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气象知识的重要性

1.研究气象学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研究天气和气候与城市、农村及各个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也研究气候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对策,根据大气科学原理和大气探测结果进行针对各产业的专业天气与气候预测、灾害预警、评价和服务,旨在充分利用有利天气和气候资源,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对农业及其他行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天气和气候影响着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科学热点之一,也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应用气象学专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如何认识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必要性

公共气象服务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国办49号文件,总结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经验提出的战略任务。

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3.关于气象的知识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气象和海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感冒与天气在我国很多地方,感冒都被称为“着凉”,可见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节为多发期,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寄生在低温、干燥的寒冷环境里.中医也认为,当气候突然变化、寒暖失常之时,风邪病毒最易侵袭人体.临床实践也表明,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 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锋面活动更为频繁,常常诱发感冒或出现其它病症.人患感冒的症状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所谓的“四时感冒”:风寒感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所致)、风热感冒(春天温度高或秋冬天升温所致)、夹湿或夹暑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所致)、夹燥感冒(秋季空气干燥所致).其中前两种感冒症状是一般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而第三种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症状,夹燥感冒则一般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因此,“因天制宜”应成为预防感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熟悉本地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冒;在天气突变后的一两天内,要尽可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

4.气象 议论文 关键是社会气象 和影响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乃是从古时流传至今的气象谚语,是告知后人在气候变化时应如何应对。如今,气象知识对于人们来说是最普遍不过了,它早已成为每个人都应知晓的生活常识。

但是光靠知道一些气象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懂得如何应对。前些天,老天似乎生气了,一会儿发出虎啸狮鸣般的轰响——雷鸣;一会儿伤心流涕,泪水像急流倾斜而下——倾盆大雨;一会儿开怀大笑,一边大笑一边还在向大地洒棉花呢——太阳当头照,天上还下着鹅毛大雪,真是喜怒无常。经老天爷这一番捉弄,可把人类给戏弄惨了。早晚的气温要相差10度以上呢,一不留神,病毒将侵入你的体内。你看,早上还穿着高领和棉袄的我,中午烈日炎炎,只好把衣服脱得只剩下棉毛衫了。哎,这天气忽冷忽热的,不把人们折腾出病来才怪呢。也许这对于抵抗力较强的孩子来说没事,可换成是那些身体柔弱的孩子来说,那麻烦可就大了。他们就像一颗刚生长出来的幼苗,经不起狂风的呼啸,只要轻轻一吹,便倒下了。这不,最近几天,我们班级感冒发烧的同学就特别多,每天请假4、5个同学。这一来,不仅影响了健康,也耽误了学习,落下课程。所以,在气温变化无常的春季,朋友们请切记“早上穿的暖,中午热就脱,夜间别穿少。”

古人说得好“天灾难防”。近期,我国云南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多少人民陷入与干旱搏斗之中,受尽了烈日的折磨。天灾无情,它摧毁了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将原本的湿润的土地瞬时间变得干燥起来,龟裂开了一道道巨缝。河水枯竭,水井见底,通过电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幕场景。在灾区,到处可见人们正拎着水桶忙着排队领水。只见那水桶一个接着一个排在一起,成了一条蜿蜒的小长队。还有些人家由于严重缺水,独自一人挑着水桶,顶着酷热,到几十里远的山脚下挑水,有时由于体内水分的缺乏,在半路上中暑而晕倒在地。看了这些,想着现在的我,如果渴了的话,倒一杯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而灾区人民呢,是多么的渴望水啊,有些孩子实在口渴难忍,便挖出一个大坑,喝取泥中仅含的一点点水分。看到这触目惊心的灾情,我恨不得像传说的隔空传播那样,将家中的所有水送到灾区,让人们早日度过难关。水顿时成了灾区人民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现在谁家办红白喜事,水是最珍贵的礼物”这也是人们最期盼的。当国务院受到此严重的消息后,全国动员起来,纷纷向灾区送去了“礼物”,俗话说的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旱灾人民最危难之际,我国人民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灾难虽无情,但我们人是有血有肉的,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难我们都熬过来了,这一点小小的困难根本就不足挂齿。

那么造成这严重灾情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我们人类。是我们一再地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将温室气体排向天空,使原本清新的空气变得闷热无比,天气反复无常,把老天给惹怒了。所以它变得喜怒无常,地震,干旱,水灾……所有这一切灾害全部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呀!

朋友们,醒一醒吧,难道汶川大地震这个教训不惨重吗?难道你真的要让我们的美丽家园从此变成人间地狱吗?让我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村吧,让气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人类!

5.有关气象的知识

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所以纬度低则温度高。当夏季也就是7月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我国南方离太阳直射点近所以温度高;而在夏季时,纬度越高则白昼越长,所以北方的白昼时间较南方偏长,所以接受的太阳辐射就多,所以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就很小。

当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仍然是南方离直射点近,但是北方的昼长则大大减少。加上我国北方是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影响,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使气温大大降低。南方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大多是温和少雨的。加之南北走向的秦岭阻挡了冷气团的南下,使南方气温偏高而北方气温很底,温差自然就大了。

说白了就是,冬天时太阳在北方和南方的南方,夏天太阳在二者中间。温差旧小。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