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西泠印社的历史的知识问答
西泠印社 百科名片 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篆刻书画创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海内外久享盛誉。
印社自成立以来,名家荟萃,人才辈出。这个学术团体,遐迩闻名,为中外时人所称道。
目录 概况 历史沿革 情况及鲜明特征社团历史悠久,地位全国唯一 社员多为名家,分布国内海外 组织机构健全,社团活动正常 活动范围面向全国,业务主管属于地方 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理事会名录第一届理事会(1963年) 第二届理事会(1979年) 第三届理事会(1983年) 第四届理事会(1988年) 第六届理事会(1998年) 西泠印社第七届理事会聘请顾问名单 吴昌硕 马 衡 张宗祥 沙孟海 赵朴初 启 功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概况 历史沿革 情况及鲜明特征 社团历史悠久,地位全国唯一 社员多为名家,分布国内海外 组织机构健全,社团活动正常 活动范围面向全国,业务主管属于地方 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理事会名录 第一届理事会(1963年) 第二届理事会(1979年) 第三届理事会(1983年) 第四届理事会(1988年) 第六届理事会(1998年) 西泠印社第七届理事会聘请顾问名单 吴昌硕 马 衡 张宗祥 沙孟海 赵朴初 启 功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展开 西泠印社 编辑本段概况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
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西泠印社还建有一座华严经塔,这座玲珑精巧的石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的。
塔平面为八角形,共十一级。第一级刻有华严经,二、三级刻有金刚经,上面八级和塔顶部分雕有佛像,底座周围也有刻像,精美生动。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侧,社址总面积为5757.865平方米,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
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
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
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在国内外堪称一流的西泠印社印谱收藏 1949年,西泠印社收归国有。
1979年后,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2003年西泠印社创社百年华诞,109个海内外印学社团汇聚孤山,共襄盛典。
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截至2005年底,西泠印社拥有社员313人,分布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
每年固定在清明、重阳前后举办雅集,以孤山社址为核心,公祭印学先贤,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开展鉴赏研讨等活动,诗词吟咏、笔墨酬唱、赏鉴珍藏,延续了传统文人结社的聚会方式。每年还不定期邀集外地社员赴杭研究印学、商讨社务、观赏藏品,开展篆刻书画创作和展览交流活动,编辑出版金石书画出版物。
西泠印社逢五、逢十周年庆典时,还汇聚海内外印学同道,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除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的研习外,西泠印社藉社员和各界贤达之力,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并设印学图书馆,专收两浙图经志乘、乡邦掌故、先贤著述及一切考论金石、古器、书画等书,以供同人赏鉴研究之用。
西泠印社还搜辑、考订、出版了大量印谱、碑帖和印学研究著作,刊行海内外。 2001年06月25日,西泠印社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31号,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兼及书画”为宗旨,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时值清末。
2.谁给我15道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问答题(选择题,千万别忘记附上答案
加粗为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纷呈,其中墨家作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思想流派,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下列不是墨子思想内容的是( )
A、兼爱 B、尚能C、非攻 D、尚贤
2、歌谣在我国历史悠久,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原始歌谣不具备有( )的特点。
A、优美的旋律B、劳动的内容 C、简短的形式 D、朴素的风格
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白话文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家》 D、《斯人独憔悴》
4、我国宋代豪放派最杰出的词人是( )
A、苏轼B、辛弃疾 C、欧阳修 D、周邦彦
5、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的( )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A、6月第二个周三 B、6月第二个周日
C、6月第二个周六D、5月第二个周六
6、安徽也有许多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下列哪个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
A、黄山 B、西递古村 C、黄梅戏D、寿县古城
7、众所周知,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节日,而( )是继春节后的第二大的节日。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D、清明节
8、《水浒传》一百零八好汉,各有所长,其中( )擅长射技。
A、关胜 B、燕青 C、秦明 D、花荣
9、明清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儒林外史》 C、《水浒传》 D、《孽海花》
10、1明朝晚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言”和“二拍”,其中“二拍”的作者是( )
A、冯梦龙B、凌濛初 C、金圣叹 D、施耐庵
11、唐人重视功名,渴望在军队中的表现建功立业,当时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人生价值观,此句诗出自( )
A、杨炯的《从军行》B、李白的《侠客行》
C、高适的《燕歌行》 D、王昌龄的《从军行》
12、苏轼门下学士众多,下列( )不属于“苏门四学士”。
A、黄庭坚 B、秦观 C、张耒 D贺铸
13、下列诗人中,( )不是盛唐时期的。
A、王维、孟浩然 B、高适、岑参 C、李商隐、杜牧D、李白、杜甫
14、《红楼梦》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 指( )
A、香菱B、探春 C、晴雯 D、湘云
15、《红楼梦》中,( )认为魏晋以来好诗只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两句。
A、惜春 B、邢岫烟 C、妙玉D、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