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把字写好就行,因此不太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时间长了就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写字姿势。
殊不知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轻者会影响写字质量,重者会影响生长发育。为此,第一节写字课上,在教完执笔方法后,我把书写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这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这“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示范。
2.如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人们常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面”。
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可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做写字的习惯真是让人担心。
有的书写方法不当:有横握着笔,有拳握着笔,有的一直握到笔尖处,有的又远离笔尖。有的落笔太重,每字的一笔一画都是那么用力,仿佛是在刻字。
有的落笔很轻,仿佛蜻蜓点水。有的坐姿不正:斜着坐的(摆出喝茶老人的姿势),弯弓坐的(像上了年纪似的),有的手托下巴,(好像头会掉下来似的。)
那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通过实践,我摸索出下面几个教学方法:一、要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基础。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首先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
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其次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
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
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另外,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让家长不断的提醒孩子,在写作业、练字时都保持正确的写作姿势和握笔姿势。
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
“学好规矩,循序渐进”。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
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
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我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各个象样。
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三、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
在众多正楷字帖中,一些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等的字帖都是很好的范本。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
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
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四、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我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
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观了三天才离去。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我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当然,仅靠一周一节写字课,学生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练字的计划。确定每天练字的时间,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5分钟练字,回家练15分钟,并要求家长督促,真正落实“天天练”。
因为有了老师的指导,家长的督促,学生进步更明显了,兴趣更浓了。五、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
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
3.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基础。
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首先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其次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
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
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另外,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让家长不断的提醒孩子,在写作业、练字时都保持正确的写作姿势和握笔姿势。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
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
“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
在课堂上,我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各个象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三、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众多正楷字帖中,一些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等的字帖都是很好的范本。
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
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四、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
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
我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
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观了三天才离去。
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我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
当然,仅靠一周一节写字课,学生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练字的计划。
确定每天练字的时间,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5分钟练字,回家练15分钟,并要求家长督促,真正落实“天天练”。因为有了老师的指导,家长的督促,学生进步更明显了,兴趣更浓了。
五、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我在写字课上,对学生反复强调,一定要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特别要抓紧日常各门作业这一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如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转变观念,引起重视 在这么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写字姿势时,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的姿势。
但过不了两三分钟,学生又会“怎么方便怎么来”了。可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学生是知道的,只是平时对此不加重视,认为只要字写得漂亮就行了,于是慢慢地养成了坏习惯。
老师在对学生的写字作评价时,也往往把字的好差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而忽视对书写姿势的评定。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多对学生读书写字姿势作评价。
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在课堂上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在课后还能得到一颗红花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也越来越重视了。
二、讲清要求,化抽象为具体 讲明不良姿势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性。现身说法,讲解近视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体育锻炼、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
讲清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标准,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为有准绳。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
如:在第一节写字课上,我教完执笔方法后,就把书写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地黑板然后逐个讲解示范。为使学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铅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
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会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三、激发兴趣,讲求实效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要”转化为愿望时,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形成积极的追求。
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并非易事,光靠老师苦口婆心地提醒,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引导学生把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看成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让他们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
