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的基本知识

1.环评工作需要哪些知识

环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对环境法熟知,以及对项目的流程要熟悉。

还得有证,以下为报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

(一)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二)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三)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

(四)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

(五)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

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环保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2.环保小常识 10~20条

【 环保小常识】 1、顺手关水龙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

不要开着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2、一水多用 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

多淋浴,沐浴节水且更卫生。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4、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

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指的是,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电饭锅的内锅与电热盘要及时清洗。

电饭锅用完立即拔下插头,既能省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 多利用公车、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既可节约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堵塞。

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环保选购,让钞票变选票 如果我们在选购商品之前,能先看看它是否标有“中国环境标志”,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变成了一张“绿色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它,让它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食品。

8 选购绿色食品 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和智力。

所以,要选购不施农药、化肥的新鲜果蔬,少吃含防腐剂的方便快餐食品、有色素的饮料和添加剂的香脆零食。或者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食品也行。

9、选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10、买充电电池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

用完的干电池攒到30公斤后,可联系当地垃圾回收中心回收。11、拒绝过度包装 不少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已占到成本的30%~50%。

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12、自带菜篮买菜 买东西时少领取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3、少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4、少用木杆铅笔,多用自动铅笔。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木杆铅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只生产自动铅笔。

15、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

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经成为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的句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分类循环,重拾废品回收的老传统 “回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记得小时候,攒三个牙膏皮可以换一块糖饼;橘子皮晒干了可以卖给药店;废布头、废墨水瓶等都是能够得到再利用的。垃圾不仅没有造成环境灾难,还为社会提供了原料。

而现在,我们纷纷把垃圾混装当成一种习惯。要知道,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16、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 家庭垃圾通常可以分为:一、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二、不可回收物,包括灰土、菜叶、瓜果皮核等厨房余物;三、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在家里分设三个垃圾筐,就可以在产生垃圾的同时完成垃圾分装。

17、每月卖一次废塑料废品、废纸、废玻璃、金属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餐盒、食品袋、纺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吨废塑料=600千克汽油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

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环境条件调查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首先要对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环境条件调查的重点因素和调查内容如下: ①大气污染; ②水环境; ③土壤环境; ④生态环境; ⑤视觉影响环境; ⑥噪声环境; ⑦社会经济环境。

2、评价适用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适用的标准主要包括: ①环境质量标准;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总量控制指标。

3、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一般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宏观上掌握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保护全局的关系,并且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提出消减负面影响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工作内容通常包括: ⑴工程概况描述; ⑵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⑶污染源分布的调查方案; ⑷事故和异常排污的源强分析。在源强分析中,不但要确定污染物排放量,还要确定与其对应的发生概率,因此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

⑸污染因子的筛选。必须抓住重点,筛选出主要的污染因子进行评价。

⑹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检验; ⑺工程分析用于环境影响辨识; ⑻环境保护方案和工程总图分析; ⑼对生产过程和污染防治的建议。 ⑽工程分析小结。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描述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方案设计,而后面的九项内容则属于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4.环评工作需要哪些知识

环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对环境法熟知,以及对项目的流程要熟悉。

还得有证,以下为报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 (一)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二)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三)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

(四)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 (五)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 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环保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5.环评应该掌握哪些基本资料呢

1。

地理位置 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2。

地质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评价矿山以及其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3。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高低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

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情况。 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4。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

2—2008)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5。

地面水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等)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6。

地下水环境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 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

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釆样分析。 7。

土壤与水土流失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8。动、植物与生态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覆盖度、生长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及现状。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地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清单,特别是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环境因素调查。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