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五字成语是哪些,按顺序
一心挂两头 一去不复返 一百二十行 一字长蛇阵
一言以蔽之 一言抄百种 一沐三捉发 一举手之劳
一退六二五 一棒一条痕 一棍打一船 十万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八字没一撇 下笔如有神
三年不窥园 久旱逢甘雨 千里送鹅毛 习惯成自然
女大十八变 女大不中留 天下无难事 天子无戏言
天下第一号 天高皇帝远 不食烟火食 不能赞一词
不打不相识 日久见人心 日近长安远 火上无冰凌
文齐武不齐 水火不相容 水底涝月亮 渴望不可及
世上无难事 功到自然成 平地一声雷 平原十日饭
东风射马耳 东西南北人 汉贼不两立 礼多人不怪
礼轻情义重 旧瓶装新酒 民以食为天 夹袋中人物
岁月不待人 先下手为强 后浪推前浪 行行出状元
众怒如水火 自以为得计 欢娱嫌夜短 更上一层楼
花无百日红 步步生莲花 时势造英雄 私仇不及公
庐山正面目 快刀斩乱麻 苛政猛与虎 版版六十四
饱暖生淫欲 依样画葫芦 贫贱不能移 物不平则鸣
物依稀为贵 狗咬吕洞宾 贪多嚼不烂 盲人骑瞎马
空口说白话 驽马恋栈豆 树倒猢狲散 贵人多忘事
独木不成林 恨铁不成钢 桃李满天下 捉将官里去
恶事行千里 顾三不顾四 顾前不顾后 蚍蜉撼大树
读书破万卷 病急乱投医 疾风扫落叶 疾风知劲草
家丑不外扬 家书抵万金 眼不见为净 猕猴骑土牛
祭神如神在 象煞有介事 鹿死不择音 惟有读书高
替古人耽忧 猢狲入布袋 惺惺惜惺惺 富贵不能淫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 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
慷他人之慨 漏翁沃焦釜 篱牢犬不入 覆巢无完卵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技多不压人
夜半临深池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鸡蛋碰石头
兵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
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 慷他人之慨 漏翁沃焦釜
篱牢犬不入 覆巢无完卵
2.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二、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3.小学五年级的语文知识
一、可以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汉字是世界上少数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存的文字,较之字母文字,它要复杂的多,或者疏可走马,或者密不容针。
于是就需要合理组织那些奇形怪状的笔画,使每一个汉字都“漂亮”。就字的结构来看,它各部分的“俯仰”、“避让”、“呼应”会给人以启示: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尊重他人。
把单个字写好固然是一种美,这好比个人的修养,要使很多单个字很好的组合那又是另一种美,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 中国自古讲究“文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
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笔山”、“墨湖”的传说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同时,名人名帖也都是文质兼美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好“教材”。王曦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首先是文学作品,它是王曦之的修养、才艺与书艺相互促进的升华。
二、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学生可以自觉地去手摹心追,去自觉感受流动的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它就在眼前。
汉代蔡邕说过:“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之书矣。”这段话从一个侧面给我们诠释了书法的造型美。
此外,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学生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魅力。
三、可以培养严禁踏实作风 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练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的踏实的作风。
4.语文知识大全5~6年级名人名言
1、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4、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5、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假如我要,我就一定能!
6、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7、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8、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9、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10、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1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1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1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1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1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1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17、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18、失败的是事,绝不应是人。
19、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0、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21、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22、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23、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24、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25、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26、有压力,但不会被压垮;迷茫,但永不绝望。
27、开始努力吧!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但你要明白它们都不是你最终想要的,你要相信在你成功以后,总有一天它们会再回来,而且比现在更美好!