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字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更别说是在写字的时候坚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即使是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他们也仅仅能坚持一会,时间很短,为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在重视引导,加强督促的同时,还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唱儿歌的方法来训练:头部端、肩放平、身子挺直稍前倾,双眼与纸有一尺,胸部离桌约二寸;两臂放开纸放正,双腿平摆脚放平;正确姿势要记牢,字能写好人精神。这样他们记住儿歌的同时,也就记住了写字的正确姿势。
另外,我最常用的就是口头表扬:今天,某某同学坐得最端正。今天,某某同学进步特别大。
姿势最端正的小朋友除了可以奖励到小红花以外,还经常被请到前面来给大家做示范,并且有资格下座位去检查其他小朋友的坐姿,并对他们的坐姿和写字姿势进行指导。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语言提醒,眼神暗示或让同桌小朋友互相督促等办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
在学生握笔写字时,老师可以在来回巡视的过程中,随时扶正学生弯着的背,摆正他们放歪的凳子,提醒他们“一尺,一拳,一寸”别忘记。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把正确的坐姿和写字习惯的训练看成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我绞尽脑汁,想一切可以用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四、关注细节,严格要求 低年级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年龄小,写字的姿势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在写字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应该关注细节,从细微处做文章。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基本功。
在板书时,书写姿势端正,写规范字,为学生作出很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到学生细微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和姿势。
如,我在教学生写“羊”字时,引导学生说说它跟“半”的区别,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后,我准备让学生写一写这两个字。于是,我又让学生背了正确写字姿势的歌谣。
接着,我让全班学生坐正,比一比哪一组坐得最好,这时,学生纷纷坐正。然后,我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了这两个字,并逐一让学生书空。
最后,我再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描红和书写。在学生写字时,我在周围进行巡视,随时表扬坐姿正确和字写得好的学生,并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和书写习惯。
实践证明,那几个坐姿较差,写字姿势自由散漫,需要老师不断提醒的学生,记忆字形也不太牢固,在第二天的听写中,他们把“半”和“羊”都写错了。当然对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在习惯的培养上,也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如,一开始,只要求学生上课时坐姿端正,写字时,只要把字写正确就行了。然后,再要求学生在写正确的基础上,把字写美观。
更高的要求当然是让学生把字写出笔锋来了。同时,要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经常开展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活动,强化。
5.浅谈如何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自从学校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课余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学良好书写习惯”。
只要大家聚在一起,都会听到老师们叫苦,有的说:“哎,某某同学的作文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太潦草,简直无法批改”。有的说:“班上有相当一部份学生的作业,我一看到就心烦……”。
听得出来,老师们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是很气愤的,是啊!对每个老师而言,要想让每个学生把字写规范、写正确,而且要有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无不感到棘手。我人参加工作多年,也无不为之感到头痛,在一个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少不良的书写习惯。
如:“安迹潦草、字的大小不一样、字形结构松散,一个字看起来就像两个字”;如:把“够”写成“句、多”,字歪歪扭扭等。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不但给老师批改作业带来困难,最主要的是容易使学生出现近视、驼背、脊推弯曲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是很重要的,要使学生知道习惯是一种力量,而且是一种具大的力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将会受用一辈子,在近一年的教学中,我大力加强写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使之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我认为,应该全面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几点做法:一、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制定书写计划。
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为此,广大教师十分重视写字教学,身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面前的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我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了确了坐姿不对的有魏豪、魏川、赵永芬等,握笔姿势不对的有罗琴、徐浪等。
作业书写拖拉不按时完成的有左贵平、余强;书写潦草的有陈果、魏游等;作业涂改较多的有:付庆峰、徐意等;书写较好的有:徐彪、魏小青等;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地了解后,制定出书写计划,认真分析其成因,以便对症下药。二、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班上学生书写习惯,我已经了如指掌,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养成以正确姿势书写的习惯。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书写姿势端正与否,不仅关系到书写的美观与规范,更严重的会影响学生视力和身体发育,我班期初将近一半的人书写姿势不正确,魏游,魏旭、魏豪、魏叶梅做作业时整个身子是歪着的,本子也没放正,写出来的字不正;赵永芳、徐意等写字时,头埋得过低……因此,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一拳、眼离书高一尺,指离笔尖一寸,做到身要直,头要正,两手和小臂要自然地平放在桌面上。
另外还叫他们熟记“书写歌”随时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总之,教师应对学生书写姿势严格要求,直至形成习惯。2、书写要注意结构匀称。
班上多数学生书写时做不到“横平竖直”“字形结构不匀称,不稳定”魏豪、徐浪、左平、余强写的字该左时不左,该右时不右,长者写短,短者写长,如:把“士”写成“土”等,我在进行写字教学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看、(1)、看字形,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2)、看范字,当学生记住字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间架结构,最后,学生说字的笔画笔顺,师范写,生看。
第二步:写,书写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第三步: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点评的方式,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第四步改:在评价过后,应及时让学生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达到满意为止。3、养成整洁的习惯,整洁是写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保持作业本的整洁美观,还应要求学生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注意衣着和手指的清洁。
一些学生(徐意、徐浪等)一双小手随时都是脏的,一按就是一个黑字印,做起来的作业不干净,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应该注意教育学生改掉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4、养成“天天练”的习惯,字要天天练,熟能生巧,以便提高技能,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了一个基本固定的练字时间,以培养学生每天习字的习惯,同时,要经常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以确保学生的“天天练”在假期也不中断。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书写兴趣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但学生兴。
6.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1、让孩子喜欢写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字,一部分是因为生理发展未达成熟,以致眼手协调不良。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写字”、“河边(海滩)作画的游戏,让孩子在广阔的沙地中,快乐地写下他刚刚学会的字。这可比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的勾勒,要有成效。因为孩子多半不喜欢有框框,框住他们的写字空间。等他们会写那些字后,对老师交待下来的作业,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抗拒,否则立和孩子之间的战争,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咧!
