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高人指教 关于花椒的一些知识
花椒,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
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人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别名: 香椒、大花椒、青椒、青花椒、山椒、狗椒、 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 因其味麻,又称作麻椒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花椒 目: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科: 芸香科 Rutaceae 属: 花椒属 Zanthoxylum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
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色大多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花被片4-8个;雄花雄蕊5-7个,雌花心皮3-4个,稀6-7个,子房无柄。果球形,通常2-3个,果球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
花期3-5月,果期6-9月。 生态习性 喜光,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
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 用途 功效 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性味 辛、温,有小毒,麻. 成分 果含挥发油 (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淄醇,不饱和有机酸。 药理 抑菌试验: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
这就证明了古人”温阳补肾”的认识。 功用 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
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 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肌肉瘦削,四肢不遂] 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花椒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 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 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 川椒6克 (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蛀牙病] 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断奶回乳: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浓缩成200毫升,再加红糖30-60克,于断乳当天趁热一次饮下,每日1次,约1-3天可回乳。 治痛经:用花椒1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细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封闭,每日1次,此法最适宜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治秃顶: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 治痔疮:花椒1把,装入小布袋中,扎口,用开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热气熏洗患处,待水温降到不烫,再行坐浴。
全过程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治膝盖痛:花椒50克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在包布内,将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热敷30至40分钟,每日2次。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入药。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杂质晒干。
与种子分开备用。 【相关药材】浪叶花椒 花椒簕 石山花椒 毛叶花椒 樗叶花椒皮 野花椒根 野花椒叶 野花椒 大叶花椒茎叶 大叶花椒 【制法】 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炒花椒:取净花椒,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香气。 【性状】 青椒: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蓇葖果,集生于小果梗上,蓇葖果球形,沿腹缝线开裂,直径3~4mm。
外表面灰绿色或暗绿色,散有多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内表面类白色,光滑。内果皮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
残存种子呈卵形,长3~4mm,直径2~3mm,表面黑色,有光泽。气香,味微甜而辛。
花椒:蓇葖果多单生,直径4 ~5mm 。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mm,对光。
2.花椒具有什么作用
1、花椒抵御胃癌 胃癌在我国各种各样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着特别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要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男女发病率是二比一。
