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公募产品正收益!有基金经理道歉,有基金经理精挑细选全跌了…

9月2日,近期A股持续爆发,想必无论买A股还是买基金的朋友都赚了不少,尤其买基金,基本是躺赢的存在。若持有微盘or北证的公募基金,很容易收益做到50%,科创50和创业板50等则基本能赚到30%。即使上证和沪深300也有15%的收益。

%title插图%num

据金石杂谈统计东方财富数据,16790只公募基金中,只有737只录得负收益。也就是说,今年95.6%的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

如果只统计权益基金(股票+混合),wind显示的7890只基金中只有356只负收益,同样,权益基金也有95.5%的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金石杂谈简单统计了top8躲避牛市的基金,分别是民生加银优选跌近9%,天冶量化核心精选跌8.9%,鑫元消费甄选跌5.6%,中信建投智享跌5.2%,西部利得新富跌4.7%,宝盈祥琪跌4.2%,华泰保兴健康消费跌4.2%,先锋聚优跌4.2%。

%title插图%num

其中,1) 民生加银优选基金经理为刘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硕士,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中金公司担任研究员,2020年7月加入民生加银,2025年4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属于公募圈新人。此前两位基金经理基本都在亏损25%-30%后选择卸任。

看其持仓,重仓锂电宁王和比王,大部分持仓都是消费股,比如安井食品、新乳业、三只松鼠、珀莱雅、海澜之家等。其重仓股基本都是从五六月开始持续调整中,比如三只松鼠自4月高点跌20%,安井食品自5月高点跌12%,比亚迪自5月高点跌20%。

%title插图%num

2)天冶量化核心精选,由基金经理李申管理,他2015年10月加入天治基金,历任产品开发与金融工程部金融工程研究员、总监助理、副总监、总监,任职3年亏损27%,旗下基金多数以亏损为主,业绩惨淡。

其中,天冶量化核心精选三年亏损40%,5年亏损55%,其前任基金经理们纷纷惨淡收场,亏损30%、40%司空见惯,而且几乎年年倒数。目前该基金规模800万,濒临清盘,看持仓已毫无意义。而天冶基金的规模也不足100亿。

%title插图%num

3) 鑫元消费甄选,基金经理为 姚启璠,历任富邦证券分析师、华安证券食品饮料组分析师、民生证券食品饮料组联席首席分析师。2022年7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权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

他7月份才开始管理基金,任职其实是正收益,前两任基金经理均亏损近30%而选择离职。目前该基金规模只有800万,三年亏损27%,上任基金经理选择了一堆优质股,好几只追高了,小米、泡泡莫不如次。

%title插图%num

4)中信建投智享生活,基金经理为周紫光,大连理工大学工学硕士,曾任江海证券研究员、平安证券研究员、方正证券研究员。2016年3月加入中信建投基金,曾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现任本公司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基金经理。

该基金经理近2年亏20%,近三年亏损51%,又是业绩惨烈的典范。任职的多只基金均录得亏损,且亏损幅度最高近50%,业绩巨亏之下,管理规模已经从34亿左右缩水至10亿出头。A股那么多牛股,不知如何精准选出这么二季度大跌股的,也是“辛苦了”。

%title插图%num

对于躲牛市基金,过几天再详细写下。金石杂谈发现,躲牛市基金中,不同于以上基金经理拙劣的投资能力,还有不少优秀基金经理选择了道歉,且过去几年持续走出超额,但今年或今年部分产品收益惨淡。

国联安基金经理徐俊在中期报告中向投资人致歉,由于其管理的国联安德胜红利上半年录得负收益。至于原因,就是投资惯性依赖,过去成功的投资逻辑现在不一定还能适用。

徐俊表示,过去的投资框架一直是回避市场高度认同的板块,重点配置市场低认同板块,这也是过去5年取得超额收益的根本来源。但今年不行了,减持了银行,银行越涨越高,配置了交运,交运越走越低。由于过于看重股价的安全性,买入了股价过于低迷的一些股票,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摩擦交易,拖累了基金业绩。

%title插图%num

徐俊,曾任光大证券金融衍生品部研究员兼投资经理,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员。2015年6月加入国联安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2019年6月起担任国联安德盛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虽然规模很小,1亿左右徘徊,今年则不足1亿了,但是过去三年取得了28%的收益。

%title插图%num

还有一位公募圈泰斗级人物同样是马失前蹄,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负收益(单只基金产品,大成兴远启航混合)。他直面争议,本基金,仍处于建仓期,几乎没有操作。而不操作的原因是,现在股票都在高位,无法突破个人的价值体系去建仓。

之所以没有操作,其它基金自成立以来已有一定浮盈,且净值基本在历史新高附近,本基金则是从零开始——坦白说,这里的问题并不只是有没有浮盈作为安全垫,而是我得有多大的突破才能接受一个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其它基金的最终业绩说明判断股价涨跌始终不是我的强项。

%title插图%num

其实,在8月下旬,徐彦转发金石杂谈文章并发朋友圈:纯转,点赞尴尬,不点赞也尴尬!这不就跟在这行情下建仓差不多嘛,总不好意思假装看不到吧。

%title插图%num

对于其不建仓:一是 作为价值派代表,徐彦应该是认为目前大部分股票都是高估的,投资高位股不符合他的投资逻辑和框架,不追高才安全;但是,作为股民来说,白白瞎了这波大牛市,明明有很多机会建仓,让股民们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