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播电视技术知识都有哪些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学术传统及专业氛围,在国内的电视新闻教学方面极具权威性。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从事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策划编排、节目主持等工作的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新闻学(新闻概论、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之外,充分结合广播电视的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性突出并有特色的电视新闻学教育,接触、分析了大量的优秀的新闻作品,并且在各大电视机构和校园有线电视台进行新闻实践的锻炼,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对新闻报道采访的良好感觉。
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多方面电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所授课程涵盖电视学知识的各个学科,并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和媒介特征,加强学生对网络、DV等媒体新势力的感知能力,加大学生的专业观摩和实际操作的课程比例。多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很具发展前景。
2.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1)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播音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 称为播音指导一级岗位、播音指导二级岗位、播音指导三级岗位、播音指导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 技术岗位名称为主任播音员一级岗位、主任播音员二级岗位、主任播音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 岗位名称为一级播音员一级岗位、一级播音员二级岗位、一级播音 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名称为二级播音员一级岗位、二级播音员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 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三级播音员岗 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 广播电台电视台中编辑、记者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名称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一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 二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三级岗位、髙级编辑(高级记 者)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 术岗位名称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一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 记者)二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 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记者)一 级岗位、编辑(记者)二级岗位、编辑(记者)三级岗位,分别 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 (助理记者)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记者)二级岗位,分别对 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3)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名称和对应等 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 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广播电视学专业知识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是以视音频技术为核心,并与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视听艺术等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专业,重点培养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和相关部门从事设备维护、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原理,电视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数字电视技术、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技术、数字视频制播技术、数字电视电影摄录编技术、数字视频系统设计、音频播控技术、网络媒体通信技术、网络媒体系统设计、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数字动画制作技术。 专业课程 微积分、概率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量、广播电视技术概论、大学英语、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电视原理、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传媒理论、计算机理论、c语言及设计、网络工程、摄像摄影、视频非线性编辑、音频技术、音响工程、灯光工程、思修。
4.有没有人知道广电局技术人员专业考试要考哪些内容
(一)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身体健康。
4、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77年6月26日以后出生)。
5、聘用岗位需要的其它条件。
(二)报考对象
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往届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含五大生,就业与否不限)。
三、考试科目及分值
考试进行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分为专业知识笔试和专业技能面试)。
公共基础知识占总分的30%,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省情省策、公民道德建设、公文写作、事业单位相关知识和一年来的时事政治。
专业知识考试内容:播音主持岗位考《电视播音与主持》;记者、编辑岗位(合并进行考试)考《新闻写作》、《电视摄影与编辑》;制作岗位考《电视制作技术》。以上教材均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专业基础知识占总分的70%,其中专业知识笔试占30%,专业技能面试占40%。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2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分数相同者,以专业分数高者优先。
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加分政策规定的,在折算后的笔试成绩中加分。
四、报名
6月26 日在市广电局八楼会议室根据招聘岗位对岗申报,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时,本人须带以下证件及材料:1、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2007年应届毕业生需由毕业学校出具证明,写明现实表现、所学专业、毕业时间);2、本人身份证;3、有工作单位的须由其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社会流动人才需由管理其档案、人事关系的人才交流中心出具未就业证明和现实表现材料;4、各报考岗位要求的相关专业证件和作品;5、一寸免冠同底近照两张。报名人员须带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员,按照四川省财政厅、物价局(2003)23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缴纳笔试考务费,每人每科50元。参加面试者须每人另交80元面试考务费。
五、开考比例
应聘同一岗位的须形成竞争,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应不低于3:1(特殊岗位,经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放宽到2:1),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根据应聘者意愿进行调整,调整后仍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由政府人事部门相应调减或取消该岗位的招聘计划。
六、考试
7月 16日在市农业局十楼会议室进行笔试,上午9:00—11:00考公共基础知识,下午3:00—5:30考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提前15分钟入场。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2比例确定面试对象,笔试成绩相同者,以专业基础知识分高者优先;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公布成绩和体检
笔试、面试成绩出来后,在人事局、广播电视局公示栏和“简阳人才”网公布考试成绩。根据申报岗位名额,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体检对象。如分数相同,以专业基础知识分高者优先;如再相同,以专业技能面试成绩分高者优先。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
八、考核和公示
由广电局组织考核,体检和考核合格人员在人事局、广播电视局公示栏和“简阳人才”网站公示7天。
凡体检和考核不合格人员以及公示期间反映出问题,经查实不能聘用的人员,取消其应聘资格,经人事局批准后可依次等额递补。
九、聘用
经公示无问题者,由人事局审批发文。按照人事、编制管理规定办理人事编制有关手续。考聘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书》,档案、人事关系由市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聘用人员依据人事、广电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到单位报到。
批准聘用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逾期未报到的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能按时毕业并没有取得报考职位规定的学历、学位证书的,或发现有不符合报考资格聘用条件的,取消聘用资格,依次等额递补。
十、纪律与监督
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实行公开考试招聘,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维护招考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要严格人事纪律,此次考试请纪委、监察局实行全程监督,对弄虚作假、循私舞弊聘用的人员,一经发现和查实,立即取消聘用资格,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大学广电专业要掌握些什么呢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广播电视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的技术发展的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6.广播电视工程能应聘哪些岗位
该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和相关部门从事设备维护、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数字电视技术、网络视音频技术及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传媒领域中从事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视音频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并可从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