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近两成,恒鑫生活何以逆势增长?

%title插图%num

全球化布局打开新增长极。

作者 | 徐长卿

编辑 | 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8月25日晚,国内环保餐具龙头恒鑫生活(301501.SZ)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营收8.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值得注意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03亿元,比2024年年末大涨91.48%

与当下茶饮咖啡品牌的激烈竞争形成鲜明对比,其背后的供应链企业正悄然成为赢家。作为瑞幸、喜茶、霸王茶姬等多家头部品牌的杯具供应商,恒鑫生活以全链条技术壁垒、头部客户深度绑定以及全球化产能布局为核心竞争力,在环保趋势加速的背景下持续领跑行业。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01

逆势增长

踩准节奏的“隐形王者”

2025年上半年,恒鑫生活营收8.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如果把时间线进一步延长,其稳健增长态势更为清晰——从2021-2024年营收从7.19亿元攀升至15.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则由0.8亿元增长至2.2亿元。

翻开恒鑫生活的客户名单,犹如打开了打工人下午茶的点单页面:瑞幸咖啡、喜茶、星巴克、蜜雪冰城、Manner咖啡、汉堡王、Coco都可茶饮、古茗、DQ……作为国内较早从事PLA生物可降解餐饮具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生产经验,悄然绑定了一批头部品牌,建立起自己坚实的客户护城河。

恒鑫生活的制造业故事始于2000年。这一年,严德平夫妇敏锐地察觉到一次性餐具市场的巨大潜力。彼时,外国快餐品牌带来的一次性餐具模式已经向大小餐馆和小吃摊蔓延,外卖模式开始出现,纸杯、杯盖、食盘、餐盒……餐饮行业对一次性餐具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夫妇两人果断将原有印刷业务转型,开辟纸杯生产线,引入环保的柔性版印刷工艺,完成了从印刷服务到产品制造的华丽转身。2008年“限塑令”颁布,他们再次抢先布局,投身可降解材料研发,成为国内较早掌握PLA淋膜纸杯全流程生产技术的企业

而真正的爆发发生在2019年。新茶饮与现制咖啡行业呈井喷之势,瑞幸、喜茶等品牌快速崛起。站在知名现制饮品行业龙头企业背后的恒鑫生活,自然也享受了国内现制饮品行业兴起而带来的时代红利。恒鑫生活凭借成熟的纸杯生产技术和稳定的供应能力,顺利切入其供应链体系,其中,瑞幸是恒鑫生活的大客户——此前《招股书》记载的“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中,自披露的2021年年度起,瑞幸都是其“第一大客户”,为其业绩增长注入了持续动力。而据据国盛证券预测,2024年我国现制饮品行业规模约6279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6.7%,这为身处产业链上游的恒鑫生活描绘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2020年底全国餐饮行业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并在随后几年逐步扩大禁用范围,目标是到2025年使地级以上城市的不可降解塑料使用强度下降30%。这一政策的出台,为PLA材质餐具的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02

技术为锚

构建深厚壁垒

亮眼的财报背后,是恒鑫生活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和资金实力上的持续积累。在此之前,《招股书》已将其竞争优势明确归纳为三点:技术壁垒、客户壁垒、资金壁垒——其中,技术被置于首位。

随着全球限塑、禁塑趋势蔓延,可降解产品替代传统塑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我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的出台,也为PLA材质餐具的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大背景下,恒鑫生活很早就实现了PLA材质的全链条自主可控。PLA即聚乳酸,是一种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最大的特点是可生物降解。华泰证券认为,可降解塑料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广阔,PBAT/PLA是主力品种。国海证券预测,到2025年,国内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总需求可达到415.23万吨,是2018年需求量的9.23倍,以单价2万元/吨计算市场空间为830亿。

作为国内较早掌握全流程PLA纸杯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恒鑫生活具备了从粒子改性、淋膜、片材加工,到印刷、成型,全部自主完成,增强了产品一致性和交付稳定性,使其在国内可降解餐饮具领域占得先机。2021年,恒鑫印务正式更名为恒鑫生活,全面发力可降解塑料制品,产品种类不断丰富。2025年上半年,恒鑫生活可降解产品营收为4.31亿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05%。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持续创新能力离不开研发投入的加码。2024年研发支出5337万元,同比增长20.7%,累计研发投入超1.7亿元。而在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6%。截至目前,公司在可生物降解领域拥有超过60项专利技术;参与制定并实施的可生物降解行业的国家标准包括GB/T29284-2024《聚乳酸》、GB/T43953-2024《全生物降解聚乙醇酸(PGA)》等,体现其在可生物降解技术水平及市场地位。

03

反内卷

全球化布局打开新增长极

2024年,恒鑫生活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此前,恒鑫生活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堪称惊艳市场的“爆款答卷”,在年报发布后的12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涨幅超70%。恒鑫生活并没有沉迷在光环之中,而是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为了减轻国内下游“卷”的束缚,恒鑫生活开始将视线瞄向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欧盟要求,到2025年,所有一次性塑料包装必须实现可回收或可降解;美国多个州也相继颁布禁塑令。据“汇睿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规模约为57.3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277.0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73%。

面对这一广阔市场,恒鑫生活选择主动出击。2025年4月15日,恒鑫生活位于泰国巴真府金池工业园的泰国工厂正式完成首批产品装柜出货。泰国工厂的投产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泰国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制造业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服务东南亚以及全球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同时,随着全球化布局深入,在泰国设立工厂也更利于公司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其全球化战略落下关键一子。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在茶饮咖啡大战硝烟四起的当下,恒鑫生活这类隐藏在幕后的供应商反而展现出更强的业绩确定性和成长韧性。因为价格战打响后,“瑞幸们”便受困于低价围城,每一步策略仿佛都“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利润”,恒鑫生活却能无视一级市场的波动,自己一路高开,再度应了那句话:“做淘金人不如做卖铲人。”

其实,它不只是“卖杯子”,更是通过材料革新、工艺积累和全球视野,踩中了环保与消费双升级的时代节拍。它的成长路径或许也提示了一条中国制造突围的新思路。制造业可以不必追逐品牌的光环,而是深耕供应链、掌握核心技术、绑定优质客户,哪怕是一只小小的纸杯,也能做成一个大生意。在可持续未来的全球叙事中,像恒鑫生活这样兼具技术话语权和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无疑还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