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监管问题

1.知识付费的利弊

知识付费是在近几年才兴盛起来的,得到、分答、喜马拉雅、短书、开氪。 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平台的接连而起,背后正是抓住了分享经济时代的特点,解决了人们在移动社交体验中知识和经验不对称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促进了人们有意识的对精品内容付费意愿的增强。

优点:知识付费的收入较为稳定,用户的留存与黏性较高,容易产生正向的循环。知识付费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现在有工具可提供帮助,例如SaaS型工具 “ 短书 ” ,可一站式满足内容承载、用户管理、付费转化、社群运营、数据分析五大核心需求,形成品牌闭环,快速完成用户沉淀,实现体系内变现,使得内容的创业更加方便。

缺点:使用知识付费这一种变现模式,要注重的一点就是内容的质量必须要有保证,内容质量是直接与用户的订购数量成正比的,所以如果质量不好的话该内容会出现滞销的现象。

望采纳 ~

2.关于知识付费的几个思考

2016 年是知识付费元年,也是爆发式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分答、得到,知乎 Live、等平台纷纷崭露头角。这种将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提炼,再打包提供给用户的方式,为知识经济发掘出了新的价值。

知识付费必定会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中产会为了知识为了内容而付费,经过前两年的铺垫发展,中产们的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也慢慢养成了。但是要让用户为内容付费,用户就会对内容产生期待和要求,那么你制作的内容必须保证质量和用户体验,否则很难维持下去。想做好知识付费就一定要以内容为王。

最后就是要选择好变现的方式/渠道。目前知识付费平台有很多,比较主流的分别是下述这些:

(1)付费专栏:喜马拉雅FM,得到,豆瓣时间,简书

(2)直播互动:知乎Live,荔枝微课堂,一直播

(3)付费问答:分答,微博付费问答

(4)线下约见:混沌研习社,在行

(5)付费群组:小密圈、贵圈

(6)第三方支持:格子匠,小鹅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平台工具。

3.如何让知识付费回归本来面目

在专家看来,知识付费的上半场尚未终结。

仍有很多优质的供给端在进入知识付费行业,行业发展的转折点还没有到来。甚至有研究机构乐观地估计,到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235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互联网发展的经验看,模式创新都面临监管问题,即只有等到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和完善监管措施。现阶段的知识付费同样如此。

“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尚无约束和规范,各大平台仍在跑马圈地,也无暇兼顾自我约束。而且很多平台也不愿意耗费成本甄别用户,这也是投机者大量进入知识付费行业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说,是时候需要加强监管了。 专家认为,监管部门要对平台的准入把好关口,过滤掉非优质平台;对知识付费供给质量也需加强把关,让责任下沉,实现行业自律。

知识付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无法替代课堂学习、模仿式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未来,随着行业的规范、各种投机大潮的退却,知识付费必然回归本来面目,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有限的知识获取方式而存在。

4.对知识付费的反思

当《让你的男人把你宠上天》等之类的心灵鸡汤课程充斥着朋友圈时,你是觉得存在即合理,还是认为知识付费在退步?

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他还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那我们都对他做了什么呢?淘淘课小淘子首先想到的是,我们需要对“知识付费”这个孩子,反思!

首先课程内容无审核:关于知识付费,高级课程有卫哲的《阿里内参,百亿CEO的商战课堂》有区块链专业性课程《唯链技术与其模型大起底》。更多的是无知识累积,无品牌背书,无内容逻辑,如何走向人生巅峰《月入XX万》的课程。

其次不能解决用户问题:用户带着目的去学习,映入眼帘的是眼花缭乱的鸡汤类课程。而某些无品牌、无背书的老师,并不是以解决用户学习困惑为导向出课程。至此,课程内容良莠不齐,让学习者无内容可学!

更多的时候,用户不是知识付费而是掉进了成功学的大坑。《月入XX万》等课程大多是跟着知识付费的东风,为做课程而出课程。此类课程,如同木头美人,美则美矣却毫无灵魂。

真正的美人是灵动而独特的,课程也是一样,是垂直的,针对并能解决某一部分人群问题的。

小树不修不直溜,由此可见,知识付费还需要严格的审核与反馈制度。知识变l现平台、工具的路程,艰巨而道远。

5.知识付费行业的困局与出路

知识付费行业的困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根据百度对于知识这个词条的定义,知识需要符合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三个标准,广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有知识的,而要严格到满足上述三点的程度,就要过滤掉一部分了,这一部分叫做经验。经验当然也是也价值的,然而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和被人们完全相信的。其次,知识变现的渠道,一般是通过平台实现,但是这并不是和普通的知识传播者,因为平台会将各种资源都倾向于大V,各种KOL赚了个满盆满钵,可平台上90%以上的知识贡献者,因为不受平台重视,也没有流量,而无法实现知识变现,同样都是知识传播者,区别是非常大的。最后是知识付费的意愿问题,尤其是线上付费知识产品。当然,相比于几年前,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知识付费,然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产品,人们心理上不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去试错,所以知识付费的产品一直都处于相对比较“廉价”的状态。

对于这些困局的破解,市场至今还在寻找和探索各种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提供更好的知识筛选工具,创造人人都是知识传播者的氛围和提供具体实现手段,让内容和用户更加匹配,都是让知识付费不会沦为智商税的办法。在这些问题上,淘淘课这样的知识变现工具就能有效的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让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知识店铺,并且方便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让知识传播者对用户数据一手掌握,对自己的用户更加了解,就能更具用户的偏好即时做出改变,更好的吸引用户。同时搭建人人都是知识大使的分销渠道,裂变销售,聚拢流量。形成强大的关系群体和资源共享平台,为你的事业积累经验。知识付费面临诸多困局,但无论如何,知识付费正在让更多的人接受,知识付费的时代却正在来临。

6.如何看待这一波为知识付费的现象

知识变l现是让我们对知识和经验的价值重新看待。印象中身边一直都有一些朋友,会对公司的下属或者是外部的“后辈”们做一些职业规划、经验传授,有渠道得到这些经验传授的人,要么觉得是应该的,要么听了也并不多在意。

然而这种来自于多年经验积累形成的知识,是比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因为它们来源于实践,并做了大量的和现实结合的改造。还有一些人,当没有渠道得到这种来自于熟人的经验传授,于是在不断的走着弯路。知识付l费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知识的学习将不再只来自于传统机构教学,也不再只来自于熟人的经验传递,我们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学习到个人的优质的经验和知识,只要我们为这些知识支付一定的金额即可。而对于知识的分享者来说,也激励了他们产生更优质更具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知识付l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因为有更多优质内容产生,也有让更多人便捷的获取了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知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