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教学与城市教学的异同
最大的是外在信息量、教学物质条件、学习的干扰程度的不同。
外在信息量是指教学以外的大环境的信息量,即在信息上与国家甚至是全球同步的条件。城市里由于信息交换快信息量足所以教学更容易开展。教学需要社会大环境的信息作为后盾开展。比如农村学生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克隆,所以省统一试题的中考出了相关题目就无法作答了。这就是信息量的不同或者说是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这个信息量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知识。农村明显比城市少很多。这些课外知识可以极大的促进大脑思维,为课业学习提供基础。这是社会对教学的正面作用。
教学物质条件就不用说了,好的物质条件可以获得更高效的教学,城市相对农村更容易做到这些。农村的孩子英语听力和发音不好大多是因为老师的听力和发音不好,而这就和学习设备有直接关联了。另外坐私家车回家当然比走山路回家要更利于学习。
学习的干扰程度是指社会对教学的副面作用。农村好很多,玩的内容少了自然就不容易分心也就容易好好学习。还有就是农村的学生更加单纯,学习本身就需要单纯的环境和心态。
在智力上城市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好所以在学前应该是稍好一点点(接受能力),但是性格和环境几乎决定一切。另外学生所在的阶层和社会分工的不同、早期教育投入的不同、饮食条件的不同,这都造成农村的孩子虽然先天和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比城市的明显能吃苦且体力好一些,这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
总体来说,由于文科、理工科学习对社会依赖程度的不同,农村的孩子理工科成绩好于城市(大学以前的理工科主要研究自然规律和法则),而文科则城市明显好于农村(文科更加接近社会和人文)。我想我基本说清楚了吧。
2.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区别
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区别,决不仅仅仅是工资待遇上的差别。
首先,城市教师处于信息交流密集地区,个人素质提高较快,教学质量比农村教师要高。其次,城市教师人脉较广,提升机会多,不少行政部门负责官员出自教师队伍,易职前景光明。
第三,城市学校竞争激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差别较大,促使学生和家长追捧重点学校,客观上剌激校外培训班产生,并且由于城市学校教师普遍掌握大量学生资源,成为兼职收入主要来源。而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较差,学生和家长缺乏补课动力,由此造成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加大。
3.在农村当教师和在城市当教师有什么区别
1、农村学校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出现分布不合理、减员严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素质偏低、待遇偏低等现象。为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逐步解决了一些农村教师的难题。
2、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区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3、一般而言,城市教师的待遇、收入水平,要高于农村学校的教师。
4、经过新的一轮教师工资改革,农村教师的工资将逐步超过城市教师的工资。
长期以来,教师工资城乡差距大是困扰农村教师的最大问题。新的时期,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民办教师的取消,受过高等教育的准教师愿意回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越来越少。造成了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直接影响了教育水平,间接地形成了教育不公的局面。为此,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成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迫切需要和有力措施。经过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农村教师待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