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贮藏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中药贮藏加工技术有哪些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药材的产量及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药材的价格,但中药材的贮藏及简单加工也非常重要。

四川省中药材研究所专家舒光明告诉我们,目前,我省各品种的药材种植都还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数药材产地还是单家独户的种植,自行销售,农户们一直是根据经验对中药材进行贮藏和加工,容易造成药材质量的变化,影响药材质量及价格。 种子咋贮藏 贮藏中药材种子,除常规方法外,药农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贮藏技巧,以确保其发芽率,为下季药材种植做好准备。

一是贮藏中药材种子一定要与其他树木、蔬菜、粮食和草种分开存放,避免混杂。在贮藏前,要彻底清除其杂草和泥土等杂质。

贮藏房间要进行常规消毒,严防药种受到污染。 二是要控制好水分。

含油类多的药材种子水分要控制在8%-9%,一般种子水分应控制在12%-13%,因为水分过高种子容易霉变。 三是贮藏中药材种子的环境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0度左右,温度过高,种子呼吸旺盛,将消耗自身贮藏的营养,降低发芽率。

四是用砖木垫高,在离地50厘米以上的地方贮藏中药种子,不可直接把中药种子放在地面上,以免受潮而影响发芽率。贮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

五是千万不要用塑料袋密封中药材种子。因为塑料不透气,种子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失去发芽率。

六是不要把中药材种子与农药、化肥一齐存放,不可受到烟气熏蒸。 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贮藏方法,一般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生石灰贮藏法、木炭贮藏法、暖水瓶贮藏法、冷藏贮藏法。

生石灰贮藏法选用干燥、封闭的陶瓷容器,放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将中药材种子用薄牛皮纸包好、扎紧,分层环排于容器内四周,再把适量的生石灰装入纱布袋,放入种子中间,不要和种子直接接触,装满后密封坛口。

石灰袋最好每隔一两个月换一次。 木炭贮藏法取木炭适量装入小布袋内,放入经过消毒的玻璃瓶底部,然后把已装好的中药材种子分层排列在布袋上,装满后密封瓶口。

装木炭的布袋每月应更换一次。此方法适合贮藏颗粒较小,不易保存的种子。

暖水瓶贮藏法将中药材种子装进新的暖水瓶中,然后用白蜡封口并缠上胶布。此法适用于家庭贮藏中药材种子。

冷藏贮藏法将含水量在9%以下的中药材种子装进容器内,容器口用胶布密封好,外面再裹上塑料薄膜,放于冰箱内。控制温度在5℃左右,长期冷藏,效果良好。

此法适用于珍贵中药材种子的贮藏。 成材怎样贮藏 药材最好是在干燥凉爽、空气流通的地方贮藏,贮藏期间室温一般在15-18度、相对湿度在20%-50%。

但是,不同种类、不同性状的药材应采取不同的贮藏方法。 根茎类药材此类药材干燥后需放置在通风、阴凉、低温、干燥的地方贮藏,不宜堆积过高,最好用容器盛装。

夏季要注意翻晒以预防虫蛀。 根类药材此类药材一般存放在冷凉低温的地方。

雨季到来之前可用硫磺熏蒸1次,经晾晒后再装入容器内以保持干燥。 皮类、叶类药材此类药材干燥加工后应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在通风阴凉处。

对于比较贵重的药材品种如桂皮等,应该装入内衬铝皮的木箱并在箱内放入硅胶干燥剂,然后密闭贮藏。 花类药材此类药材贮存以能够保持色鲜味正为原则,一般宜用木箱包装。

如金银花每箱包装25公斤,密封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绝。夏季放进冷藏贮藏仓库效果更好。

果实、种子类药材此类药材如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杏仁、芡实、巴豆、木鳖子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份。若遇高温则其油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变质、酸败和走味。

为此,此类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放在陶瓷缸、玻璃缸、瓶内或金属桶等容器内贮藏于凉、干燥、避光处。有的则宜先用文火加热炒或用沸水烫氽等消毒灭菌后再装入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含挥发油类药材此类药材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月季花、木香、牛膝等都含挥发油,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的影响,将造成变色、走油、变味。

为此,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并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含淀粉类药材此类药材如明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淮山)、葛根、泽泻、贝母等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为此,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干燥锯木屑、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变质、霉烂。 含糖类药材此类药材如白艿、知母、枸杞子、玉竹、黄炳、何首乌、天冬、地黄、党参、玄参等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因此,这类药材首先应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的塑膜袋内包好扎紧,放在干燥的陶瓷缸、坛内,再放些生石灰或明矾、新鲜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覆盖防潮,然后密封贮藏。 药材的干燥方法 秋季采收加工后的中药材,必须及时干燥至安全水分限度,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目前,中药材的常用干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日晒法这是大多数药材常用。

