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的高端梦,交给了罗永浩

%title插图%num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老罗要对食品业下手了吗?”过去几天,这个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

近日,罗永浩在直播间官宣了一款名为“TBT”泡面,并以极大热情讲述它的来历:“历时9年研发”“重构对泡面的想象”“口感和煮的面几乎零差异”。

“9年了,为了一碗面弄得跟做梦一样。”在随后的宣传视频里,罗永浩甚至有些动情,可见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title插图%num

然而,很快有人发现,这并非罗永浩的个人创业项目,而是康师傅新品“特别特鲜泡面”的一次营销造势,TBT正是“特别特”的缩写。“交个朋友”公司也向媒体确认了这一点。

从定价看,这是一款瞄准高端市场的产品——直播间售价均价13.3元/桶,几乎是经典红烧牛肉面的两倍。

过去康师傅一直走平价路线,其方便面与火腿肠、榨菜一同被网友称为“穷鬼三件套”。此番“提价冲高”,很可能是有业绩压力。2025上半年报显示,康师傅营收同比下滑2.7%、跌超11亿元。其中,方便面板块营收同比下滑2.5%、少卖了3.5亿元。

%title插图%num

反观另一巨头统一,同期总营收同比增长10.6%,方便面及方便食品板块增长8.8%。这说明,不是方便面卖不动了,而是康师傅卖不动了。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贵一点、高端一点的方便面,就能打动消费者吗?

想做“中产的泡面”

康师傅的业务,分为方便面、饮品、其他三个板块。

方便面在2025上半年的营业额占比为33.6%,为核心业务之一。但在此前的2022-2024年,该业务营收便呈持续下滑态势,分别为296亿元、289亿元、284亿元,对整体业绩形成拖累。

在最新财报中,康师傅将下滑原因归结为“市场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背后其实是白象、今麦郎等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上升,加剧了价格与渠道的竞争。

于是,高端化被视为康师傅的突围方向。提价,是最直观的动作。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毛利率27.8%,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其实,方便面高端化这条路,曾被验证可行。

2013年,中国方便面销量曾达到462.2亿份的历史高点,随后因高铁替代绿皮火车出行而逐渐下滑——绿皮火车是方便面的重要消费场景,“啤酒饮料方便面,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卖声,承载了一代人的出行记忆。

行业巨头们纷纷尝试通过产品升级来自救。2014年起,统一先后推出茄皇、极味馆等高端产品,康师傅也从2016年起推出黑白胡椒、匠汤等系列,并多次提价。比如康师傅的袋装方便面在2018年每箱涨价2元、桶装面每箱涨1元。

消费升级时期,消费者愿意为高端方便面买单。数据显示,2011-2020年间,中国方便面均价从1.6元/80克涨到2.4元/80克,其中2016-2020年,中高端方便面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7.1%,远超低端方便面的4%。彼时,观研天下的报告曾预测,2020-2026年低端方便面的复合增长率或将进一步降低至2.4%。

这段经历,也许是康师傅继续冲高的底气所在。

2021年至今,康师傅又进行了三轮提价。2021年,旗下20%的方便面品类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价;2022年,袋面提价12%至2.8元、桶装面提价12.5%至4.5元;2024年,袋装面、桶装面提价至3元、5元,涨幅为7%和11%。

今年更在发力会员店渠道,想闯进中产的生活。在与罗永浩合作推广的“特别特鲜泡面”之前,康师傅已推出山姆会员店独家销售的“潮卤牛三宝牛肉面”,售价79.9元/4袋,平均约20元/袋,以及在7月刚入驻开市客的PREMIUM系列杯装面。

但财报直观显示,高端化的魔法不灵了。

早在2021年首次提价当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就出现了近5年来首次净利润同比下滑,降幅达6.39%。到了2025上半年,容器面作为收入占比达50%的核心品类,收入同比微跌1.25%,尚算正常波动,但高价袋面收入同比下滑大跌7.16%,主打性价比的中价袋面、干脆面及其他,收入反而同比大增7.95%、14.43%。

更早之前,康师傅的高价袋面收入就已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同比下滑6.63%,2024年继续同比下滑6.3%。销量数据上,高价袋面的也在2024年同比下滑7%。

高价面卖不动之余,涨价还给康师傅带来舆论反噬。

2024年涨价传闻一出,#康师傅方便面即将全线涨价#话题便立刻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1.4亿。网友们的言论主要围绕“背刺”和“吃不起”展开。有人吐槽:“这么多年工资没涨,童年的味道倒是涨了好几轮。”也有人自嘲:“怎么,消费又升级了,但没告诉我?”

字里行间,多年积累的国民好感,被稀释了。

高端泡面,魔法失灵

除了价格形象的冲突,更大的挑战来自疫情后的消费降级与外卖内卷。

尤其是外卖市场,从拼好饭到发放大额红包,甚至出现了周末0元购活动、负4元购的极端案例。外卖平台们烧了数百亿元,在2025年轮番上演“1.6元咖啡”“2.9元汉堡套餐”剧情,换来了整个外卖市场日订单量超2.2亿的成绩,直接挤压了方便面的份额——毕竟两者都是便捷、热食的解决方案。

正如一位网友在康师傅方便面涨价新闻下提到的:“外卖卷到了10块,楼下拌面也就6块,我花十几块吃个泡面,还得自己烧水?”

