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包装与内涵的演讲稿
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营销型包装侧重策划策略,成为广义的包装。还可以将某人或者某种事物打扮好或尽力帮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
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
内在的涵养。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2.关于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
原发布者:麦田de地
物流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物流从涉及的领域和使用价值来分,可以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2、物流管理中的柔性化是为了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提出的。3、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由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和产品质量这六个部分组成。4、在内容上,可以把物流技术大致概括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5、包装技术主要包括包装方法、包装设备和包装材料三个部分。6、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有6R和ECR两种。7、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有法律制度、行政命令、业内标准化和商业习惯四部分。8、物流系统的首要目标是服务性。9、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学规化法、系统分析法、系统仿真法和统筹法四个方法。10、运输按其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可以分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11、仓库按其用途可以分为自有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和保税堆货场。12、实现仓储合理化的途径有ABC控制法、先进先出法、储存定位、加速总周转、监测清点方式、集中库存和提高仓容利用率共7种方法。13、物流配送中心按经济功能标准分为销售配送中心和供应配送中心。14、装卸搬运按装卸搬运对象可以分成单件货物装卸、散装货物装和集装货物装卸三种。15、包装的自然功能有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两大功能。16、有一种特殊的包装技术,也就是防虫包装技术,它一般分为五种,收缩包装、拉伸包装、充气包装、真空包装、脱氧包装等五种。17、物流标准化种类按其定义分为物流软件标准
3.物流演讲稿..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大致分为14个活动.包括客户服务,需求预测,设施布置,工业包装,存货管理,物料管理,订单处理,零件服务和供应,产品规划,采购,逆向物流,小额损坏处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
通过物流的14个活动可以看出物流是从原材料的采购,一直到配送到批发商,零售商的一系列的活动。
因此物流的首要目的就是降低所有这14项活动过程的时候所产生的所有成本。
所以物流的主旨就是降低产品的成本去更有利的支持商品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基本提纲你自己充实一下。
4.关于物流包装的论文,要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的,紧急紧急
现代物流对包装的一些要求【摘 要】包装质量是产品本身特性、包装设计、流通环境的综合体现。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的步幅越来越大,我们应该从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和流通环境的改良上同时着手,稳步提高产品包装质量水平,为提升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运输包装 WTO(世界贸易组织) 一、包装设计 (一)纸箱耐压强度(KN)及影响因素 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P=KW(n-1),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W——纸箱装货后重量,N;n——堆码层数;K——堆码安全系数。
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贮存期小于30天取K=1.6;贮存期30天-100天取K=1.65;贮存期大于100天取K=2.0。
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 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较为简练实用的是kellicutt(凯里卡特)公式,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纸箱抗压强度的估算。kellicutt公式简写为:P=Px*F。
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Px——所用原纸的综合环压强度,N/m;F——不同纸箱周边长、不同楞型的F值。 3.影响纸箱抗压强度的因素 a.原材料质量 原纸是决定纸箱压缩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其他条件的影响也不允许忽视,如粘合剂用量、楞高变化浸渍、涂布、复合加工处理等。 b.水分 纸箱用含水量过高的瓦楞纸板制造,或者长时间贮顾在潮湿的环境中,都会降低其耐压强度。
瓦楞纸板含水率的影响:P=a·0.9x。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a—含水率为0时的抗压力,N;x—瓦楞纸箱的含水率,%。
含水率每增加1%,纸箱的抗压力下降约10%,而纸箱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有直接的关系。 c.箱型 箱型是指箱的类型和同种类型箱的尺寸比例,它们对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有的纸箱箱体为双层瓦楞纸板构成,耐压强度较同种规格的单层箱明显提高;在相同条件下,箱体越高,稳定性就越差,耐压强度越低。 d.印刷与开孔 印刷会降低纸箱抗压强度。
包装有透气要求的商品在箱面开孔,或在箱侧冲切提手孔,都会降低纸箱强度,尤其开孔面积大,偏向某一侧等,影响更为明显。手挽孔在纸箱的中央部位时,抗压力降低约2~4%,手挽孔在纸箱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侧时,抗压力降低约10%。
e.加工工艺偏差 在制箱过程中压线不当,开槽过深,结合不牢等,也会降低成箱耐压强度。 (二)纸箱动态性能试验 1.跌落试验:将包装商品以后的纸箱按不同姿态从规定高度跌落,检验达一定次数后纸箱内包装商品的情况,或纸箱破损时跌落的次数。
2.斜面冲击试验:将纸箱旋转在滑车上,然后将其从一定高度的斜面上滑下,最后撞击在档板上。它类似于运输过程中的紧急刹车情况。