早期胃癌,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少数人会有恶心、呕吐或者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病人经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比如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部疼痛加重等,包括食欲下降和全身乏力等。
根据胃癌肿瘤的不同,所以发病症状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花椒水正是可以有效的抗击这种胃癌疾病,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2、花椒抵御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而且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早期宫颈癌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多数为接触性出血,或者是体内排液,还会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情况,晚期还会有贫血的症状,甚至还会引发尿毒症。 3、花椒抵御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以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很明显的症状大约占颅内肿瘤的百分之十,男性略多于女性。
脑垂体瘤通常是发生在青壮年时期的,经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学习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 。
3.怎么种植花椒
一、选址条件及栽植要求
花椒林地应选山坡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好,也可四旁零星栽植。在山顶或地势低洼易涝之处和重粘土不宜栽植,造林前要细致整地,山坡上实行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1米,带间距2米,每隔5米修一条截水堰,以防冲刷。
花椒植苗造林,以冬春栽植较好,冬栽在“立冬”前后,春栽宜在椒苗芽苞萌动时,穴内先填湿土,有条件时应浇水。花椒要求在移栽时窝大底平,深挖浅栽,重施基肥,肥土填窝,切忌捶打。花椒成片造林行距2米,株距1.5米,窝深、长、宽均0.5米,每亩222株。此外,在苗圃、果园、机关、学校、公园周围用花椒栽成生篱,可防止牲畜为害,美化环境,又获得收益。
造林当年应除草松土二次,天旱时,及时灌水。也可间种豆类,绿肥作物,结合间种作物抚育幼林,花椒结实后,每年要松土、除草、施肥、防止病虫害。
二、整形修剪
整形是获得花椒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配合合理,光照足,通风好,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增延树龄,花椒主要特点是喜光,发枝强,壮枝座果好,由于分枝多,养分过于分散,果枝生长细弱,结果能力相应减弱,果穗变得小而轻;分枝过多,树冠稠密,内膛光照不良,致使小枝枯死。只有通过修剪来解决生长发育与营养条件之间的矛盾,达到连年丰产的目的。
1、修剪时间:采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均可,以采椒季节最好。
2、树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圆头形三种。自然开心形培养方法:定植后定于30厘米处留一侧枝,4—5年完成整形,最后去掉中心枝开膛即可,丛状形培养方法是栽后截干,从根颈部抽出较多枝长或一穴栽枝2—3株,全部成活后自然生长而成。圆头形即有明显主干,主干上自然分布较多的主枝,小枝较密集的树形。
3、修剪方法:花椒对修剪有良好的反应,按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相应的修剪方法。
幼龄树 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栽后第一年距地面要求高度剪截,第二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30—50厘米处的枝条,并均匀保留主枝5—7个进行短截,其余枝条不行短截,疏除密挤枝、竞争枝、细弱枝、病虫枝、长放强壮枝。
结果树 疏除多余大枝,冠内枝条以疏为主,疏除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徒长枝,为树冠内通风透光创造良好条件。
老年枝 以疏剪为主,抽大枝、去弱枝、留大芽,及时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去老养小,疏弱留壮,选壮枝壮芽壮头,以恢复树势。
4.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主要品种:花椒品种繁多,主要有清椒、大红孢、正路花椒、髙脚 黄等。大红孢又称西路花椒,古名“秦椒”,树高中等,树 皮灰褐,嫩枝绿红色;树冠较大,分枝少而直立,皮刺大而稀,小叶多,叶片薄无毛刺。
尝荚果成熟时呈鲜红色,大小 匀称,果实大,肉较厚,腺体稀大,油多味麻,内果皮中等 厚,品与上等。 该树适应性强,产量高,但易产生“大小年”现象,可适应中性和微酸性土壤。
2。栽植质量:栽植时期:花椒栽植应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和苗木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可分秋植、冬植和春植3个季节。
秋季高温、冬季干旱、春季雨水多的丘陵地区,以冬季花椒落叶后移 植,“雨水”前栽植完毕为最好。 打穴施肥:栽植前应挖大穴,施足底肥,要求80厘米见方,每穴施有机肥20 ~ 30千克,过磷酸钙0。
5 ~ 0。8千克, 做到“窝大底平,深挖浅栽,重施底肥,熟土填埚,根伸苗 直,定根水足。
栽植密度:花椒移栽密度为3。3米x3。
3米,每667平 方米栽60株。 也因地势地质而定,坡度大的株行距小,坡度小则株行距大;土质肥沃的株行距宜大,土质较差的株行距宜小。
3。 土肥培管:椒园提倡间作,以增加土壤肥力。
