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规模为王。
在规模的至上的当下,谁在规模上被超越,谁的估值就要打折扣。所以在规模的竞争上,电商巨头从来都是不惜成本的。
8月27日,美团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这份财报,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可能影响美团后续的估值。
财报显示,上半年美团营业收入为1783.98亿元 ,净利润为104.22亿元。
如果从上半年数据来看,上述业绩似乎还过得去,但是拆开来看,美团二季度净利润下滑严重,可以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
具体来看,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36.06亿元暴降89%,该数据远低于市场预估的98.5亿元;此外,美团二季度经营利润也仅剩2.3亿元,同比暴跌98%;经营利润率也从13.7%跌至0.2%。
财报发布之后,次日美团股价暴跌12.55%,单日市值蒸发超890亿港元。
实际上,市场对于美团业绩下滑早有预期。因此自三月初至今,美团股价一直表现比较疲软,甚至大幅跑输市场。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从二季度数据来看,市场显然还是低估了“外卖大战”给这些电商巨头业绩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美团,核心的护城河都遭到了侵蚀。
具体到业务方面,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经营利润率从25.1%暴跌至5.7%。
作为美团的核心护城河,本地商业收入的下滑,才是最为致命的。换句话说,“外卖大战”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美团的承受范围。
此前,面对“外卖大战”,美团CEO王兴曾表示,“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这场竞争。”
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王兴则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内卷。”
王兴还强调,美团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公司在持续竞争中实现了今天的领先地位。且美团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美团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巩固领先地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团始终专注于做正确的事,即保证优质供给、稳定履约、合理价格,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体验。
同时,他还表示,美团将长期专注于生态建设,让消费者、商户和骑手都从中受益。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美团预计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将出现“较大规模亏损”。侃见财经认为,目前美团的难题除了本地商业的困境之外,还有即将可能全面给外卖骑手上社保等问题。
上述的问题,都将给美团业绩造成较大的压力。
当然,为了应对京东以及阿里带来的冲击,侃见财经认为,大概率美团会在三季度启动市场融资,以保证充足的资金应对更深层次的竞争。实际上,相应的支出在二季度财报当中已经体现。财报显示,二季度美团的销售成本上升至614.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3.61亿元同比增长27%,销售成本的增速远超营收增速11.7%,销售成本率由58.8%增长至66.9%。
面对销售成本的增加,美团解释称主要是因即时配送单量增加、骑手补贴提高、食杂零售扩张及海外业务投入。
综合来看,随着美团本地商业板块的松动,京东以及阿里未来的对于本地商业板块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增加,对于美团来说,其想要保证核心板块的市占率,其要投入的资金也将会比预想的大得多。侃见财经认为,随着“外卖大战”持续深入,未来各家都会在市场上找到新的平衡。另外,在外卖大战的刺激下,市场的增幅也进一步抬升。
我们预测,随着竞争的持续升级,未来电商巨头应该会在无人驾驶以及低空飞行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以减少用人成本增加带来的问题。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有时候充分竞争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