3.振动试验:将包装纸箱置于振动台上,使其受到水平、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或者同时受到双向振动,经一定时间后检查商品情况或商品纸箱破坏时经过的时间。 4.六角鼓回转试验:将纸箱放入装有冲击板的六角回转鼓内,按规定转数、次数转动,然后检验商品、纸箱破损情况。
二、包装堆码 (一)托盘化包装方法 托盘化包装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包装件的安全运输,合适的托盘化包装可提高包装效果,加速商品流通,降低运输包装费用。托盘化包装方法有两种:(1)“从里到外”法是根据产品尺寸设计内包装、外包装和托盘。
(2)“从外到里”法是根据标准托盘尺寸优化设计优选外包装和内包装。 (二)堆码方式 包装件的堆码方式一般分以下四种形式:简单重叠式、交错式、纵横式和旋转式。
(三)紧固方法 1.捆扎 捆扎紧固方式常用塑料带对包装件和托盘进行水平捆扎和垂直捆忆,以防止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摇晃。适用于日光、热、冷等各种恶劣条件的流通环境。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等塑料捆扎带质轻,不生锈,不吸水,具有一定的弹性,最适合于纸箱、瓦楞纸箱的捆扎。 2.收缩包装 收缩包装就是利用具有热收缩性能的塑料薄膜裹包托盘和包装件,然后迅速加热处理,包装薄膜按一定的比例自行收缩,紧贴住被包装件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裹包、热合、收缩和冷却等四个步骤。
常用的收缩薄膜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薄膜,对于大型托盘的包装,常用强度更高的聚偏二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薄膜等。相对捆扎包装而言,收缩包装整体性能好,能有效防止搬运时的松散及损坏问题。
3.拉伸包装 拉伸包装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薄膜围绕托盘和包装件进行拉伸,利用薄膜拉伸后的自粘性和弹性,对包装件进行的一种紧固包装方法。常用的拉伸薄膜有PVC,LDPE(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尽管拉伸包装的防潮性比收缩包装差,但在托盘化包装方面可代替收缩包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包装技术。 4.棱角的保护(护棱) 护棱分为纸质和塑料护棱,用于纸制加固件和纸箱的棱边保护,防止包装边角受外力撞击而变形或者损坏,同时方便使用捆扎带捆扎。
三、包装件的运输保护和装卸保护 运输过程中,对托。
5.关于物流的基本知识
时间变动,可以理解为仓储;比如蔬菜、水果的仓储保鲜等,在采摘季节至非采摘季节的时间变动;
空间位移,可以理解为从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这是最常见的形式,比如运输等;
形状、性质变动可以理解为分装(比如饮料灌装)、拆卸(比如为方便运输,将大型成套设备拆卸分配为一些较小的零件)、组装(比如将发解运输的大型设备零运至到达地后,将其组合,使其具有使用价值)。
这里提出了三组并列独立关系的状态:
1、空间位移;
2、时间变动;
3、形状、性质变动。
你理解的偏差可能在于:在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中,这三种情况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6.关于包装与内涵的演讲稿
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营销型包装侧重策划策略,成为广义的包装。还可以将某人或者某种事物打扮好或尽力帮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
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
内在的涵养。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7.介绍一下关于物流方面的知识
物流(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
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如今,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被运用在贸易上,连系了整个世界. 物流的基本职能是指物流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最佳的有效组合,形成物流的总体功能,以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 1.包装 2.装卸搬运 3.运输 4.存储保管 5.流通加工 6.配送 7.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 8.情报信息 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
(一)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 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二)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三)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四)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五)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它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六)区域物流。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 (七)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 (八)特殊物流。
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 1、按物流的范畴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属于宏观范畴,包括设备制造、运输、仓储、装饰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公共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贯穿其中;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
2、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 生产领域的物流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即采购生产所需的材料;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是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流通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物流。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物流活动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
