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0元购

%title插图%num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

4月份京东宣布外卖百亿补贴的时候,乃悟就在想,这场战争会打多久。

5月13号,有关部门找来了京东饿了么美团三家谈话,领导语重心长地表示,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公平有序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互联网公司又没有编制,讲什么健康有序?激烈搏杀中,网友们都没少薅羊毛,吃干抹净都在等着看参与者们到底投入了多少子弹。

高盛给做了预测,说2季度三家仅外卖就会投入250亿,乃悟算了一下,平均每天接近三个小目标。

这两天,京东、美团陆续发布了自己二季度的财务报告,阿里也宣布将在明天公布二季度业绩。

不用等阿里的财报,因为外卖大战是二季度开始的,主要是京东和美团在打。而阿里和美团更为激烈的外卖“超级星期六”大战发生在7月初,会反映在下个季度的财报里。

乃悟看了一下京东和美团的二季度财报。

今年二季度,京东新业务(主要包括外卖、京喜等)成本,从去年同期的30多亿,一下增长到了144亿。此外,新业务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也花了144亿,要知道,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还只有:

16亿。

美团这边,经营利润直接从一季度的135亿降到了37亿,而他们的营销费用却高达220亿,占收入百分比从过去的18%提升到了24%,这还不包括给骑手的补贴。

收入方面,在订单量增加的情况下,配送收入不升反降,二季度配送收入比一季度减少接近20个亿。对比去年同期,美团今年上半年的本地生活业务毛利率从21%直接下降到了13%。

原因美团在财报里说得也很清楚:

激烈竞争。

乃悟看了一下,两家的经营性现金流都还是正的,但已经急剧下降。美团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比一季度少了100个亿,京东对比去年同期更是降了一半,一下子没了200多个小目标。

这还只是截至六月底,7月份美团就宣布自己单日订单突破一个亿,那边淘宝闪购拉着饿了么宣布自家连续两个周末订单突破9000万,这才是真正刺刀见红的肉搏。

今年的外卖行业,你这边送免单自提券,我这边就喊口号188元,5顿我全包。

这一轮外卖大战,烧了这么多钱,有没有得利方呢?

平台参与方的营收在增长,特别是美团深入电商腹地的闪购业务,高客单价商品整体成交在618期间增长了两倍。但是看看大家的利润和现金流,显然是没赚到什么钱。

商户的订单增涨也很猛,有的奶茶店时间紧张到一个店员要在30秒内做出一杯奶茶。结果钱没赚多少,有商家甚至发现,自己辛苦了一天之后,利润居然是负的。

有不少小哥表示,订单量多了,但工作时间也更长了,单均收入也降低了。更要命的是,订单激增让他们为了抢时间,不得不做出更多危险操作。

比方说有个上海外卖小哥接受采访表示订单多是好事儿,自己之前全靠闯红灯抢时间,现在无非就是再多闯几个:

主要靠八字保平安

消费者一端似乎是最大得利方,但大量低价供给直接摧垮了市场的消化能力,甚至出现了很多人下单后压根不去领的现象。有专家称这是:

中国版牛奶倒河。

%title插图%num

巨头们为什么要血战外卖,逻辑很好理解。全国外卖用户接近6亿人,其中,每天都要点一次外卖及以上的用户占到了:

43%。

大家可以不买包,不买车,但是饭还是要吃的。所以外卖也就成了最后一个高频消费场景。

根据艾瑞咨询去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各种APP里流量高居榜首的是短视频,而后是社交聊天、实用工具等等。外卖等本地生活只排名第7。

但它的增长率却是全部23个行业最高的,达到了16.3%。相比之下,视频只有1.2%,电子商务只有0.9%。

当竞争方看到以粗暴方式就能撬动对手根基的时候,大家是丝毫不会犹豫的。

前两天乃悟看人揶揄说最早发动外卖大战的京东在7月份哑火了,说刘强东和许冉对于外卖业务的口风已经出现了前后矛盾,在阿里和美团不断升级的斗争中pass了。

这让我想起司马迁写的一个故事,韩信席卷整个北方到达山东的时候,有个叫蒯通的谋士(我们就叫他老蒯吧)来见他,劝他说你别对项羽苦苦相逼,你所有的一切都有赖于项羽的存在。韩信不听,后来果然如老蒯所说。

所以说啊,让宿迁人留到最后,可能对大家都好。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乃悟微信:yangnw0705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