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和功率的知识点概括
初中功和功率知识点:
功和功率是中学重要的物理量,在学习时要了解功的定义及功的影响因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知道常用的功的单位及其换算,运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解决实际问题。功和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常用单位:kW,且1 kW=103 W。能够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常见考法:
在中考试卷中,功和功率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功的计算可以与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功率也是主要考点。在中考命题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
1. 功和功率的概念; 2.功和功率的计算。3.探究功率及估测功率。
在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均出现。
误区提醒
判断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要看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则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常有以下三种: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典型例题】
例析:小明体重600N,小强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小明跑上五楼用30s,小强跑上五楼用24s.则______做功较多,______的功率较大。
解析:这是一道功率的测量和计算的题目。由功率公式P=W/t可知,要比较登楼时功率的大小,必须知道人登楼过程中所做的功和时间。这里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由 可知,只要测得人的质量和楼高,就能算出人做功的大小。
2.初中物理关于功的基本知识
1、肯定是的。
根据公式:W=F*S (W为物体做的功,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S为物体在沿力的作用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得:若S=0,则W=0(注意,当F为水平方向时,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依然等于0)。
2、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焦耳”,字母“J”表示;
功率的符号是“P”,单位是“瓦特”,字母“W”表示。
功的公式:W=F*S
功率的公式:P=W/t(其中t为作功所花的时间)
学好物理,不光要背公式,而且要学会用公式,死记硬背是绝对行不通的,并且强化数学知识,加强文字计算能力,这样才不会被一大堆公式吓倒。
3.求物理功的知识整理
1.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2)功的计算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W=Fs cosα.(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lm位移所做的功.2.功的计算⑴恒力的功:根据公式W=Fscosα,当00≤a0,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0时,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当900(2)合外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 W2+ W3+……(3)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3.功和冲量的比较(1)功和冲量都是过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冲量表示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2)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冲量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方向,计算冲量时要先规定正方向.(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三个因素决定.冲量的大小只由力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力的冲量不为零,但力对物体做的功可能为零.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⑵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二、功率 1.功率(1)功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功踉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2)功率定义式P=W/t.如果把w=Fs代入功率的定义式还可得P=Fv,即功率等于力和物体运动速度的乘积.(3)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技术上常用千瓦(kw)做功率的单位. 1w=1J/s; 1kw= 1000 W.2.根据公式P=W/t、p=Fv计算功率(1)根据功率的定义式p=W/t,可以计算恒力的功率,也可以计算变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根据公式P=Fv,当V为物体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时,P为力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当V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P为恒力F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2)运用公式P=Fv计算功率时,要注意F与力的方向须在一直线上.3.应用公式P=Fv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1)每个发动机都有一个额定功率,这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发动机工作时的实际输出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也可以大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由公式P=Fv可知,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额定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要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就要减小运行速度.并不是任何时刻发动机的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功率之间取值.(2)当车、船等在其发动机保持恒定输出功率的情况下运动时,刚开始行驶速度较小,由P=Fv可知,牵引力 F较大,因行驶速度小,所受阻力 f也较小,这时 F>f,车、船作加速运动;随着速度增大,F减小,阻力增大,当F=f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大,即达到最大速度Vmax,此后,即以此速度匀速行驶.这个最大速度应为Vmax=P/F=P/f,可见恒定功率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
(3)当车、船等以恒定牵引力的加速。由公式P=Fv和F-f=ma知,由于F恒定,所以a恒定,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而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m,功率不能再增大了。
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最大速度为 ,此后汽车要想继续加速就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了。可见恒定牵引力的加速时功率一定不恒定。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s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P为变功率)。要注意两种加速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的区别。
但在相同功率下,机车不管以哪一种方式运动所得到的最大速度应该相同。三、功和能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物体可以处于各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动能、势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等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各物体所具能量状态可以互相转换.(2)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的互相转化或物体间能量状态的转换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变化,转化了的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确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由功和能之间的这种关系,虽以根据做功的多少定量讨论能量的转化:运动物体所具动能的大小与某一高度上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就是根据外力使静止的物体得到一定速度做了多少功,以及把物体从地面匀速举到一定高度需要的功来确定的.也可根据能量的变化而了解做功的多少.。
4.九年级下物理《功》的知识点与难点剖析
2010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机械、功与能部分 一、选择题 (兰州)9. 如图3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答案:B (兰州)12.如图5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答案:C (潍坊)6.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 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答案:D (苏州)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 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20N B.25N C.30N D.35N 答案:D (临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国=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D (衢州)17.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 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
A端固定在树干 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树干A点 A.受到沿BA方向的推力 B.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 力 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 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 答案:A (南昌)5如图4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D (镇江)12.如图钩码与装水的试管在定滑轮的两边处于静止(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用手指向上轻弹一下试管底部,试管离开手指后到与定滑轮接触前,试管将 A.向上加速运动 B.向上减 速运动 C.向上匀速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湛江)11.如图4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运动时,木块所受的重力对木块做了功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黄冈)18.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来源:Zxxk.Com] 答案:D (黄冈)19.下列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A (河南)14.如图7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答案:B (河南)11、迎世博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 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答案:C (德州)5.如图3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A.F1 B.F2 C.F3 D.F4 答案:C (德州)1.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娟同学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 后增大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莱芜)7.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答案:C (莱芜)4.一位司机驾驶大货车在某路段行驶,由于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对司机说:“先生,刚才你的车速为70km/h,超速了。”这位司机不满地说:“为什么小车的限速为80km/h,而大车的限速却为60km/h,不合理!”如果让你从物理学角度向司机解释,你会告诉他,这是由于 A.物体的惯性跟速度和质量有关 B.摩擦力的大小跟速度和质量有关 C.物体的动能跟速度和质量有关 D.压强的大小跟速度和质量有关 答案:C (梅州)8.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答案:D (鸡西)12.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来自。
5.初中物理关于功的基本知识
1、肯定是的。
根据公式:W=F*S (W为物体做的功,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S为物体在沿力的作用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得:若S=0,则W=0(注意,当F为水平方向时,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依然等于0)。
2、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焦耳”,字母“J”表示;
功率的符号是“P”,单位是“瓦特”,字母“W”表示。
功的公式:W=F*S
功率的公式:P=W/t(其中t为作功所花的时间)
学好物理,不光要背公式,而且要学会用公式,死记硬背是绝对行不通的,并且强化数学知识,加强文字计算能力,这样才不会被一大堆公式吓倒。
6.功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及公式推导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KW=1000W
P=W/t 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1瓦=1焦/秒=1伏?安
符号意义及单位
W—电能—焦耳(J)
W—千瓦*时(kW*h)
t—时间—秒(s)
t— 小时(h)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P—千瓦(kW)
有关电功率的公式还有:P=UI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 P=W/t .因为W=UIt 所以P=UI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2/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U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2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2T/R(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2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2/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2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7.物理初三功的知识有点搞不懂
首先
教你的是
总功=额外功+有用功
额外功指的是没有用的功,但我们又不得不去做的功
有用功指的是此功是有用的,达到了我们做工的目的
我想此同学搞不懂的是在滑轮组题目中如何计算
简单的方法就是记公式 比如总功:W=Fs[F为提拉绳子的力,S为拉长绳子的长度] 有用功:W=Gh[G为物重,H为提升物体高度]
但有些情况例外,如果滑轮组不是竖挂着的,而是横挂着的,这通常会告诉你摩擦力f,其实就=G
建议去网上搜一些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