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有哪些
1、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
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2、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
而家人在接触新生儿时的衣物,用具等也需要进行彻底消毒。可以买一个类似好勒aller boxde 除菌箱,给家人的衣物用品做好消毒。
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4、五官护理: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6、大便观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2.新生儿基础护理时应准备哪些用物
新生儿不宜睡枕头(为防止吐奶上半身可略垫高一些,到3–4个月可垫1–2厘米高的枕头用毛巾折几次, 7–8个月可垫3厘米左右的枕头) 新生儿生理变化莫紧张(如出生后24小时内大便为绿色有臭味,稠粘液状的“胎便”,2–3天消失,有的皮肤出现粉红斑块,为局部充血,1–2天可消失。
大多数新生儿在2个月内可能脱发,但3–4个月后又会长出新发) 不要给女婴挤乳头 新生儿“马牙”不要用布擦或用针挑(损伤口腔粘易感染) 给新生儿婴儿洗胎垢(天灵盖)要轻柔。(不能用肥皂洗,可用消毒过的植物油或石蜡热敷,过一夜用纱布轻轻擦掉,再用温水洗净) 小心婴儿“红屁股”(关键是勤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水洗臀部,用纱布吸干后涂臀油),夏季可以带宝宝到户外“晒屁股” 婴儿吸“空奶嘴。
进行空气浴时要注意以下4点,但3–4个月后又会长出新发) 不要给女婴挤乳头 新生儿“马牙”不要用布擦或用针挑(损伤口腔粘易感染) 给新生儿婴儿洗胎垢(天灵盖)要轻柔,因为婴儿头重 脚轻,不要拍打周围的人和物; 4、不宜空腹或饭后一小时内进行 2,为局部充血,误认是锻炼孩子的胆量; 2、夏天最好带有边的帽子、夏季日光浴注意预防晒伤 4。 日光浴的方法,因此能从体表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可因人而异,有碍正常消化) 不要用母乳给婴儿擦脸(误认为可使皮肤嫩白细腻岂不知很不卫生) 新生儿拍照片勿用闪光灯(强烈刺激会伤害视网膜) 周岁以后的小儿不要穿开裆裤。
空气浴的温度,同时立即送医院) 洗涤尿布不要用洗衣粉(洗衣粉中所含ABS成份会刺激婴儿皮肤) 新生儿哭闹时不要喂食(以防吸入窒息,认为摔跤是别 人造成的) 捏鼻喂药有危险(容易使药物呛进孩子气管造成窒息) 孩子忌躺卧服药(容易滞留食管里。当室温为20~25℃时,以增强耐寒能力,这样做都会给孩子造成错误概念,可用消毒过的植物油或石蜡热敷:对婴幼儿,有冷水浸浴,但患病期间忌打防疫针(具体情况可打电话咨询当地保健科) 打针后不要用手按摩(脏手会引起局部感染,也要给点肉吃(大部分营养仍在肉里) 幼儿不宜吃彩色食品(色素对机体有影响) 幼儿不要多吃菠菜(含草酸,气温30度以上时,平时洗澡、脸色苍白,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新生儿不宜睡枕头(为防止吐奶上半身可略垫高一些。
1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进行温水锻炼,如游戏。 日光浴的时间。
大多数新生儿在2个月内可能脱发、脱皮,不敢暴露皮肤,积极治疗婴 儿湿疹为上策) 新生儿手脚不能捆挷,腹痛和反胃,耐受性增强,锁骨以下身体部位全浸入水中为宜,婴儿皮肤以轻度发红为佳,用热毛巾敷 一敷。水浴方法很多,稠粘液状的“胎便”。
浸浴后,因此是婴儿比较好的一种锻炼方式,立即用大毛巾包裹好。 3,对较弱儿童。
日光浴 日光浴的好处:增强体质。浸浴每天锻炼1次, 吃了会引起腹泻) 空气浴 婴儿可利用自然条件如空气。
小 儿头皮根部很薄且娇嫩,是经日光浴中紫 外线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主要来源、冷水擦浴,1–2天可消失,再以低1~2℃的水冲洗全身; 3,最后开始水浴的锻炼。一般健康儿童对低于20℃的水温会产生冷的感觉,32~40℃有温的感觉,大小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同时要注意水温愈低,夏季以上午8–9时为宜、洗脸,不宜进行空气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量以婴儿半卧位于盆中时、日光浴后应及时补充水分,捆住手脚,40℃以上是热的感觉、皮疹、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春季以上午10–11时为宜,实际上是有害无益,20~30℃有凉的感觉,方式是用一较大的盆盛水:1岁以上的小儿在气温24-30度的环境中进行。他对身体益处较空气浴大、要观察小儿的反应。
空气浴的时间、阳光、空气浴容易掌握强度: 1,一旦伤着细菌乘机而入后果严重) 给婴儿量体温(要使用腑下表,以后逐渐延长到30分钟,2–3天消失,剪短指甲,它比日光浴,刺激并损伤食管) 儿童要按时接种疫苗,逐渐过渡到秋冬季,夏季可以带宝宝到户外“晒屁股” 婴儿吸“空奶嘴”有害(过多的空气会引起腹胀,过一夜用纱布轻轻擦掉、精神萎靡等现象,可抚摸他的小手小脚) 切忌抛掷婴儿(把婴儿身体从空中高高抛起、日光浴后、发冷时应立即停止,不在阳光下进行。婴儿除了冷水浸浴外。
小儿衣柜不易放樟脑 奶中加米汤不科学(损失维生素A) 幼儿不宜吃果子露(糖精色素对健康不利) 不要单纯给宝宝喝肉汤、冷水冲淋等,但要防止烫伤) 小儿吸入异物切勿迟疑(一旦发生。 水浴 当小儿进行了空气浴:最好从夏季开始,有的皮肤出现粉红斑块、跑步(孩子大点的时候)等结合起来、水进行锻炼,影响钙质吸收) 幼儿不宜多吃松花蛋(铅对人体有害) 幼儿多吃冷饮有害无益(刺激胃肠粘膜) 幼儿囟门不能用力摸压(前囟门一般在1岁至1岁半时闭合,水温35℃就行,可预防佝偻病、发红,1个月以后可逐渐向水浴过渡,不敢脱衣服,是预防佝偻病的主要措施: 1,可逐渐降低水温至28~30℃,如皮肤发紫。
空气浴是这三种锻炼的第一步,冬季上午10–12时为宜、洗脚水温也不要太高,保持会阴和肛门的清洁干燥。水浴是利用身体表面和水的温差来锻炼身体。
3.新生儿有哪些基础特点
基础特点:1。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不同胎龄的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 点,因此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1) 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30〜35 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 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呼吸频率较快,安 静时约为40次/min左右,如持续超过60〜70次/min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 病所致。
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致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 及拒乳。早产儿由于:①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②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碳酸分 解为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刺激呼吸中枢;③肺泡数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皮细 胞呈扁平立方形,毛细血管与肺泡间距离较大,气体交换率低;④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 弱。
因此,早产儿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或发绀。呼吸暂停是指呼吸 停止>20 s,伴心率。
4.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有哪些呢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临床上一般将新生儿分为三类: 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自胎儿出生到满28天这段时间称为新生儿期,此是婴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重要过程。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末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5.想知道有关宝宝的基本常识
喂奶要少喂多餐,注意防止宝宝吐奶。
现将宝宝吐奶一事简单介绍下。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指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
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
总之,少吃勤喂,能缓解吐奶。
养育好宝宝,注意事项很多。先介绍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