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历史知识问答题

1.提几个简单历史问题(回答的简洁一点)

1.

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文学:诗歌发达: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宗教:佛教兴起,道教在唐代流行

艺术:书法、绘画、雕刻都有很大的发展

原因是:1、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继承了前代的文化

3、吸收外来文化

4、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

5、统治者的重视和实行开明的政策

2.

(1)隋唐时代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外交流的加深,社会生活较之前朝各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

(2)唐朝经济的繁荣既是唐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直接结果,也与唐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有关。

是从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诠释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3.在这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瓦解”,因为在“分封制”稳固时,天下都唯周天子是从,诸侯是不能也不敢争霸的,春秋时期能够起来诸侯争霸,就是“周王室衰微”了,从制度上说就是“分封制瓦解”了,这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奴隶制瓦解”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但它跟诸侯争霸的关系不大。而且现在说中国古代史很少说“奴隶制”“封建制”,夏商不像希腊罗马那样以奴隶生产为主,是不是“奴隶制”还很难说;西周则基本上被肯定为更像西欧的“封建制”,而不是秦以后,因为西周还没有明确改为“封建制”,所“分封制”实际上还可以看作是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统称(是“井田制”、“宗法制”的基础,并互为表里)。

2.四十道简单的历史选择题,急用,感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l、下列规定中,哪一项不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C、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3、清朝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活动有……………………………………………( ) ①改组军机处②设立翻译馆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① D、①②③ 4、1899年,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①其他列强瓜分中国时,它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②它要帮助清政府进行经济建设,与其他列强抗衡 ③因为其他列强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它必须设法插足进来 ④它想依靠经济优势,使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膨胀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②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 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它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1858年的《天津条约》 B、1860年的《北京条约》 C、1894年的《马关条约》 D、1901年的《辛丑条约》 7、洪秀全用来宣传和发动群众的组织是……………………………………( ) A、白莲教 B、太平教 C、拜上帝教 D、道教 8、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9、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龚自珍 D、魏源 10、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A、《聊斋志异》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官场现形记》 1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谁颁布的?……………………………………( )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黎元洪 D、袁世凯 12、下列事件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勋复辟 ②“二次革命” ③护法运动 ④护国运动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孙中山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的创办 15、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罪魁祸首是—……………………( ) A、张作霖 B、汪精卫 C、许克祥 D、蒋介石 16、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在中国近代史上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 ) A、辛亥革命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9、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20、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A、邓世昌 B、徐邦道 C、丁汝昌 D、左宝贵 21、戊戌变法在当时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 ①开明地主 ②民族资产阶级 ③农民 ④爱国知识分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五四运动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当代史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3、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24、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市民 B、新军 C、学生 D、工人 25、为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而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是…………( ) A、李大钊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独秀 二、双。

3.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

1.剑履朝圣说明萧何可以带剑穿鞋面圣。

荆轲的剑藏在献给秦王的地图卷轴中。2.正义?不知道,只知道是历史体制的进步。

何为正义?3.我只知道他本意不想去,而且事实证明燕子丹是不智之举,加速了燕国的灭亡。4.春秋战国时布衣为相参政很正常,更别说见庄公了。

苏秦,张仪,孙武都是布衣。这点也是秦比六国先进的地方,不看重出身大量用六国不用的布衣人才。

5.论战与实战是两回事。这小子不过是个理论家而已哦。

不好意思,看错了,那就更简单了,《唐雎不辱使命》是编的,根本不是真实历史,而且虚构的也不高明,漏洞太多,剑就是一个最大BUG。

4.几个很简单的历史问题

1 西周 东周 西晋 东晋 北宋 南宋2 南北来朝(公元386年-公元556年)是在东晋后形成的纷乱局面3 在唐朝和宋朝之间,有一个暂短的五代十国时期自,在中国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交替的同时,南方存在着十个割据的政权,2113即所谓5261的十国。

4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中国又陷入纷乱的动荡中,南方4102仍是司马氏政权,历史称东晋,北方则较为1653混乱,政权分割交替,且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历史称五胡十六国。

5.有什么简单的历史问题和答案吗

1,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设立了(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行中书省

2,将下面作品与相关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西游记]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斯耐庵

[清明上河图] 吴承恩

[大唐西域记] 宋应星

[水浒传] 张择端

[天工开物] 玄[那个字我打不出来]- –

1,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设立了( )

D

2,将下面作品与相关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西游记] 吴承恩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大唐西域记] 玄[那个字我打不出来]- –

