霍浪费欠款、贪污、挪用公款等问题发生。
二、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教育、增强税务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党政纪律条规教育,正反典型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权力,自觉接受监督、请求监督,变组织监督,我要监督的监督氛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实施阳光工程,加大税收管理,巡查和内部审计力度,推行政务公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税收政策法规、公开岗位责职、公开办税程序、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纳税定额、公开违章处罚、拓宽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3、落实责任,加强考核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在行使“两权”的各部门和“两权”运行的各环节,都要定岗定职、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责任制,将责任明确到人,建立部门责任制,实行“一岗两职”。
加强连环监保责任,定期汇报监保情况,分析“八小时之外”行为思想状况,针对性提出措施、不按规定制度执行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队、从严治政、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之过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对构成违纪或犯罪一律按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