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专业知识

1.专业赛车手需要那些专业知识

考取普通驾驶本两年之后可以参加中汽联的赛手培训班,分为拉力培训和场地培训,拉力培训出来的是E级赛车驾照,场地一般是C级赛车驾照,车手参加5场以上的比赛后,可以申请更高一级的赛照,以此类推,国内B本可以申请国际汽联赛车驾照,就可以参加国际及别的赛事了

作为一名赛车手,除却本身的潜质,后天的努力之外,还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虚心好学的品质。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家人或者你的钱包支持,赛车是烧钱的运动,没有钱的话,基本上在赛车的生涯上,步步维艰除了这些还要出众的身体素质,颈部的肌肉要足够发达,反应速度,及对赛道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2.赛车的基本知识

1、赛车用于参加比赛,要求车身重量轻、发动机马力扭矩输出大,减震性能优良,因此区别于普通民用车来说,在外观上取消了与比赛无关的信号系统和照明系统,只保留点火系统,且发动机转子做到尽可能小,以减小磁电机的惯性力,有利于发动机输出大马力、增强油门反应的灵敏度。

另外,由于赛车的离地间隙大、减震行程长,所以赛车的座高一般都在91厘米以上,新款的赛车座高都在1米左右,这对于身材不是很高的车手来说是个问题; 2、赛车的车架分为主车架和副车架两部分,可拆卸以方便更换后减震总成。赛车的主车架因不同的生产厂家而用料不同,如本田CR250R从97年开始(CR125R从98年开始)主车架采用了高强度合金铝材料,而80CC的车架就与雅马哈YZ系列、铃木的RM系列、川崎的KX系列一样采用高强度钢管来制造,其它品牌如欧洲的KTM、胡斯瓦那等都是采用高强度钢管来制造赛车主车架的,副车架现在基本都采用方型或圆型合金铝型材制造。

不管采取何种材料、何种工艺,目的只有一个–在保证车体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自重;06年开始日本的另外三大厂家都采用了铝合金材料来制造主车架; 3、赛车的前减震采用弹簧+液压阻尼的形式,后减震采用(液压+氮气)阻尼+弹簧的形式,根据车手的体重、赛场地形、障碍难度的不同来对弹簧的弹力、氮气的气压、油压进行调节,厂家提供不同弹力数值的减震弹簧供不同体重的车手选择,优秀的车手对减震的反应相当的灵敏,前减震弹性左右稍有不同就能感觉到; 4、赛车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是很差的,根据地形、障碍的不同有时会对发动机做出近乎摧残的操作,对发动机的要求就是简单、坚固,所以80、125、250排量的赛车虽然是以两冲程居多,但无一例外都采用预混合润滑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必顾虑机油泵是否会工作失灵。赛车以高转速的工作方式在5000转以上开始输出功率,为了减少活塞及环的往复阻力,85年以后的CR125在出厂时活塞上只有一道环,而厂家对活塞、活塞环的保证只有40个小时的工作寿命,超过40个小时则对功率输出曲线不予保证; 5、随着赛车研发技术的不断和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加,四冲程逐渐成为主流,日本四大厂家无一例外都推出了自己的四冲程赛车版本:本田的CRF、雅马哈的YZF、川崎的KXF、铃木的RMZ,其中因为川崎和铃木的发动机合并的缘故,KXF和RMZ其实使用的是同一款发动机。

CRF采用的是顶置单凸轮轴、两进两排四气门配气机构,YZF采用的是顶置双凸轮轴、三进、两排五气门配气机构,KXF/RMZ采用的是顶置双凸轮轴两进两排四气门配气机构。CRF的发动机设计巧妙,既减少了缸头部分所占用的空间又减轻了发动机的整机分量,相对发动机的维护费用也减低了; 6、赛车在设计上考虑到方便拆装经常需要更换的零件,87年以后的赛车发动机在曲轴箱右边盖上设有专门快速拆卸离合器总成的离合器边盖,当需要更换离合器片或总成时无需卸下整个右边盖,只需拧下离合器边盖就可以方便拆卸离合器了,87年以前的车则无此装置; 7、在驾驶方法上,赛车首先是没有电门钥匙的,只有紧急熄火开关,新款的赛车化油器增加了节气门调节螺钉,使发动机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怠速,方便一天中的第一次发动后热车; 8、赛车的后轮安装链轮一侧的轮毂是双轴承设计,安装碟刹盘的一侧是单轴承设计,整个后轮毂内共有三个轴承,这也是和两用车不同的地方; 9、二冲程专业车对于油料要求很严格,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一般选用97号汽油和全合成机油,有现成的比例油壶最好,没有的话一定要很精确的配置混合油,以免因为配比不准确造成活塞、气缸损坏,建议使用量筒和注射器按照40-50:1的比例配置; 10、四冲程专业车压缩比高,为了发挥发动机性能建议使用100号汽油,如果没有100号汽油可以通过在燃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来增加燃油的莘烷值。

最后,告诉大家一点个人心得:玩车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靴子、护甲、护膝、护腰、护背、手套、头盔、风镜等各种护具必不可少,在护具不齐全的情况下不要因为一时热血沸腾而导致遗憾的事情发生。新手上专业最好从80或老款125开始练,一方面新款车马力相当大,不习惯可能会出事故,驾驶不当容易损坏发动机,维修费用大;另一方面老款车马力输出相对柔和一些,容易操控,在充分掌握了赛车的驾驶方法后,升级新款赛车将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祝大家玩车开心,技术提高。