[水浒传]斯耐庵

[天工开物] 宋应星

6.提供一些简单历史体育知识问答题

透过2010北京马拉松博览会 了解马拉松体育历史知识

正值北京马拉松三十年,在为体育用品行业打上深刻烙印的品牌展会——体博会、冬博会之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将联手中国田径协会,于10月21日-24日2010北京马拉松赛期间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奥体育馆举办2010北京马拉松博览会。2010北京马拉松博览会将着力打造一个专业精品展,为路跑运动装备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参展商们提供一个绝佳的展示载体和传播平台,彰显其品牌营销价值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马拉松运动历史悠久,今天的马拉松已不仅仅是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型运动会上的必选项目,而且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热衷的、有广泛群众参与的著名赛事和健身活动。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马拉松博览会,了解马拉松历史。马拉松运动源于古希腊战争中英雄报捷的感人故事,而且被列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首选项目。

目前全世界知名的马拉松赛事如下:

伦敦马拉松赛: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马拉松赛事。伦敦马拉松赛自1981年开始举行,距今已有29年历史。

主赞助商:2010年 维珍集团(五年1700万英镑)。

参赛人数:超过36000人。

赞助商及协办者:BBC广播第五频道、BBC伦敦、BBC体育、TNT电视台等。

转播:BBC电视台全程报道本次马拉松比赛的情况,在早上的电视节目中滚动报道比赛进程。

活动特色:

伦敦马拉松赛是世界上最大的为慈善事业筹资的活动,距今为止共筹集4亿5千万英镑。该赛事以竞争激烈和难以预料著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东西两个半球间进行的赛事,赛事进行中将穿越格林威治的本初子午线。

波士顿马拉松赛:

世界五大马拉松赛事之一,1897年开始举办,比赛于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一(美国的爱国日)举行。

赞助商及协办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阿迪达斯、Jetblue 航空公司、日产汽车公司等。

参赛人数:每年多于20,000人参赛,观众500,000人。

活动特色:

波士顿马拉松一直沿用古希腊的方式,对优胜者的奖励只有头戴橄榄叶编成的花冠,颁发奖杯,但没有奖金。波士顿马拉松沿袭了其古老的传统,优美的原野、点对点的快速赛道、空前的现场观众,一切都体现着这个古老马拉松的魅力。波士顿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没出过世界最好成绩,世界尖子运动员都以在这个赛事中夺冠为荣。

鹿特丹马拉松:

《世界跑步者》杂志评出的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该赛事从1981年开始举办,从1984年开始每年4月举行比赛。

主赞助商:荷兰富通银行、阿迪达斯

赞助商及协办方:TNT快递、可口可乐等

参赛人数:1万人以上

活动特色:

鹿特丹马拉松以屡出好成绩而享誉全球。鹿特丹道路平坦,气候适宜,许多优秀运动员都喜欢这条路线。鹿特丹还在马拉松历史上写下了很多创新,比如鹿特丹是首批使用电子计时器的马拉松之一。鹿特丹打破了只有大城市才能举办大型马拉松的断言。

北京马拉松赛:

1981年开始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田协市场化程度最高、单项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赛事产品。

赞助商及协办方:阿迪达斯、佳能、现代汽车、精工、淞露

参赛人数:3万人以上

活动特色:

北京国际马拉松已跻身于世界十大马拉松赛,并与最古老的波士顿马拉松赛相呼应,被称为最年轻的马拉松赛,至今已有30年历史。

7.历史的问答题怎样回答

也是文科生么?我也是,我今年刚毕业 历史题回答时要注意问答题的题目,但不能局限于题目, 答题时,要思考题目也要思考题目的年代的全世界情况,找出对其有影响的,和题目中事件对世界的影响,还要了解题目中说的国家找出题目事件之前的事件,和之后的事件,并说明他们的关系,最后一定要把问题上升到高层次,比如:第一次,促进了。

,打开了。

等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甚至文综考试以来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出高考试题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

在历史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这实际上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

这里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②问举例说明。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答: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

这个题的时限很明确,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词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整体,求答项是“怎样推动”。通过时间限制,我们应很明确地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答出,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场不能满足各国发展要求,使得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必然,故列强以全球为目标进行扩张,结果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现及运用;二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三是为远距离提供信息的新发明,即通讯事业的发展,而能够使世界形成整体(即联系加强)的是第二、三两个内容。由此可见,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

其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

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讲到新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要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结构上来。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材料题和问答题。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

二是注意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教同学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

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三是总结反思。

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其思路,学习其对要点的把握,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对比。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第三,重视对重大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积累。近几年来,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命题思想(国家考试中心史明体语)。

这里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我们历史学习中的重大概念、重大阶段的特征性的知识。学习历史从了解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深化过程。

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新课标在目标中也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胳”。

因此,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历史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