2、字不一定漂亮,但要工整清楚。对孩子的书写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态度不端正的,首先应告诉孩子写作业和书写工整漂亮的目的,让孩子知道,作业不单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仅仅保证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作业还有提高书写能力的作用,写得一手好字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在讲道理的时候尽可能多举一些实例,避免简单的说教,让孩子觉着与自己无关而不能引起足够的认识。父母可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每天的作业书写情况加以点评,对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不断激励孩子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作业的书写。
3、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如果孩子的书写姿势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视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儿歌来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比如:书写要求“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可以给孩子缝制一个“一尺带”(用彩带按一定尺寸缝起的环形带子),在书写时,带子的一端套在写字手的腕部,在写字时要让一尺带绷直,使头部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4、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可以加以训练使之提高。每天可以让孩子有固定的时间练习书写,每个字书写遍数不求多,少到五个,最多不超过一行。写的时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数字的框架结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每一笔画的位置等,父母及时发现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在做完这些准备后再开始动笔书写,经过这一过程,孩子对所要书写的字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写起来自然胸有成竹,根据他书写的情况可以提一些建议,如:落笔时用劲的大小,用橡皮时要注意轻一点,橡皮一定要经常清洗等。
7.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意义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人字写得好坏,还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养成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练习写字可以逐渐矫正这些毛病。据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抓起,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1.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如一个个奇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哪位教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的字也比较好。 2.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3.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使之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比如写字时要保持头正,肩平,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握笔方式要正确,等等。学生在写字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对不正确者给予纠正。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强化正确的书写习惯。
4.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小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且粗心大意,从而导致错别字,书写不规范,作业潦草。有意注意的维持,依赖于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加深对活动的理解。所以,教师要让小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字形美,培养小学生具有写正确、规范、工整字的兴趣,进而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8.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孩子也不列外,但是字写不好与许多因素有关。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他们的小肌肉发育尚不完全,手部精细活动不协调(不同的孩子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整体发展的规律师这样的),因此,写作业时即使有写好的愿望,书写质量依然较差,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写字非常卖力气,有时本子都被字迹穿透,一有错字就拼命地擦,最后弄得本子又黑又破,字还是歪七扭八的;有的孩子书写差与坐姿、书写姿势的错误有关,比如:歪着(或趴着)身子、本子没有放正、头和书本的距离过近、执笔姿势的不正确等;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掌握不好也是书写差的原因之一;另外,有的孩子为了及早完成作业,只求写完,这种孩子虽然能把字写得较好,但对书写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因而造成作业质量低下。
1、让孩子喜欢写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字,一部分是因为生理发展未达成熟,以致眼手协调不良。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写字”、“河边(海滩)作画的游戏,让孩子在广阔的沙地中,快乐地写下他刚刚学会的字。这可比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的勾勒,要有成效。因为孩子多半不喜欢有框框,框住他们的写字空间。等他们会写那些字后,对老师交待下来的作业,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抗拒,否则立和孩子之间的战争,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咧!
2、字不一定漂亮,但要工整清楚。对孩子的书写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态度不端正的,首先应告诉孩子写作业和书写工整漂亮的目的,让孩子知道,作业不单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仅仅保证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作业还有提高书写能力的作用,写得一手好字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在讲道理的时候尽可能多举一些实例,避免简单的说教,让孩子觉着与自己无关而不能引起足够的认识。父母可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每天的作业书写情况加以点评,对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不断激励孩子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作业的书写。
3、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如果孩子的书写姿势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视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儿歌来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比如:书写要求“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可以给孩子缝制一个“一尺带”(用彩带按一定尺寸缝起的环形带子),在书写时,带子的一端套在写字手的腕部,在写字时要让一尺带绷直,使头部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4、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可以加以训练使之提高。每天可以让孩子有固定的时间练习书写,每个字书写遍数不求多,少到五个,最多不超过一行。写的时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数字的框架结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每一笔画的位置等,父母及时发现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在做完这些准备后再开始动笔书写,经过这一过程,孩子对所要书写的字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写起来自然胸有成竹,根据他书写的情况可以提一些建议,如:落笔时用劲的大小,用橡皮时要注意轻一点,橡皮一定要经常清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