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 3、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仓储和库存的管理和派送上,而有时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仓储和运输方面,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综合物流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许多协调工作,是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如对陆运、仓储部门等一些分销商的管理,还包括订单处理、采购等内容。由于很多精力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责任更大,管理也更复杂,这是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它强调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提高了物流的标准和要求,是各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大型物流公司认为现代物流有两个重要功能:能够管理不同货物的流通质量;开发信息和通讯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商务联系,直接从客户处获得订单。 4、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将物流分为代理物流和生产企业内部物流 代理物流也叫第三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
第三方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8.有关物流的知识
论我国企业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摘要:在分析我国物流运输业现状的基础上,着力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物流观念、专业人才等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物流;运输;效率;因素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是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市场刚刚走出萌芽阶段,但物流运输效率低下仍属于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找出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现状1.物流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运输成本一般也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国的物流运输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的统计核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 114亿元,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 ,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其中运输费用为16 558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6.9%。目前,我国很多的商业企业要比美国的商业企业多花费高达40%~50%的成本用于物流运输。2007年,意大利调查机构“亚洲观察家”组织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物流运输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运输上的资金高达2 00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2.物流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用在物流上的时间约占90% 。而生产只占10%左右。运输时间较长导致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较低,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布从国有工业企业的1.2到国有商业企业的2.3不等,美国平均为15~20,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实现30。3.物流运输企业运作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尚没有质的提高,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运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现象,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运输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成本高、效率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二、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1.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表现在物流产业的交通运输方面。目前我国最普遍的运输方式是公路,再次是铁路、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成本一般高于铁路运输、海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仍然是很多企业优先考虑的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公路运输可以控制发运时间及弹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货物的运送状态。当前,我国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升级公路运输网络,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 334公里,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四个经济中心省份已经连接起来,并将实现沿海岸线和长江的公路线,实现从兰州到连云港,北京至广州的公路线。