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管异物阻塞如何急救
使用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不借助 医疗设备的手法立即将异物排出, 畅通气道,使呼吸得以顺畅。
①腹部冲击法 即海默立克手法。其原理是通过 用手握拳冲击腹部,引起胸腔压 力瞬间增高后,迫使肺内空气排出,形成人工咳漱,使呼吸道内 的异物上移或吐出。
立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 的患者。取立位,急救者站在患 者背后,让患者弯腰,头部前倾, 以双臂环绕其腰,一手握拳,放于 上腹正中、肚脐上方,另一手紧握 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连续 6〜10次,造成人工咳漱,吐出异 物。
每次冲击应是单独、有力的动 作,应注意用力方向,防止胸部和 腹内脏器损伤。 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 的患者。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跪姿骑跨在患者的大腿两侧,以一 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线肚 脐略上方,不能触及剑突。
另一 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两 手重受,一起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伤病者的腹部,连续6〜10次, 然后检查异物是否排至口腔内, 若在口腔内,用手取出。 若无, 可再冲击腹部6〜1 0次后进行检查。
②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 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③背部拍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儿。
将患儿骑 跨并俯卧于急救者的胳膊上,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颌,固定头部, 并将其胳膊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 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部用力拍击患 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 ~ 6次,使 呼吸道内压骤然升高,有助于松动 异物和排出体外。 ④自救法 患者可用自己的手或椅背、桌子 顶在上腹部,快速而猛烈地挤 压,随即放松,可重复数次。
以上方法无效时,紧急情况下可行环甲膜穿刺术,并急送医院取异物。
2.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气道阻塞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仰头举颌法。
让病人取仰卧位,撤除枕头,急救者在患者头侧,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角处,举起下颌。如此可使患者前颈部结构伸展,从而抬举舌根并使之离开咽喉壁。
此法易掌握,效果可靠。 (2)下颌前移法。
急救者立于患者头部一侧,以双手的2~5指自耳垂前将下颌骨的升支用向前向上的力量托起,使下颌骨向前下移位,下颌的牙齿移至上颌牙齿的前方,并以拇指使下唇回缩使口张开。如疑有颈椎病变,可单纯托起下颌。
这样能抬举舌根组织,解除气道的机械性梗阻。若患者有自主呼吸,这时气流通畅,鼾声就会消失。
(3)抬高颈部法。急救者站在患者头部一侧,一手置于病人后颈部,另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然后托起颈部,动作要轻巧,加压前额使其头后仰20~40度角。
3.异物堵塞气管怎么急救
气管异物通常是指气管或支气管内进入外来物。
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异物较大堵住气管,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因此,气管异物是器官进入异物中较危险的一种,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人的喉头,有个声门,声门两旁有两根声带。喉头之下,是一根总气管,总气管的下端,分为左右两个主支气管通入左右两边的肺部,平时呼吸时,声门打开,气流就可顺利地出入。
异物落入气管后,如果物体比较大,就停留在总气管内,由于总气管较粗,气流较强,异物就随着呼吸上下活动。在异物的刺激下,气管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渐渐会把总气管完全堵死,这时人就会窒息。
气管异物的种类很多,如脱落的牙齿及呕吐物,也有来自体外的异物,因不慎经口腔吸入气管。 如果核、花生米、黄豆、硬币、小钉、鱼刺、虾壳、瓜子等。
气管异物的发生,以儿童居多,当小孩在大哭、大笑或躺着吃东西时,很容易使异物进入气管。有的小孩喜欢在口内含物玩,稍不留意,就会使异物吞入气管。
也有的成年人在醉酒、昏迷及全麻时,吞咽功能不全或呕吐后将食物或异物吸入气管。 气管异物发生的症状通常与异物的大小、形状及其异物的性质有关,轻者可无典型症状,容易疏忽或误诊,重者则可因咽喉痉孪,很快发生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发生气管异物,其临床表现通常可分以下四期: 1。异物进入期:病人多于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断、紫绀和呼吸困难。
若为小而不滑的活动性异物,如瓜子、玉米等,可在病人咳嗽时,听到异物向上撞击声门的拍击音,手放在喉气管前可有振动感。异物若较大,阻塞气管或靠近气管分支的降凸处,可使两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受到严重障碍,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安静期: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 3.刺激或炎症期: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
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粘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
4.并发症期:异物可嵌顿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长时间的气管异物,有类似化脓性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如咳痰带血、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
由于气管异物对人的生命危害很大。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尽早取出异物,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窒息和其他并发症的机会。
采用海姆里克氏手法 (这种急救方法是由美国医生海姆里克提出的,故此命名),可将幅膈向上挤压,借空气的力量把异物冲顶、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
让患儿头向下,一手抱其腹部,另一手拍打其背部正中。也可用双手抱住患儿的心窝处,从后面将患儿抱起来,然后用力上拉挤压。
2。让患者站立,抢救者站其身后,两手抱住上腹部,然后向上用力提拉,有时仅一次即可将异物呛出。
3。如果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让其平卧,抢救者两手交叉放在心窝处,用力向上挤压,用力要适度。
一次无效的话,应反复多重复几次。 4。
如果异物已取出来,患者呼吸正常,也应安静地观察一段时间,看有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