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拿高管团队开刀,戴浩洗的是啥牌?丨正经深度

%title插图%num

文丨康康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800字)

【正经社“保险之道”观察之18】

%title插图%num

合众人寿高管团队的新一轮人事变动已经悄然展开。

8月15日,媒体突然曝出,副总经理王占宇被降为总经理助理,分管工作转由副总经理顼颂接手。

同时发生职务调整的还有多名高管。这应与合众人寿最近两年来业绩表现不佳直接有关。

2025年1月,哈尔滨中级法院应合众人寿申请,向合众人寿大股东发出限销令,原因是大股东中发实业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

4个月后,合众人寿又发布公告,宣布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报告和经审计的偿付能力报表,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和偿付能力报表。

合众人寿重新洗牌的时候到了。

1

副总被意外降为总助

根据公开信息,王占宇出生于1970年2月,本科学历,曾任合众人寿分公司总经理、公司总监和总经理助理等职务,2020年5月由总经理助理升任副总经理,分管公司银团、多元行销、经代销售等工作。如今又“回调”至原职,分管工作由副总经理顼颂接手。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同时发生人事变动的还涉及两位副总和1位总精算师。

卸任的两位副总经理分别是现年53岁的陈文容、现年60岁的崔照辉,离任的总精算师是1975年9月出生Hui Zou(邹辉)。

临时接替邹辉的孟明阳1982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合众人寿产品精算部副总经理,接替邹辉后分管产品精算工作。

另有两名副总经理被赋予了新的“兼职”。

1981年9月出生的副总经理韩旭新增首席投资官职务。韩旭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合众人寿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分管人力资源、投资管理、企划、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全面协助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

%title插图%num

1977年9月出生的副总经理顼颂新增首席信息官职务。顼颂本科学历,现任合众人寿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分管信息技术、运营管理、集中作业、互联业务及银、团、经代销售工作。曾任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副主任、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创新营销部总经理、公司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务。

2

高管高薪一度傲视同行

合众人寿发生高管团队人事调整之时,正是各家保险公司公布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和半年报的高峰期。但是,合众人寿再一次缺席了。

2024年二季度后,合众人寿再没有公布偿付能力报告。

一起没有“面世”的还有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

2021年合众人寿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时,监管部门就明确要求公司聘请专业评级机构定期跟踪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债券的信用评级情况。

但是,2023年三季度,担任合众人寿评级机构的联合资信和中债资信宣布延迟出具合众人寿2023年跟踪评级信息,原因是合众人寿未能提供评级所需的完整经营及财务材料。

最终,外界没有等来预期中的评级报告,倒是等来了合众人寿和两家评级机构“分手”的消息。

彼时,合众人寿宣布,不再与联合资信和中债资信合作,声称正在选聘新的评级机构。

%title插图%num

但是,两年多过去了,合众人寿选聘评级机构的工作还没有结果。而评级报告已经有10个季度没有公布了。

根据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提供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合众人寿盈利2.11亿元,扭转了2021年以来持续亏损的局面。但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7.59%,且万能险账户巨亏24.78亿元,流动性风险加剧;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2.7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7.03%,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合众人寿成立之初,表现出了强劲的盈利能力,成立4年后便实现了盈利。但是,进入2010年以后,净利润出现剧烈波动,到2021年至2023年更是出现了持续亏损的局面。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提供的数据,2021年至2023年,合众人寿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20.20亿元和-11.92亿元。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与净利润持续下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司高管一度傲视同行的高薪。

2022年是合众人寿最后一年公布高管年薪金额。根据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信息,合众人寿董监高2022年最高年薪达953.85万元,名列145家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非上市险企的第一位。

披露了明确数据的116家非上市险企中,至少有10家险企董监高最高年薪超过500万元,余下险企主要集中于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

2023年以后,合众人寿没再披露董监高年薪的具体数据。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只是说,年薪超过300万元的高管只有1人,100万元至300万元的有5人,5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3人。

3

大股东责任不可推卸

实际上,合众人寿2021年以来的亏损,跟董事长戴浩及控制的中发实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合众人寿2021年以后的亏损,主要是投资房地产“踩雷”所致。

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至2021年,合众人寿的投资性房地产余额分别为99.72亿元、99.77亿元、98.82亿元、92.22亿元、104.2亿元、110.09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达12.20%、12.00%、11.70%、9.02%、8.58%和7.59%,数度逼近监管层划定的险企投资不动产余额不得超过上季度末总资产15%的红线。

联合资信出具的评级报告曾提出警告,2022年以来合众人寿投资规模进一步增长,投资资产中不动产投资与涉及房地产行业信托计划等非标投资资产的规模仍相对较高,投资资产行业和客户集中度均较高,且部分信托计划发生逾期,风险敞口较大。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末,合众人寿与恒大地产相关的投资项目余额高达141.6亿元,到了2022年9月末仍然高达122.30亿元,确认估值损失达16.53亿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亿元。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合众人寿对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偏好跟它的大股东的背景密切相关。

持有合众人寿46.06%股份的中发实业(现已更名为“北京宸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为戴浩。

根据公开资料,中发实业的业务涵盖金融保险、资产管理、健康养老三大板块。但它的老本行是房地产开发,旗下永泰地产是北京老牌房企,具备一级开发资质,早期开发了“永泰郦城”“自在香山”等多个住宅及商业项目。虽然后来业务范围扩大,但是不动产投资仍是中发实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且与集团旗下金融板块深度绑定。

根据公开数据估算,中发实业直接及间接的不动产投资占比可能超过20%。

作为合众人寿的第一大股东,中发实业对合众人寿的投资活动参与度是很深的。

根据公开信息,中发实业拥有合众人寿董事会4个席位,包括1位执行董事和3位股东董事,还通过参与投资决策和关联交易直接影响合众人寿的投资经营活动。比如2021年合众人寿新增了7笔资金运用类重大关联交易,有6笔是通过股权基金投资于关联房地产企业。而同一年中发实业则承诺为合众人寿今后从恒大项目退出时的损失提供补偿。

2025年1月,哈尔滨中级法院应合众人寿申请向中发实业发出限销令,案件的起因正是中发实业没有按照承诺如期为投资恒大项目的损失支付补偿款。

由此观之,合众人寿2021年至2023年的亏损,戴浩及实控的中发实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合众人寿素来是“铁打的董事长流水的总经理”。自2005年成立以来,董事长一职一直由戴浩担任,但是总经理已经换了5位。从丁当、陈炳根、柳志坚、刘立新到夏树海,每位“空降”来的总经理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更换一次,中间还有职位空缺、董事长代任的情况。

所以,按照惯例,此次又从高管团队开始动手术了。

历史上,合众人寿每次高管团队人事调整,总会伴随着业务结构和产品及产业布局转型,包括从万能险向分红险转型、积极布局养老产业。此次高管团队人事调整后,合众人寿又会进行怎样的业务和产品调整?【《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