但是,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着超载运输,服务质量差,预防性维护不足,质量控制空缺,以及价格协议不合理,空载率高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物流运输业每年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铁路运输在1997年以前担负着我国绝大部分物资的运输工作,但在1997年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发展,零担货物基本上由公路运输代替,但是对于谷物、煤炭及大型的超重超长的设备等物资来说,采用铁路运输仍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现如今铁路运输方式很少被优先考虑,除了铁路运输经常存在着大量的货运能力短缺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路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单是我国物流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埃森哲公司研究报告表明,铁路货物运输大约存在25% ~30%的短缺,因为世界上大约2 000个城市没有铁路。这些问题归结于一点就是缺少铁路线路的铺设。举个例子,港口和工厂通常缺少联合运输的连接口和铁路支线,没有联合运输,集装箱不能从火车上直接转载到货车上,没有铁路支线,货物必须在装运点和卸货点进行两次操作,增加了破损的几率,这就使选择铁路运输变得不可行。目前,海运运输是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9.关于物流包装的论文,要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的,紧急紧急
现代物流对包装的一些要求【摘 要】包装质量是产品本身特性、包装设计、流通环境的综合体现。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的步幅越来越大,我们应该从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和流通环境的改良上同时着手,稳步提高产品包装质量水平,为提升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运输包装 WTO(世界贸易组织) 一、包装设计 (一)纸箱耐压强度(KN)及影响因素 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P=KW(n-1),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W——纸箱装货后重量,N;n——堆码层数;K——堆码安全系数。
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贮存期小于30天取K=1.6;贮存期30天-100天取K=1.65;贮存期大于100天取K=2.0。
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 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较为简练实用的是kellicutt(凯里卡特)公式,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纸箱抗压强度的估算。kellicutt公式简写为:P=Px*F。
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Px——所用原纸的综合环压强度,N/m;F——不同纸箱周边长、不同楞型的F值。 3.影响纸箱抗压强度的因素 a.原材料质量 原纸是决定纸箱压缩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其他条件的影响也不允许忽视,如粘合剂用量、楞高变化浸渍、涂布、复合加工处理等。 b.水分 纸箱用含水量过高的瓦楞纸板制造,或者长时间贮顾在潮湿的环境中,都会降低其耐压强度。
瓦楞纸板含水率的影响:P=a·0.9x。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a—含水率为0时的抗压力,N;x—瓦楞纸箱的含水率,%。
含水率每增加1%,纸箱的抗压力下降约10%,而纸箱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有直接的关系。 c.箱型 箱型是指箱的类型和同种类型箱的尺寸比例,它们对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有的纸箱箱体为双层瓦楞纸板构成,耐压强度较同种规格的单层箱明显提高;在相同条件下,箱体越高,稳定性就越差,耐压强度越低。 d.印刷与开孔 印刷会降低纸箱抗压强度。
包装有透气要求的商品在箱面开孔,或在箱侧冲切提手孔,都会降低纸箱强度,尤其开孔面积大,偏向某一侧等,影响更为明显。手挽孔在纸箱的中央部位时,抗压力降低约2~4%,手挽孔在纸箱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侧时,抗压力降低约10%。
e.加工工艺偏差 在制箱过程中压线不当,开槽过深,结合不牢等,也会降低成箱耐压强度。 (二)纸箱动态性能试验 1.跌落试验:将包装商品以后的纸箱按不同姿态从规定高度跌落,检验达一定次数后纸箱内包装商品的情况,或纸箱破损时跌落的次数。
2.斜面冲击试验:将纸箱旋转在滑车上,然后将其从一定高度的斜面上滑下,最后撞击在档板上。它类似于运输过程中的紧急刹车情况。
3.振动试验:将包装纸箱置于振动台上,使其受到水平、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或者同时受到双向振动,经一定时间后检查商品情况或商品纸箱破坏时经过的时间。 4.六角鼓回转试验:将纸箱放入装有冲击板的六角回转鼓内,按规定转数、次数转动,然后检验商品、纸箱破损情况。
二、包装堆码 (一)托盘化包装方法 托盘化包装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包装件的安全运输,合适的托盘化包装可提高包装效果,加速商品流通,降低运输包装费用。托盘化包装方法有两种:(1)“从里到外”法是根据产品尺寸设计内包装、外包装和托盘。
(2)“从外到里”法是根据标准托盘尺寸优化设计优选外包装和内包装。 (二)堆码方式 包装件的堆码方式一般分以下四种形式:简单重叠式、交错式、纵横式和旋转式。
(三)紧固方法 1.捆扎 捆扎紧固方式常用塑料带对包装件和托盘进行水平捆扎和垂直捆忆,以防止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摇晃。适用于日光、热、冷等各种恶劣条件的流通环境。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等塑料捆扎带质轻,不生锈,不吸水,具有一定的弹性,最适合于纸箱、瓦楞纸箱的捆扎。 2.收缩包装 收缩包装就是利用具有热收缩性能的塑料薄膜裹包托盘和包装件,然后迅速加热处理,包装薄膜按一定的比例自行收缩,紧贴住被包装件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裹包、热合、收缩和冷却等四个步骤。
常用的收缩薄膜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薄膜,对于大型托盘的包装,常用强度更高的聚偏二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薄膜等。相对捆扎包装而言,收缩包装整体性能好,能有效防止搬运时的松散及损坏问题。
3.拉伸包装 拉伸包装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薄膜围绕托盘和包装件进行拉伸,利用薄膜拉伸后的自粘性和弹性,对包装件进行的一种紧固包装方法。常用的拉伸薄膜有PVC,LDPE(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尽管拉伸包装的防潮性比收缩包装差,但在托盘化包装方面可代替收缩包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包装技术。 4.棱角的保护(护棱) 护棱分为纸质和塑料护棱,用于纸制加固件和纸箱的棱边保护,防止包装边角受外力撞击而变形或者损坏,同时方便使用捆扎带捆扎。
三、包装件的运输保护和装卸保护 运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