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按摩的知识
冬天用热水泡脚,做足底按摩,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手脚冰凉,寒性胃痛等因为气温低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如果能坚持用热水泡脚,对身体会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部供血等。如果有条件可以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同时也提醒,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可以使气血循环加快,肌肉放松、韧带放松,避免在按摩时受伤。
另外,一定要慎做足底按摩。因为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的器官的不适,但若是按摩手法不当,还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通过对足底的肉眼观察、触摸等,就可以掌握哪些器官有何不适,就会在按摩中有意识地改善这些不适。比如通过观察足底的色泽,触摸皮肤下组织的软硬程度,以及按压时疼痛的程度,就可以判断相应的反射区是否正常。但是没有专门的医学知识,没有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相应的临床经验,就很难通过足底的变化来判断出身体对应器官是否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就不会在按摩时进行有意识的调整。
力度不是越重越好
现在很多人做按摩时有个错误的认识:力度越重越有作用。其实不然,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但完全可以承受,不会感觉心慌、头晕、恶心等,为最佳力度。若过轻,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若过重,则会造成其他伤害,比如韧带、肌肉、筋膜等组织都有可能因为按摩力度过大而受伤。另外,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还可能因为力度过大而导致这些疾病复发。现在很多人在感觉浑身发紧或者酸痛时,愿意让家人帮助按揉,曲医生表示,这样按揉力度不要太大,轻些为宜,可以起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比如按摩脚底,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准确找到正确的反射区,如果力度过大,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筋膜发炎、头晕恶心、心慌、心律失常等。力度较轻,则对反射区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道理同时适用于全身按摩,如果力度不大,即使穴位找不准,也能起到放松、活血等保健的作用。但力度过大,很可能会损伤腰部、颈部的神经,出现手麻、脚麻等不良反应。如果颈部受损,会感觉头晕、恶心、视物不清、肩部不适,甚至会影响脊髓导致瘫痪;如果腰部受损,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甚至瘫痪。曲医生提醒,力度不大的按揉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如果希望通过按摩、刮痧、拔火罐来治疗一些疾病,那就必须要找专业医生。
有些疾病不适合按摩
虽然按摩能治疗包括内、外、妇、儿在内的很多疾病,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是不适合做按摩的。患有急性损伤、局部水肿、局部炎症、开放型损伤如骨折、破损等,以及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不要轻易尝试按摩。
2.推拿按摩的学习方法有那些
各大省级中医学院都有此方面的培训,比如:辽宁中医药大学就有专门的推拿按摩培训机构——价格在500元左右(中级班),结业后颁发省劳动局的证书。其他的中医药大学也应该有。是0起点的,您的条件完全符合。
不过个人建议您可以先从推拿学起——针灸难度较大。现在的人总觉得推拿简单,实际上真正的按摩师又有多少呢?
推拿的关键在手法、感觉,条件可以的话,可以去正规的理疗中心体验几次,有个感性认识。
参考书籍:《推拿学》(中医专业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或中医古籍出版社) 现在已经出了7版了,大的书店有售。
《经络学》《输穴学》出版社同上,虽然不建议您学针灸,但是推拿同样需要相关知识。
《系统解剖学》推拿同样会出现医疗事故,学些解剖无坏处。
3.常见的按摩种类有哪些
随着生活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随着多年的发展,产生了五花八门按摩类器材,按照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可以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分类:
一、从能源消耗上可以分为:能耗和无能耗按摩器。
能耗按摩器:就是我们普通的电子按摩器,需要电源才能运行。
非能耗按摩器:就是不需要电源,需要人主动按摩,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按摩器材,比如我们用的梳子、牛角器、圆木、木制按摩器、雅核康核桃按摩器等。
二、按摩器从按摩形式上也可以分成:主动按摩器和被动按摩。
主动按摩:就是人主动使用按摩器需要付出劳动,主动按摩器具有“在运动中按摩,在按摩中运动的双重保健功能”。
被动按摩器:就是我们不动让按摩器动,是种享受型的按摩方式,一般的电子按摩器都属于被动按摩器; (目前的主流按摩器)。
三、按电子按摩器分为:电磁按摩、震动按摩和红外按摩。
但是有购买电子按摩器一定要注意,购买正规厂家的,一些非法经营的电子按摩器可能对身体造成辐射危害,另外不要长期使用电子按摩器按摩同一身体部位,特别是靠近脑部、心部的,以免长期遭受辐射,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当然那些天然按摩器没有能耗,也不会有辐射,可以长期使用。
四、按摩器从按摩部位分为: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腹部、脑部、腿部、足部、胸部和眼部按摩器。
按摩器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按摩器,笔者建议可以通过按摩部位来选择按摩器,这样针对性会更强,比如很多上班族久坐盯着电脑,容易出现颈椎疼痛的问题,就可以选择一款颈椎按摩器(颈部按摩器)来缓解。
结语:现在大家了解按摩有哪些了吧!养生的方式有很多种,按摩也是其中一种。按摩的手法也有很多种,各个部位的按摩手法都不一样,比如背部按摩法,足底按摩法等。想要健康不仅仅可以通过饮食,还可以通过运动,按摩等。希望大家今天通过了解可以了解按摩,学会按摩。
4.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1.手法方向不同,疗效各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2.此外,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清代《小儿推拿广意》中说:“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就是说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5.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主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