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永远年轻,永远喜新厌旧

中国股市里的大牛股,背后大多都是同一个词:景气度

用财报的角度解释“高景气”,就是当前业绩增速的绝对值只要足够高,就是景气度投资者的安全边际。

目前上半年财报季已落幕,2025 年至今新成长与老龙头之间的温差之大是市场最为突出的结构之一。

如果有人曾相信“年轻人老了就会喝茅台,出不去的钱最后还是得去买房子”,那么新消费则相信,00后摆喜酒都想喝奶茶,不买房子的钱可以换回来一屋子的情绪价值。

如果有人曾相信外卖平台是有高粘性和较大迁移成本的商业模式,就会发现在如今友商们贴身肉搏,亏钱也要进场换份额的预期里,龙头老大的护城河也并非那么固若金汤。

上一轮牛市里,出口“新三样”——光伏、锂电、电动车,在走过渗透曲线最甜蜜的上坡后,先砍一轮业绩,再杀一轮估值。“反内卷”期盼下,市场还在等待供需关系真正好转。

与此同时,AI产业链已经杀出了诱人的高增速。录得营收 43 倍增长的寒武纪股价节节攀升,一手寒王已经卖得和一手茅台不相上下,成为最新一任“茅台魔咒”挑战者。

不仅新老消费、新老科技表现悬殊,连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表现也出现代际分化:业绩领先者投资年限均较为有限,而从业时间最长的 5 位公募基金经理,则对最热门的 AI 和创新药交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以景气度为核心的投资策略,势必要求基金经理有能力进行准确地轮动。今天的老龙头,曾经都是新叙事,如今的新故事,有一天也会变成旧战场。

行业都有周期,估值就有潮汐。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里写:“大自然的周期,相当规律。而人参与的经济活动、企业活动、投资活动的周期,非常不规律,很容易走极端。因为人性决定了这些周期要么向上走极端,要么向下走极端。”

股票市场里,总有勇敢的人奔跑在继续向上的极端里,也总有谨慎的人蹲守在向下已久的极端中。这两种人,常常活在同一个时空里;有时,则是不同时空里的同一个人。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