2.中药材贮藏加工技术有哪些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药材的产量及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药材的价格,但中药材的贮藏及简单加工也非常重要。

四川省中药材研究所专家舒光明告诉我们,目前,我省各品种的药材种植都还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数药材产地还是单家独户的种植,自行销售,农户们一直是根据经验对中药材进行贮藏和加工,容易造成药材质量的变化,影响药材质量及价格。 种子咋贮藏 贮藏中药材种子,除常规方法外,药农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贮藏技巧,以确保其发芽率,为下季药材种植做好准备。

一是贮藏中药材种子一定要与其他树木、蔬菜、粮食和草种分开存放,避免混杂。 在贮藏前,要彻底清除其杂草和泥土等杂质。

贮藏房间要进行常规消毒,严防药种受到污染。 二是要控制好水分。

含油类多的药材种子水分要控制在8%-9%,一般种子水分应控制在12%-13%,因为水分过高种子容易霉变。 三是贮藏中药材种子的环境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0度左右,温度过高,种子呼吸旺盛,将消耗自身贮藏的营养,降低发芽率。

四是用砖木垫高,在离地50厘米以上的地方贮藏中药种子,不可直接把中药种子放在地面上,以免受潮而影响发芽率。贮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

五是千万不要用塑料袋密封中药材种子。因为塑料不透气,种子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失去发芽率。

六是不要把中药材种子与农药、化肥一齐存放,不可受到烟气熏蒸。 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贮藏方法,一般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生石灰贮藏法、木炭贮藏法、暖水瓶贮藏法、冷藏贮藏法。

生石灰贮藏法选用干燥、封闭的陶瓷容器,放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 将中药材种子用薄牛皮纸包好、扎紧,分层环排于容器内四周,再把适量的生石灰装入纱布袋,放入种子中间,不要和种子直接接触,装满后密封坛口。

石灰袋最好每隔一两个月换一次。 木炭贮藏法取木炭适量装入小布袋内,放入经过消毒的玻璃瓶底部,然后把已装好的中药材种子分层排列在布袋上,装满后密封瓶口。

装木炭的布袋每月应更换一次。此方法适合贮藏颗粒较小,不易保存的种子。

暖水瓶贮藏法将中药材种子装进新的暖水瓶中,然后用白蜡封口并缠上胶布。此法适用于家庭贮藏中药材种子。

冷藏贮藏法将含水量在9%以下的中药材种子装进容器内,容器口用胶布密封好,外面再裹上塑料薄膜,放于冰箱内。 控制温度在5℃左右,长期冷藏,效果良好。

此法适用于珍贵中药材种子的贮藏。 成材怎样贮藏 药材最好是在干燥凉爽、空气流通的地方贮藏,贮藏期间室温一般在15-18度、相对湿度在20%-50%。

但是,不同种类、不同性状的药材应采取不同的贮藏方法。 根茎类药材此类药材干燥后需放置在通风、阴凉、低温、干燥的地方贮藏,不宜堆积过高,最好用容器盛装。

夏季要注意翻晒以预防虫蛀。 根类药材此类药材一般存放在冷凉低温的地方。

雨季到来之前可用硫磺熏蒸1次,经晾晒后再装入容器内以保持干燥。 皮类、叶类药材此类药材干燥加工后应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在通风阴凉处。

对于比较贵重的药材品种如桂皮等,应该装入内衬铝皮的木箱并在箱内放入硅胶干燥剂,然后密闭贮藏。 花类药材此类药材贮存以能够保持色鲜味正为原则,一般宜用木箱包装。

如金银花每箱包装25公斤,密封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绝。夏季放进冷藏贮藏仓库效果更好。

果实、种子类药材此类药材如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杏仁、芡实、巴豆、木鳖子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份。若遇高温则其油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变质、酸败和走味。

为此,此类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放在陶瓷缸、玻璃缸、瓶内或金属桶等容器内贮藏于凉、干燥、避光处。有的则宜先用文火加热炒或用沸水烫氽等消毒灭菌后再装入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含挥发油类药材此类药材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月季花、木香、牛膝等都含挥发油,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的影响,将造成变色、走油、变味。

为此,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并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含淀粉类药材此类药材如明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淮山)、葛根、泽泻、贝母等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 为此,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干燥锯木屑、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变质、霉烂。 含糖类药材此类药材如白艿、知母、枸杞子、玉竹、黄炳、何首乌、天冬、地黄、党参、玄参等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因此,这类药材首先应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的塑膜袋内包好扎紧,放在干燥的陶瓷缸、坛内,再放些生石灰或明矾、新鲜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覆盖防潮,然后密封贮藏。 药材的干燥方法 秋季采收加工后的中药材,必须及时干燥至安全水分限度,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目前,中药材的常用干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日晒法这是大多数药。

