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急救知识讲座的好处
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旨在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多地了解急救与护理的基本知识,遇有特殊情况能够及时实施应急救治,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急病症死亡危害。
加强社区居民安全突发事故自救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紧急情况自救能力,以互动的方式邀请居民现场进行了练习操作,使居民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法的操作技能。通过讲座,让居民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和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如心脏骤停、溺水等情况下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施救。
扩展资料
扭伤
1、院前急救措施
(1)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自身躯干和健康肢体,对扭伤部位进行固定,最为方便可靠。在受伤现场寻找扁担、木棍、木块、硬纸板等也可以作为临时固定材料,让受伤部位制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2)受伤初期可以用冰块或冷水冷敷。
2、注意事项
(1)扭伤不要自行或让非医务人员揉、捏、掰、拉,应该等急救医生赶到或到医院后让医务人员处理;
(2)如果受伤现场没有其他人,一定要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治,切不可自己坚持到医院,这样很可能出现继发性损伤。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举办急救知识讲座
参考资料来源:东沙镇人民政府–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讲座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资讯–“心肺复苏”记住四个步骤 普及急救知识刻不容缓
2.)急救知识进校园有哪些意义
急救知识进校园的意义,其实更多的是葱孩子开始建立对急救相关知识的观念,让他们学习懂得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第一目击者的观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故、急发疾病甚至灾难性事件发生目击者,但是如何能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在此前提下对伤者进行援助,这是需要正确的知识支持和能力训练的。而这就是急救知识进校园更重要的意义,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更强,是更有潜力的第一目击者,在相关的训练后他们能更好地完成呼救和简单的救援,但前提是必须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3.)急救知识进校园有哪些意义
急救知识进校园的意义,其实更多的是葱孩子开始建立对急救相关知识的观念,让他们学习懂得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第一目击者的观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故、急发疾病甚至灾难性事件发生目击者,但是如何能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在此前提下对伤者进行援助,这是需要正确的知识支持和能力训练的。而这就是急救知识进校园更重要的意义,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更强,是更有潜力的第一目击者,在相关的训练后他们能更好地完成呼救和简单的救援,但前提是必须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4.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对提高急救成功率有何意义
据了解,由于急救知识的普遍缺乏,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这也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
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关键词】公众;急救知识;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2]。
1 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 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3]。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1]。
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外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 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 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1961年Safar更进一步将CPR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4]。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证实,在普及CPR知识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
由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的有效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由医生进行CPR的有效率仅为5·28%,充分证实了“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有效CPR的重要性[3]。
5.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作文800字
根据我的提示你应该有构思了吧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是随着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服务体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 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1.1 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应用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综合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
1.2 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而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2)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3)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5)卫生资源分配不当;(6)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
1.3 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社区面积及人口下设若干社区卫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传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慢性病的防治与护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6)职业卫生与护理;(7)学校卫生保健服务;(8)院前急救护理;(9)临终关怀与护理。
2. 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大多以疾病恢复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有别于医院护理。它是把人群做为整体,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
(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个社区的人群,社区护理工作是对整个社区的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任务促使整个人群健康。
(3)独立工作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医院护士是在执行医嘱下进行工作的。
(4)以人为本,医院的护士属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内工作。社区护士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社区护士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所以社区护士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它与医院护理工作不同,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
(6)关系多样,社区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所以护理需求也不一样。
(7)区别一般,社区服务对象应突出重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衰退,患病概率较大,一旦患病都是比较严重;儿童特别是幼儿几乎没有自我保健意识,容易受到疾病和伤害侵袭;残疾人行为不便,历来是受到整个社会的关爱;社区少数低保贫困人口,生活非常困难,其卫生健康问题应受到关注。妇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慢性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重点关护患者,也需要社区护理的安慰和帮助服务。因此,上述的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以及一些重点关护患者应成为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
(8)预防保健,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为方向,而进行长期有效的护理活动。
将个体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给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护理服务。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发挥重要的作用责无旁贷。而且合乎社区需求、经济效益,全面、全人、延续性的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由此看出社区护理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