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伯牙绝弦的主要内容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
以下为译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2.语文六年级上册25课《伯牙绝弦》的资料,谁有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绝:断绝.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若:好像。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他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摔琴断弦
不复鼓:复:再,重新。再也不弹琴。
【译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和琴弦断绝关系,一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诗句链接】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伯牙介绍】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浒传》。
3.【人教版语文书25课伯牙绝弦的内容和译文,我要汕头人回答我】作业
我是汕头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就像高大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4.25 伯牙绝弦中有哪些意动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
字面解释: 绝:断绝. 绝弦:割断琴弦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好像。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他。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课文中是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摔琴断弦。 复:再,重新。
不复鼓:再也不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