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学基础重点知识
1、基础护理学重点:无菌技术操作、各种注射方法、各种药物过敏抢救方法、导尿术、灌肠术、鼻鉰法、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压疮等的预防与护理。
2、基础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
3、护理的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拓展,狭义的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所从事的以照料病人为主的医疗、护理技术工作,如对老幼病残者的照顾,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满足人类生、老、病、死的护理需求等。广义的护理,是指一项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专业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力的基础上,改善、维持或恢复人们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2.护理基础知识要点
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护理–医巫不分2、中世纪的护理–医院产生由修女担任,3、文艺复兴时期–成为独立的高尚职业,4、宗教改革–黑暗时期 ;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医院的物理环境;空间、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其中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一米床与床之间应有围帘必要时进行遮挡。
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新生儿老年人病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2~24。病室的湿度以50%~60%为宜。
开窗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白天医院理想的噪音强度应维持在35~45分贝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手术室应选用绿色或蓝色装饰使病人产生安静信任的感觉! 医院的人际关系主要有: 护患关系、病友关系、病人与其他人员的关系。 病人床单位是指住院其间医疗机构体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和设备它是病人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铺床法有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床的整理、在操作中移开床旁桌约20厘米、床旁椅15厘米. 护理入院病人入院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置、护送病人入病区。 一般病人入院后护理:准备床单位、迎接新病人、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需要时测量身高并记录、通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体检或治疗,填写入院病例和有关护理表格(用蓝钢笔逐页填写住院病例眉栏及各种表格,用红钢笔在体温单之间相应入院日和时间栏内竖写入院时间记录首次基本生命体症及身高体重填写入院登记卡诊断卡床头卡)、做好介绍与指导、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入院护理评估。
急诊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准备床单位、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配合抢救、暂留陪送人员 分级护理;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护理级别分为四级,即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特别护理的护理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
(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以及严重的内科疾患等。)护理的内容;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绝对休息。(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护理内容;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易多活动者、幼儿等)护理内容;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和心里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选择手术前的准备阶段等)护理内容:每日巡视病人两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与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舒适;是指个体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个体身心不健全或者有缺陷,生理、心里需求不能全部满足的一种自我感觉,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预防为主,促进病人舒适;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不舒适;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
卧位;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至少每两小时变换体位。
常用的卧位;仰卧位(去枕仰卧位~麻醉病人;中凹卧位~休克病人;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导尿的病人;)、侧卧位(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肌肉注射、预防压疮)、半坐卧位(面部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后有炎症的病人、病人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端坐位(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头低足高位、(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术、妊娠期胎膜早破、跟骨和胫骨结节牵引时)、头高足低位(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病人)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前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截石位(会阴肛门部的检查、产妇分娩) 疼痛的概念;是指伴随现有或潜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疼痛的特征1.疼痛是个体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2.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3.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疼痛的护理评估;评估内容;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时间、疼痛的 性质、疼痛大的程度、疼痛的表达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四级,分别是;0级,无痛;。
3.护理学导论考试要点
一 1 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 : 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 “ 医院札记 ” 及 “ 护理札记 ” ;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其他 方面 2 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 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护理向专业化发展,对护 理理论的研究及探讨、对护理科研的重视及投入各种护理专业团体的形成; 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 相继应用 南丁格尔的护理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分科 3 、护理的概念的历史演变 : 以疾病为中心阶段:特点:护理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把护理操作技能作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
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 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以病人为中心阶段:特点: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护理不在是单纯被动的执行医嘱和各 项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社会等全方位的连续的系统的整体护理;以人的健康 为中心阶段:特点: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
护理的任务已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 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护理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会和家庭,到所有有人的地方。
二 1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 、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社会 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 、生存质量 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 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知和满意程度 。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是 “ 三早 ” 预防。 3 、病人角色: 当一个人患病时,不管是否从医生那里得到证实,这个人就获得了病人的角色,其原有的角色便 部分或全部被病人角色所代替,以病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
特点: ( 1 )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义务( 2 )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权利接受帮助 ( 3 )病人有恢复健康的义务( 4 )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3 、护士在帮助病人角色适应的作用:常规指导、随时指导、情感指导。
4 、患病后的行为反应: 不采取求医行动或延迟求医、采取求医行为以寻求亲友或医务人员的帮助、踌躇徘徊、采取对抗行为 三 1 、需要 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 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基本需要: 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基础需要层次对护理实践的意义: 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感、预测病人即将出现 或未表达出的需要、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 2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提出的层次基本需要的关系: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各种需要得到满 足的时间不同;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各层次需要重叠出现;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 序并非固定不变;越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差异越大;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
四 1 、成长 是指人生理方面的改变, 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表现为机体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 即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2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一 ) 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 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生长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二 ) 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或由头至尾、由近至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或规律;三 ) 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心理社会的发展 同样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四 ) 不平衡性:在人的体格生长方面,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快慢不同,各有先后的。 心理社会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性。
五 ) 个体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因受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 体差异。体格生长、心理社会方面的发展随年龄越大个体差异性越大。
六 ) 敏感时期性(关键期) :指人在成长 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刺激最敏感,且被认为是发展某些技能和能力的最佳时期。 2 3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各期: 婴儿期: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 ( 父母 ) 建立起信任感;幼儿期: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任务是适时的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学龄前期: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勤 奋对自卑、青春期: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青年期:亲密对孤独、中年期:繁殖或有成就对停滞、老年期:完 善对失望,发展任务是养育下一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对社会负有责任。
五 1 、压力 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
4.学护理学要掌握哪些知识
(一)医院护理
1、基础护理 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专科护理 结合临床各专科的特点,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如强化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及烧伤、显微外科、脏器移植、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等。
3、护理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休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等。
(二)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包括防病、保健咨询;护理科普宣教和预防接种;心理卫生指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指导;职业病防治和家庭访视护理等。
(三)护理教育
研究护理人才培养的规律、方法及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教育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学发展地需要。
(四)护理科研
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结合成果,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护理工具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修业年限:五年或四年
授予学位:医学或理学学士
5.护理专业考那些重点知识
可以多看下护理的基础操作,第一有生命体征的测量,也就是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其次就是一些基础护理了,像口腔护理,导尿,灌肠之类的。还有就是治疗,比如雾化,给氧,吸痰,打针,穿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在医院实习觉得护士的主要工作就是执行医嘱完成各种操作和护理程序,没想象中的复杂,但是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这个职业,祝你成功全部知识点可以参考这个网页/c?m=&p=&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