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熔沸点的知识

1.高中化学如何比较熔沸点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例如: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擦、绝等。

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例如,熔点:HI>HBr>HF>HC1;沸点:HF>HI>HBr>HCl。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扩展资料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

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金属铋、锑等也是如此)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含有其它的物质的,比如在纯净的液态物质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水中溶有盐,熔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溶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这也是一个利用熔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熔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沸点

2.熔点和沸点的区别

沸点(定义):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

物质的熔点(定义),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纯物质固态体系(纳米体系)来说,表面部分不能忽视,其化学势则不仅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而且还与固体颗粒的粒径有关.

沸腾(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熔点(原理)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3.【问个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熔沸点到底与什么有关系,与键能的大小有

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决定熔沸点高低,所以必须先区分物质的晶体类型.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变化很大(如钨、汞)对于原子晶体,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对于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大小(主要因素)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决定离子键的强弱决定熔沸点的高低.一般地,离子键随着离子电荷数的增大、离子半径的减小儿增强对于分子晶体,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里越强,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2.对于相对质量相同的分子,如同分异构体,一般地,支链数越多,沸点越低,分子越对称,则熔点越高.注意:并非外界条件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总是一致的.熔点常与晶体空间结构的对称性有关3.若分子间有氢键,则分子间作用力比结构相似的其他同类晶体强,故熔沸点相对高)对于金属晶体,离子电荷数大小(主要因素)和离子半径大小决定金属键的强弱决定熔沸点高低.一般地,金属键随着金属阳离子电荷数的增大、离子半径电减小而增强。

4.高中化学 物质熔沸点怎么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小结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

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 B、钠、钾、铯 C、干冰,氧化镁, 磷酸 D、C2H6,C(CH3)4,CH3(CH2)3CH3 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 键长: 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 (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

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如: CO>N2,CH3OH>CH3—CH3。 ⅲ 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ⅳ 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ⅴ 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间位降低。

(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④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如钨、铂等(但也有低的如汞、铯等)。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如铝硅合金5. 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

如 Li<Be,NaNaBr>NaI。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影响物质熔沸点的有关因素有:①化学键,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 ;②晶体结构,有晶体类型、三维结构等,好象石墨跟金刚石就有点不一样 ;③晶体成分,例如分子筛的桂铝比 ;④杂质影响:一般纯物质的熔点等都比较高。

但是,分子间力又与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有关,所以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不是一句话可以讲清的。我们在中学阶段只需掌握以上的比较规律。

5.怎么比较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大小

因为熔沸点递变在周期表中并不是完全有规律的,所以希望不要一味追求结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一旦理解了判断的原理,元素周期表自然就掌握好了.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所以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H2Se>H2S;卤素:HF>HI>HBr>HCl.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的.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次是金属钙,最后是分子晶体氯化氢.还有原子晶体的: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沸点,那就要看共价键了,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故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熔沸点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很复杂.因为各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不同,首先要看相应的晶体类型才能下结论.通常只有相同类型,相似结构的晶体之间才有可比性.对于分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氢键.对于离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离子键的强度.对于原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原子间共价键的强度.对于金属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金属键的强度.对于分子晶体来说,原子结构不能直接影响单质的熔沸点,必须要看形成的分子的结构.通常有极性的分子,分子量大的分子,分子间作用力会大些,熔沸点会高些.如果有氢键,则会大大提高熔沸点.对于原子晶体来说,主要看共价键的强度.通常短程、小个原子之间共价键很强,相应晶体熔沸点高.由于共价键本来就是相对很强的作用力,所以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都相当高.对于离子晶体来说,主要看离子键的强度.稳定性强的离子,小个的离子,其离子键强度高,相对来说熔沸点就高.金属晶体的情况最复杂.因为金属类型多,外层电子排布各异,金属键的本质虽然类似,但是具体情况悬殊.熔点从汞的低于零度,到钨的3000度以上都有.对于碱金属来说,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是金属晶体.随着原子量增加,外层电子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小,原子间的金属键越来越松散,因此熔点越来越小.卤素则都是双原子的分子晶体,卤素原子序数越大氧化性是越弱,因为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越弱,越不容易得到电子,反而有的会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卤素氧化性是随着序数的增大而降低,即还原性是升高的.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而与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无关,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决定的.汞是常温下唯一的呈液态的金属,它具有金属光泽,具导电能力,有很大的密度,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发生颜色反应等很多金属独有的性质,对了,不可以和金属形成化合物,和非金属间是由离子键相连的.。

6.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像水一样有三种状态,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能说出什么是熔化、熔点、汽化、沸点; 3.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能力目标: 4.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的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独立或合作探究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情感目标: 6.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验,反映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初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预习•整合】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_____、和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 相互_________的。 2.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固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有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4.蒸发是只在 进行的汽化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5.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两大类;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6.晶体内部的原子按 排列,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 。 7.在冰、纯铁、塑料、玻璃、钻石等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冰 B.铝 C.玻璃 D.橡胶 E.钻石 2.如图11-1-1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知______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分钟。 图11-1-1 3.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下列对该液体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4.钢在熔化成钢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当中正确的是( ) A.吸热,温度升高 B.吸热,温度不变 C.放热,温度降低 D.放热,温度不变 5.根据下面所列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9℃ 金1064℃ 钢1515℃ 钨3140℃ A.在-268℃时,氢是固态 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在-40℃不能使用 6.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A.炒菜时锅内的盐,会与焊锡发生化学反应 B.炒菜时锅内的温度可能会超过焊锡的熔点 C.铁锅炒菜的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7`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济南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酒精在78℃时可能在沸腾 8.甲、乙两个烧杯里都有冰水混合物,甲杯里的冰少一些,乙杯里的冰多一些,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在两杯里的冰都还未完全熔化时,比较它们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杯水的温度高 B.乙杯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9.在未加盖的锅内装上水,加热至沸腾后,再用猛火给水继续加热,这时锅内水的温度将会( ) A.缓慢升高 B.迅速升高 C.温度不变 D.先升高,后不变 10.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则很快就会发黄变焦,其原因是( )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油的沸点比水高 C.油的导热性能比水好 D.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100℃ 11.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则关于温度是48℃的海波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6 7 8 9 10 温度/℃ 95 96 97 98 98 11 12 13 14 15 98 95 98 98 98 (1)从记录的数据看,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第6分钟,记录的温度偏低 B.第15分钟,记录的温度偏高 C.第12分钟,记录的温度偏低 (夺冠P4 6) D.第12分钟,记录的温度偏高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温度为 ℃。

13.下表是芳芳同学研究一种物质熔化过程的实验记录,请根据数据完成以下题目: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1-1-2中作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 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32 36 40 44 48 10 12 14 16 18 48 48 52 56 60 图11-1-2 (2)根据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它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_分钟的时间。

(4)第5分钟时,它处于_________状态。 (5)它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____。

(6)参照课本上的熔点表,写下这种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应用•拓展】 14.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实施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态的氯乙烷在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__热的原理。 15.小明同学两次煮鸡蛋,第一次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用“慢火”煮,但仍保持锅内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假如两次锅内的水一样多,鸡蛋也一样多,则两次比较( ) A.第一次省时。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