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从出现股权转让纠纷,到陷入“花生上树”争议,再到半年报业绩大幅下滑,零食行业龙头良品铺子近来麻烦不断。
上半年亏了近1亿元
日前,良品铺子递交了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为-9355.31万元,同比下滑491.5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下滑1694.33%;利润总额为-1.11亿元,同比下滑312.6%。
对此,良品铺子在财报中称,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以来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门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而公司利润总额及归母净利润下降,除前述原因外,还受报告期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100万元,且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900万元两个因素影响。
分业务看,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电商渠道收入为11.56亿元,同比下滑约29%;加盟渠道收入为6.8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37%;直营渠道收入为7.26亿元,同比下滑23.5%。
据了解,2023年良品铺子采取了17年来最大幅度的降价策略,300余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2024年,该公司继续推行“降价不降质”策略,并推出“自然健康新零食”品牌主张。
“花生上树”事件引争议
与公司半年报同时引发关注的,是良品铺子发布的“花生上树”的海报页面。
日前,有网友发现,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一款“四粒红花生”的商品详情页中,其所使用的海报图片出现了科学常识性错误。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应在土壤中形成和成熟,而该海报却将花生描绘成悬挂于枝头的形象,与实际生长方式不符。
良品铺子随后回应称,由于公司工作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对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公司的朋友致以诚挚的歉意。
“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同时,我们正在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以确保今后每一项内容的输出都更加严谨、可靠。”良品铺子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花生上树”事件暴露了良品铺子广告审核机制与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其使用AI生成图片却未对其进行严格审核,导致出现了常识性错误,表明公司内部管理不严谨,对广告宣传内容把控不力。
股权转让仍存变数
良品铺子近期还因股权转让事件而备受关注。
7月17日晚,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引入长江国贸(武汉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大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所持良品铺子股份共计842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1%。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变成武汉市国资委,创始人退居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然而,宁波汉意此前曾接洽过的广州轻工(广州国资)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了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公司约7976.4万股股份。近日,广州轻工对宁波汉意的诉讼金额升级到10.23亿元,其被业界解读为关于良品铺子股权转让的纠纷加码。
上述股份冻结及诉讼事项,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良品铺子股权转让事宜仍存较大变数。
江瀚认为,当前零食行业竞争激烈,良品铺子在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等方面面临压力,运营成本增加,净利润下滑幅度远高于同行业。好在良品铺子在休闲零食领域还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与市场份额,未来应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华鑫证券发布的报告称,良品铺子2024年推出“自然健康新零食”的品牌主张,因价格和品牌定位调整,致使公司利润受压。同时,公司持续探索优化门店模型,通过供应链降本增效适配发展战略,提高供应商规模从而降低成本。从长期来看,良品铺子的新定位和供应链优化有望助力公司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