28、做决定之前仔细考虑,一旦作了决定就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29、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30、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5.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五字成语是哪些,按顺序
一心挂两头 一去不复返 一百二十行 一字长蛇阵一言以蔽之 一言抄百种 一沐三捉发 一举手之劳一退六二五 一棒一条痕 一棍打一船 十万八千里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八字没一撇 下笔如有神三年不窥园 久旱逢甘雨 千里送鹅毛 习惯成自然 女大十八变 女大不中留 天下无难事 天子无戏言天下第一号 天高皇帝远 不食烟火食 不能赞一词不打不相识 日久见人心 日近长安远 火上无冰凌文齐武不齐 水火不相容 水底涝月亮 渴望不可及世上无难事 功到自然成 平地一声雷 平原十日饭 东风射马耳 东西南北人 汉贼不两立 礼多人不怪礼轻情义重 旧瓶装新酒 民以食为天 夹袋中人物岁月不待人 先下手为强 后浪推前浪 行行出状元众怒如水火 自以为得计 欢娱嫌夜短 更上一层楼花无百日红 步步生莲花 时势造英雄 私仇不及公 庐山正面目 快刀斩乱麻 苛政猛与虎 版版六十四饱暖生淫欲 依样画葫芦 贫贱不能移 物不平则鸣物依稀为贵 狗咬吕洞宾 贪多嚼不烂 盲人骑瞎马空口说白话 驽马恋栈豆 树倒猢狲散 贵人多忘事独木不成林 恨铁不成钢 桃李满天下 捉将官里去 恶事行千里 顾三不顾四 顾前不顾后 蚍蜉撼大树读书破万卷 病急乱投医 疾风扫落叶 疾风知劲草家丑不外扬 家书抵万金 眼不见为净 猕猴骑土牛祭神如神在 象煞有介事 鹿死不择音 惟有读书高替古人耽忧 猢狲入布袋 惺惺惜惺惺 富贵不能淫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 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慷他人之慨 漏翁沃焦釜 篱牢犬不入 覆巢无完卵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技多不压人夜半临深池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鸡蛋碰石头兵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 慷他人之慨 漏翁沃焦釜篱牢犬不入 覆巢无完卵。
6.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
“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扩展资料: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7.语文常识, 请写出: “五谷” “五味” “六畜” “文人四友” “文
1、“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2、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3、猪、牛、羊、马、鸡、狗六种禽畜;泛指家畜
4、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5、文书:文书 (records)亦称文件。文书一词早在汉代即已使用,如《史记·匈奴传》“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汉书·刑法志》:“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下面不是汉代的)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
而文件一词则迟至清末才出现,此后二者经常混用,随着现代社会文书制作材料的扩展和记载方式的变化,文书和文件的内涵也逐渐扩大。在外文中,文书、文件以至文献则基本没有区别。
6、“花中四君子”是指梅、竹、兰、菊。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7、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
8、五行:金、木、水、火、土。应出至《易经杂说》
9、岁寒三友:松、竹、梅
8.人教版 五年级 上册语文知识点
易海教育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背默部分) 班次: 姓名: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在本文中,作者这样写道: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 ),空气是( )。
天空是(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 )。
四面都有(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 ),到处( ),( )。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想(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侯静立不动,好像( )。我们访问的是( )。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 ),只要( ),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 ),也( ),除了( )。走了许久,( )。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 ),隐隐( )。快了,快到了。
忽然,(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这是主人来到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 )。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2、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是( ),它的石雕矗立在( )。
它东起我国的( ),往西一直延伸到(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 )最具代表性,“( )”因此得名。
这条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 )、( )的友谊之路。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 )、( )、( ),他们的故事都与这条道路相关。
历史上我国( )朝的( )曾经( )次出使西域,加强了( )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3、《白杨》一课的作者是( ),文章中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
4、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方是( )。5、默写第五课三首古诗。
【另附纸】6、《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的作者是( ),( )人,作者因为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写了一本书叫做《 》。这本书主要写了( )。
7、默写语文书第19页《浪淘沙》。8、《童年的发现》一课中,作者9岁时发现了( )。
9、天行健,( )。选自《 》。
( ),无志空长百岁。选自《传家宝》;莫等闲,( ),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 )。
《偶成》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荀子》10、默写《杨氏之子》。11、程门立雪中的主人公叫( ),其中的老师叫( )。
12、《再见了,亲人》所讲述的是( )。13、《将相和》记叙的是( )时候的事,其中的“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
这篇文章根据《 》改编,《史记》用( )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 ),( ),( )。
它既是一部( ),又是一部( ),被鲁迅先生称为( )。作者是( )。
14、《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写的是( )时期,( )( )( )三个国家的故事。书中的很多故事,如,( )( )( )( ),作者是( )。
15、《景阳冈》选自《 》,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 )的故事,《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 )末年,以( )为首的一百零八人( )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 )。作者是( )时期的( )。
16、《猴王出世》选自《 》,作者是( )朝的( )。17、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孔明借东风——( ),关公赴会¬——( ),徐庶进曹营——( ),梁山伯的军师——( ),孙猴子的脸——( )。
良药苦口利于病¬——( )。18、“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
这本小说讲述了小嘎子( )的过程。19、严监生是我国古典( )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 )。
20、“凤辣子”指的( ),她是古典文学名著《 》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者是( )。书中以( )和( )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 )的历史。
书中的其他人物还有( )( )( )。21、《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 )的短篇小说《 》。
22、成语故事“入木三分”说的是( )练书法的故事,“入木三分”是形容( )。23、《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9.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有哪些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