消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DT商业观察的调查显示,买方便速食的首要动机依旧是快速解决一餐(70.8%)和满足口腹之欲(67%);考虑因素中,口味(69.4%)和性价比(56.1%)遥遥领先,绿色健康、情绪价值只打动15%左右的消费者。

换句话说,高端标签不是刚需,价格才是关键。马上赢数据显示,即使均价逐年上涨,2024年非组合装方便面平均价格也才3.7元。

在关于“康师傅是否适合高端化”的讨论中,支持者们还提出一个观点:尽管涨价行为备受争议,但康师傅的盈利能力并未下滑,反而越发强势。2025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营收虽同比下滑2.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9%。

但实际上,康师傅净利润增长的主因,是原料成本下降,以及出售了两家附属公司。

2021年,方便面主原料之一的棕榈油价格开始走高,到2022年一季度已涨至1.2万元/吨。受此影响,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在2021上半年利润大跌9.31%,这构成了2021-2022年的两轮涨价行为的源点。

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棕榈油价格持续回落,但康师傅没有把方便面的零售价降回去。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营收仅同比增长2.97%,净利润却暴涨48.11%。

如今的情况与之相似。2025年上半年,棕榈油现货价震荡下跌,每吨最低去到8400元左右。但康师傅方便面,在2024年还进行了第三轮涨价。

此外,在2025年上半年,康师傅以总代价约为2.45亿元,出售了持有的两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后两者于出售日期的总账面价值淨值约3474.9万元,因此,康师傅在本次交易中获得约2.11亿元净收益。

种种因素下,“营收下滑,利润激增”的画面浮现了。然而,成本价格波动不受企业控制,出售固定资产也不是长期行为,当下的利润数据仍不足以说明,康师傅走得动高端化之路。

如今依托于罗永浩的网络人气,康师傅就能完成大象转身吗?

饮料战线也失守

除了方便面,康师傅的另一大板块“饮品”也涨价了。

2024年,曾被称为“性价比之王”的1L装冰红茶,从4元涨到了5元。1元的差价看似不多,实际上25%的涨幅足以影响价格敏感型群体。一位湖北的经销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康师傅冰红茶的月销量,迅速从数百箱,暴跌至不足100箱。

市场情绪已反映到财报上。2025上半年,康师傅饮品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6%,较上年同期少卖了7.06亿元。具体到品类,茶饮料、果汁、包装水的营收均出现6%-13%的跌幅,唯一营收上涨的碳酸、奶茶及其他,主要是靠百事可乐撑起的。

有网友指出,部分超市为了留住消费者,在康师傅饮品柜贴出提示:“如果您觉得它不配卖5元,那就喝旁边的统一饮料,只要4元。”

%title插图%num

微妙的是,同在2025上半年,统一“全面看涨”,营收同比增长10.6%、净利润同比激增33.2%。其中,饮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6%,茶饮料品类更是增长了9.1%;食品板块(方便面、方面食品)营收同比增长8.8%。也不知,当中是否有同行衬托的作用。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据媒体报道,康师傅管理层目前仍表示,不会回调1L装冰红茶的价格,而且会慢慢把500ml冰红茶的价格,从3元涨到接近3.5元。

除了市场口碑,经销渠道也在涨价中受到重创。

1L冰红茶零售价上涨的同一时间里,经销商们也收到通知:终端进货价从3元涨至3.3元以上,整箱涨价3-6元。成本上涨但销量下滑,挤压着经销商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社媒上,有多位实体店老板表示,已暂时停止进货甚至下架了1L饮品,转而采购900ML装的。

还有更多的经销商选择离开。2024年,康师傅经销商数量减少了9660家,创下近五年最大跌幅;2025上半年,继续减少了3409家,仅剩6.3806万家。也就是说,短短一年半内,康师傅失去了17%的经销商,与2021年超8万家的峰值更是相去甚远。

饮品、方便食品等品类,有低客单价、高频消费的特点,即“一门走量的生意”,意味着,其高度依赖渠道渗透和规模。康师傅经销商网络收缩,或将进一步影响其市场话语权和市占率。

《中国商报》亦援引食品业内人士的话术指出:“康师傅把资源向高产出网点倾斜,方向没错,但传统分销体系收缩导致销量下滑的情况,短期内仍难以扭转。”

如今,消费者的确会为低糖、低卡、情绪价值等买单,但方便面和瓶装饮料的基因,决定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平价与便捷。与高端消费硬捆绑,只会让老用户觉得别扭。

或许,罗永浩救不了康师傅,康师傅也没必要强行闯进中产的生活。毕竟,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舒适区。

参考资料:

市界《康师傅胆子太大了》

南方都市报《调价救不了康师傅:半年少卖3亿元泡面,茶饮料拖累饮品业务》

斑马消费《千亿方便面江湖,迎来中局之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