3.如何贮藏中药

充分干燥,防止虫卵繁殖 中药材切成片、段、节、丝后,增大了表面积,极易受潮。

其中未除尽的虫卵会化为 幼虫。荆芥、薄荷、川芎、木香、羌活等芳香性药物不宜暴晒或高温千燥,宜于30〜35°C 干燥后入库。

花类含芳香油及花蜜成分,极易被虫蛀,应在梅雨季节之前分包压紧,烤至 八成干,趁花热软时贮于石灰缸内,忌晒,以免散瓣退色。 控制温湿度,防止发霉变质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霉菌孢子,若散落在药物表面,遇适当温湿度就会萌发成菌丝,产 生蛋白酶,侵入药材组织内部导致药材霉烂变质。

故饮片的贮藏应低温、通风、干燥,控 制含水量在8%〜10%,库房相对湿度在65%以下,温度在25°C以下为宜。 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 中药材的天然色泽是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

含有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的药 物,由于贮藏过久或经常翻晒,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适宜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 药材的色泽发生变化。含有蛋白质的药物,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后也能引起中药变色。

容 易变色的药材如花类、全草、叶类等应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如苏合香、藏红花等必须保 持湿润状。

加酒、醋炮制的饮片,如大黄、黄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闭容器内,以防酒、醋 味挥散。盐制品易受潮或高温后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

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 某些中药饮片由于受潮或在高温下表面溢出油状物,俗称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挥发油的当归、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质的麦冬、天冬、太子参、枸杞子等。

干燥时不宜用高温烘烤或暴晒,宜贮于阴凉干燥处。种子、果实类含淀粉、脂肪油较多的薏苡仁、麦芽、莱菔子、苏子等,炮制后可待,_ 蒸气散尽趁热装入容器内贮存。

含油较多的药物宜凉透干燥后,置容器内密封,放阴凉干燥处。为保持饮片 的油润性,不宜在石灰缸中存放。

4.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概念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分、性质和保管养护的关系

(三)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长期与空气接触,如大黄、丹皮、黄精等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氧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苏叶变色,气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结果。某些中药材、中药饮片接触氧越多,发生的氧化作用越大,变异的也越快,一般说风能吹败中药材的颜色,并能把某些药材吹化,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

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

1、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中药饮片内部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的外形、疗效以致不能药用。

2、霉变: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表面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发霉现象。发霉的药物轻则颜色变化,气味走失,严重的变质败坏,以致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一旦服用了发霉的药品,就可能由于霉菌毒素而引起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癌症(如黄曲霉)

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现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以预防为主,进年还研究防止其养护过程中的污染,以符合二十一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中药饮片的要求,现将常用中药养护技术予以介绍。

(1)干燥: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止虫霉、久贮不变的结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晾、烘等微波干燥法或远红外加热干燥法。

(2)冷藏法

系用低温(0–10℃)储存中药材,适用于贵细药材。

(3)埋藏法

A、石灰埋藏法:适用于肉性和部分昆虫类中药材,如刺猬皮、蜣螂虫等,方法是用适宜的缸式木箱,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注明名称,然后置入所用石灰以恰好埋没所贮中药材、中药饮片为度,如数量较少,可将几种中药同贮之。

B、沙子埋藏法:适用于少数完整中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兰根、白芷等,目的是为了隔绝外界湿气的侵入,防止生虫发霉。

(4)化学药剂养护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就是利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药物来抑制霉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化学试剂通常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目前较常用的有硫磺、磷化铝、氯化苦。

1)硫磺熏蒸法:

A、硫磺燃烧后发生蓝色火焰,并发生三氧化硫毒气,能毒死各种中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B、使用方法:通常用小室(熏房)密闭或熏蒸形式,每立方米100–150克,硫磺燃烧后,密闭3–4天,然后通风排毒。

C、注意事项:此法易使中药褪色,熏蒸后的中药会使味道变酸,带硫磺气,并发脆和破碎。因此对易变色、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不宜使用。

2)磷化铝熏蒸法

磷化铝对中药害虫有强烈的杀虫效能,还有抑制和杀灭药材中微生物以及抑制药材呼吸的作用,是当前主要的化学防治药物。

密封,药片不要直接接触药材,每立方米用药5–7克,如用密封库熏蒸,空间部位每立方米2–3克;当温度2–15℃时,需5天;16–20℃,需4天;20℃以上,需3天;排气通风不少于3天,残渣运往空旷处,深埋。