间作品种以豆科作物 和蔬菜作物为佳。椒树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减少土壤 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结合中耕,抓好培土。进人冬季,花椒地要深翻土壤,冬冻前完成深翻和壅蔸,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温减少霜冻。
花椒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氮、磷、钾三元素,分 别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基肥一般在秋季(摘椒后)进行,以充分利用秋雨和光热资源,增加土壤微生物繁殖能力,提高 肥料利用率,起到恢复树势、促进花椒来年正常生长发育。
基肥以人畜粪为主,增施适量化肥。’每株施人畜粪10 ~ 20千 克,德隆有机生物复合肥0。
5 ~ 1。0千克。
追肥以人畜粪和 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幼年树要求发一次新梢追一次肥 料,每次每株追施尿素0。
1-0。 3千克,以扩大树冠,提早挂果。
结果椒树追肥分两次进行,4 ~5月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追人畜粪10千克左右和生物有机复合肥0。5 ~1千克,以 促进新梢生长,提高花芽质量,增加坐果率;6-7月进行第 二次追肥,每株追尿素0。
2千克左右,以促进幼果发育,加 速果实膨大,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5.花椒种植技术包括哪些
相信大家肯定知道吧!平时人们在炒菜的时候就会放一点儿花椒,因为这是常用的一种食物辅料。
那么大家有没有见过花椒树呢?花椒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这种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地强,所以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花椒除了最为食物辅料之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药材,花椒具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方面的功效,而且它的表皮可以用作一种麻药。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花椒种植方面的一些技术吧! 花椒种植技术详细介绍 (一)栽植方法 (1)栽植时间:花椒苗的栽植期,应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和苗木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可分为春、秋两个栽植季节。
在春季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少的高寒地区,以秋季栽植为好。 在这个时候,如椒苗长的较老,即可在8?9月份栽植,如椒苗顶梢较嫩,可推迟到9?10月份栽植。
秋季栽植椒苗,要把嫩梢、嫩叶剪去一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春季雨水较多的丘陵中山地区,以早春花菽苗发芽栽植为好。
“春分”前10天,后10天为最佳期,如远地运苗来栽植,必须在苗发芽前进行。 运输前应将苗进行包装处理。
如有稻草包概括后,再将幼苗根部装于塑料袋中保温(不能将全株装入塑料袋内)。 (2)挖穴栽植:为了使花椒定植后,生长发育良好,栽植时应挖大窝,施足底肥。
一般定植窝穴50?60厘米见方,每株施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50克,肥料要与土壤拌匀,并加入100克鲜石灰粉,以防根腐病。 栽植填土,灌水后,要用土再盖窝,防止窝内土壤水分蒸发。
碎石多的地方,采用碎石盖窝的方法效果更好。 (3)定植株行距:根据地形、土壤肥瘦、花椒品种和今后采取的生长管理技术措施等来决定。
成片纯花椒林一般采用1。5*2。
5米的株行距。若农、林间的花椒园,则一般用4*5米的行距。
其原则是:坡度大的,株行距小,坡度小的,株行距大。土壤肥厚的,株行距大;土壤瘠薄的,株行距小。
株形大的,株行距大;株行小的,株行距小。如平地椒园因需实行机耕,可用条栽或宽窄定植行距。
既要充分利用地力与光能,又要适应花椒生长发育,达到花椒丰产、稳产、质优、长寿的目的。 (4)苗木管理:带叶栽植的花椒苗,如遇枝叶萎蔫卷曲,可知觉再剪去一些叶片,保持水分供需平衡,以利苗木成活。
风大地区,应在苗木旁边设立支柱,防止吹动苗木,影响成活。因灌水使苗木歪斜时,要及时扶直。
如遇天气久旱不雨,及时灌水,待土壤表土稍干,就及时锄松表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但灌水次数不宜过多,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新概括生长。
栽植后为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可在窝内盖草或碎石。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人畜践踏等危害。
(二)土壤管理 (1)深翻熟化土壤:深翻土壤,扩大树窝,才能达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菽是一咱浅根性树种,侧根发达,根系旺盛生长,大需要有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条件。
具体作法是:花椒树冠下面浅挖,树冠外面深翻,以免伤根。行间一般深挖33?66厘米。
在深翻坑土时,结合施以有机肥料作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若是粘重土,深翻时应掺沙,以改良土壤结构。
新栽植的幼树,都要进行轮换扩窝,以利花椒幼树根系生长发育。在荒坡荒山上建立的花椒园,由于土层浅薄,土壤结构差,扩窝工作尤为重要。
深翻以后,土壤中的空气、水分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肥料的分解和转化,这就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同时深翻坑土,增施有机肥料,能促进土壤熟化,改头号土壤结构,有利于花椒根系的生长发育。?(2)椒园间作:椒园间作,既能合理利用土地,增加花椒的生长发育。
应选择生长期短、植株矮小,有一定经济收入的作物间作。武都洛塘区椒农的经验,椒园间作以种植豆类作物为宜。