5.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论文怎么写

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处方,临床疗效和安全。

只有保证中药材及饮片的调剂质量,才能更有效地运用药学专业知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中药调剂室的在岗人员应具备医药院校毕业或药师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受过1 a以上专业培训,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职业道德和与其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

处方调配的药品名称必须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正名,不符合者应给予撤换。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饮片的容器应排放合理。

应有与其符合的品名标签。 药品易位,标签随即更换,药斗等储存饮片的容器内不得有中药霉变,结串,虫蛀等现象。

调剂用的计量器由计量管理单位定期校验,不合格不能使用,不得以手代称,估量抓药,饮片调配每剂剂量应在正负5%以内。每剂调配后,应经复核人员复核,合格无误发给病人。

复核率要求100%。 饮片调配过程中做到工作场地,操作台面清洁卫生。

凡矿石、贝壳类药品需打(捣)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单包,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对芳香易挥发品种,不易提前切片捣碎,要临时加工。

当调配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处方时,应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毒性药品以及特殊炮制的药品等必须向病人交待清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调配。

中药材及饮片如锻制品、制炭、加辅料制作的特殊加工品(如水飞、制霜、发酵等),多数动物药或矿物药按处方药管理。对一些作用强烈,安全性差及制作工艺复杂的药按处方药管理。

麻醉中药饮片,如:罂粟壳等;毒性中药饮片,如马钱子、川乌等,要专柜、专帐,双人双锁贮存。部分矿物药含有重金属,如朱砂等等。

毒性药材尽管炮制后毒性减轻仍按特殊中药饮片管理。 定期检查存放时间过长而使活性成分破坏或消失的中药饮片,如绵马贯众,其含绵马酸不稳定易水解;益母草中的水苏碱不稳定;白芷、薄荷、木香、当归、独活等挥发油易挥发;板兰根、党参反糖、柏子仁、苦杏仁、易走油等等。

不能作为药用或者超过效期,甚至变质的中药须报经医院领导批准后,予以报损。 中药调剂室要加强各项制度的管理,如药品质量检查登记,差错事故登记,效期登记,服务质量登记等等。

使中药的管理步入规范化。 5加强中药库的保管与养护 合理的储藏保管药材也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中药饮片按性质要求做到分类定位,整齐存放,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通过控制调节药材的储存条件,对药材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达到有效防止药材质量变质、确保储存药材质量的目的。若由于管理不善或已变异失效不能使用的中药,必须追查责任。

对麻醉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实行专人、专柜、专帐、双锁保管。建有近期药品催销表,不合格药品报损表。

中药质量养护记录,温湿度记录,销后退回记录,等中药养护档案。 搞好医院的中药质量管理,是确保中医疗效的重要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树立中药饮片第一的观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才能赢得患者,赢得效益。

6.中药学专业的知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7.中药要怎么储藏

(一)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凤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人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撞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 (二)药材的防虫: 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考,试大收集整理蒸法杀虫。

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 1。

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2。

冷藏法:温度在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 3。

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士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

(三)药材的其它变质情况 1。变色:酶引起的变色,如药材中所合成分的结构中有酚羟基,则在酶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台,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鞣质类等药材,因此容易变色。

非酶引起的变色原因比较复杂,或因药材中所含糖及糖酸分解产生糠醛及其类似化合物,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或因药材中含有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元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质,使药材变色。此外,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杀虫剂等多与变色的快慢有关。

因此,防止药材的变色,常需干燥避光冷藏。2。

泛油: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当归。

肉桂(含挥发油)、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枸杞等(含糖质)。药材“泛油”,除油质成分损失外,常与药材的变质现象相联系,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是冷藏和避光保存。

此外,如中草药由于化学成分自然分解,挥发、升华而不能久贮的,应注意贮存期很。其它如松香久贮,在石油醚中溶解度降低,明矾、芒硝久贮易风化失水,洋地黄、麦角久贮有效成份易分解等。

8.中草药采收后都是如何贮藏的

药品包装应选用安全无毒的包装材料(袋、盒、箱、罐 等)。

要杜绝纤维、塑料碎屑等异物杂物混入药品中。包装材料 中应附有包装记录,写清药材名称、批号、规格、重量、产地、工号和日期等;并附有药品质量化验卡,卡上注明药品的含水 量、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检测合格等内容。

贮运环节都需要保持清洁环境,不得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 油类物质,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确保药品的安全,让高质量高 标准的药材运出产地。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促进中药稳步地走向世界,是历史赋 予我们的使命。

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础和先决 条件。 中药标准化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 化。

其中,药材标准化是第一位的,没有它就不可能有饮片及中 成药标准化,而中药材标准化则有赖于药材生产的规范化。 药用 植物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种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栽培技 术以及不同的采收、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药材生产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 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的质量问题和中 药标准化和现代化问题。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