豆类作物有根瘤菌,可固定氮素,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花椒生长。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不宜种植。
小麦浇水次数多,使花椒易染根腐病,玉米的高秆,影响花椒的光照,不利花椒生长。 如有些椒园间作两季小麦后,就出现椒树死亡现象。
(3)培土(换土):目前绝大部分花椒树栽培于山坡地及地埂上,水土易于流失,所以必需注意在花椒根系周围进行培土,特别是在瘠薄的山坡地上栽植花椒,培土尤为重要。高寒山区培土,可以增加土温减少霜冻。
在冬春干旱的地方,培土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一般在晚秋时节进行。
坡度较大,土层较薄的椒园,可以年年培土。 (4)中耕锄草:雨后椒园进行中耕除草,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并铲除了与花椒争夺水肥的杂草,以利花椒生长发育。 (三)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长结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磷、钾、钙、铁、镁、硫以及硼、锌、锰等多种营养物质。
尤其需要量较多的是氮、磷、钾。花椒在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中,要经历根系生长、抽梢、开花、果实膨大、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盛果期,营养消耗量更大,每年要从土训中吸收大量养分,致使土壤中营养缺乏。
因此,只有及时施肥补充土训中的养分,才不会造成养分的供需矛盾。 1、施肥方法 酸性土壤宜多施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宜多施酸性肥料。
砂土保肥。
6.花椒是什么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
花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 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一般在立秋前后成熟。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云南等省,以四川产的质量好,以河北、山西产量为高。
无论红烧、卤味、小菜、四川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 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 分为大椒和步椒两种,为良好的调味佐料,也可榨油,出 油率在25%以上。
花椒油有浓厚的香味,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生产花椒味麻且辣,炒 熟后香味才溢出。
在烹调上既能单独使用,如花椒面;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 用途极广,效果甚好,如五香面、花椒盐、葱椒盐等。 花椒果实不仅可以作为调味剂,还是一种药用价值很好的一味中药。
花椒在中医中味道略带辛辣,但是是一种温和性的中药材。中医认为花椒性温,有 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同时, 春季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是流行病的多发季节,而花椒中的挥发油可提高体内巨噬 细胞的吞噬活性,进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花椒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花椒不仅能刺激味蕾增加进食,还可以温暖身体,祛除寒气和湿气,还可以保护我 们的胃和脾。
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脾胃虚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湿邪的困扰,导致消化 不良,而花椒具有温中除湿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食欲缺乏的朋友更应吃点花椒。 而在烹调绿豆芽、白萝卜、冬瓜、莴苣、菠菜等凉性或寒性的蔬菜或肉类时,最好都要 加点温性的花椒,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敷来抵抗蚊虫叮咬和皮肤类疾病。
花椒还可以疏通我们的肠胃,促进宿便宿尿的排除,可以消除多余的水停留在腹部 造成的水肿。另外花椒还可以对女性生理期的疼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花椒还可以治疗儿童或者大人肠胃中的小虫,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尤其是 在冬季多食用一些花椒可以祛除冬季天气寒冷带来的寒气,对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心脏 病等都有一定作用。
烹饪用法 1。 炸花椒油,用花生油把花椒炸至略黄时拣出,即为花椒油,可用于凉拌。
2。 做麻椒汁,将花椒洗净,连同适量葱白、葱叶剁碎末,再用少许香油、酱油和花 椒放在一块拌和,即成麻椒汁,浇在熟肉上,鲜香咸麻十分可口。
3。 花椒水,将花椒用纱布包好,加水煮沸,即为花椒水,可用于调肉馅、拌肉丝 和烹饪时调味。
4。 沧锅炒菜时,将几粒花椒放入油锅中,炸至黑中带黄时,下菜翻炒,味道也不错。
5。 云南地区喜欢做花椒酱,在吃饭时做蘸水用。
生活妙用 1。 粮食防虫:存放的粮食被蛀了,用布包上几十粒花椒放入,虫就会自己跑走或 死去。
2。 油脂防“哈味”:在油脂中放入适量的花椒末,就可防止油脂变哈味。
3。 菜橱防蚁:在菜橱内放置数十粒鲜花椒,蚂蚁就不敢进去。
4。 食品防蝇: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就不会爬。
5。 沸油防溢:油炸食物时,如果油热到沸点,会从锅里溢出,但如放入几粒花椒 后,沸油就会立即消落。
6。 防牙痛:如果是冷热食物引起的牙痛,用一粒花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会慢 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