3.帮我介绍一些关于赛车的知识以及专业名词和解释

我只知道F1,给你介绍一下吧: F1赛车常识 F1就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

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车就称为方程式赛车,而其中等级最高者就属F1,很多人误以为四个轮胎外露的单座位赛车都称为F1,那就误会大了。F1在现今赛车领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奥运』或是『世界杯足球赛』;目前F1共有11支参赛车队,每场比赛最多只有22位车手上场,每年规划有16至19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

每站比赛可吸引超过10亿人次透过电视转播或其它媒体观赏这世界顶级的赛事。 《F1驾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

那是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此能力与机会登上这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F1比赛赛程》 F1比赛赛程分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只举行练习赛,将分别在11至12时和14至15时进行两次自由练习赛。练习赛期间,除了上赛季前四名的车队之外,其他车队还可以派自己的备用赛车上道测试。

而驾驶备用车的车手在前两年参加一级方程式分站赛的数目,不能超过六站。 周六上午有两段为时45分钟的练习赛。

排位赛在周六下午举行,分两个阶段进行,共耗时大约90分钟(而去年的排位赛分别在周五和周六两天进行,每天一个小时)。第一阶段排位赛的发车顺序由上站比赛的成绩决定,第一名首先发车,后面的以此类推。

第二阶段的发车顺序是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出发,单圈计时。第一阶段排位赛成绩最差的首先发车,未能完成第一阶段的赛车,不得参加第二阶段排位赛,只能在正式比赛中最后一位发车。

单圈成绩最快的车手在星期日的正赛中排头位,称为P.P.(Pole Position),又称为「竿位」。 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暖身(Warm Up);星期日下午2:00的决赛(The Grand Prix)。

在一些路面较狭窄、超车困难的跑道,排位顺序对于比赛的结果将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有车手在测时赛的单圈最快成绩,比起同场最快车手所作出单圈成绩的107%还慢,将无法参加决赛,以免速度过慢影响了其它车手比赛的安全。

决赛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后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数,由5个一组的灯号所控制,5个红灯同时熄灭时比赛就开始。赛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罗为特例)或2小时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赛就算结束。

最长与最短的赛程分别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与摩纳哥站的262.626公里。 《维修站》 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Pit Lane)换胎及加油,称为Pit Stop。

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以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透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锦标》 F1的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

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比赛前八位完赛车手及所属车队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积分。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

《F1赛车的惊人表现》 除了车手的考量,想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获胜的最现实条件,还是要有优良的赛车。目前FIA规定F1赛车所用的引擎排气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数不得超过10缸,每缸汽门最多为5汽门。

之前FIA对于汽缸数的限制为12缸,但11支参赛车队清一色使用V10引擎,为了顺应这股潮流,赛会在特别重做了此项新规定。V10引擎的好处在于重量轻及动力输出稳定,当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个重要关键。

一具赛车引擎由大约6000个的零件组成,造价超过13万美金,而且每一场比赛用过之后就必须更换。目前F1赛车引擎马力输出可超过800匹马力,安全转速更高达16000转。

所用的燃料同样是以无铅汽油为基础,在全油门的情况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时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变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统,文件位数。

4.赛车改装及飙车技术等专业知识

改装不太懂,飙车的时候,要想速度提升的快,就必须想办法做到完美换挡。简单的说就是听声音换挡。当你的发动机声音跑平之后再换挡,动作必须要快,离合不能踩太深。在高速的过程中,需要过弯,避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档位,要根据实时的车速调整档位,头脑要清醒,什么车速用什么档位,要果断。过弯刹车点可以稍晚(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说白了就是清醒的头脑,加上灵活的四肢,对线路的认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线过弯肯定比漂移过弯容易掌握,并且更快(除非你是拓海哥哥、格伦霍姆等妖人)。

这个绝对是24K纯手打的

5.汽车的专业知识

汽车销售培训/bbs/read.php?tid=2424 汽车销售的第一本书/bbs/read.php?tid=2425 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各项流程调研报告/bbs/read.php?tid=2426 汽车销售技巧 销售技巧目录:销售人员的五个条件销售的七个步骤认识汽车消费者分析客户需求如何寻找潜在客户接近客户技巧把产品利益转化为客户利益专业销售人员的五个条件 ●正确的态度: ·自信(相信销售能带给别人好处) ·销售时的热忱 ·乐观态度 ·Open-Mindedness ·积极 ·关心您的客户 ·勤奋工作 ·能被人接受(有人缘) ·诚恳 ●产品及市场知识: ·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知识 ·解决客户问题的产品知识及应用 ·市场状况 ·竞争产品 ·销售区域的了解 ●好的销售技巧 ·基础销售技巧 ·提升销售技巧 ●自我驱策 ·客户意愿迅速处理 ·对刁难的客户,保持和蔼态度 ·决不放松任何机会 ·维持及扩大人际关系 ·自动自发 ·不断学习 ●履行职务 ·了解公司方针、销售目标 ·做好销售计划 ·记录销售报表 ·遵循业务管理规定 销售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骤称为销售准备。

第二个步骤是接近客户。好的接近客户的技巧能带给您好的开头。

这个步骤中,掌握:?接待、拜访客户的技巧。?电话拜访客户的技巧。

销售信函拜访的技巧。 第三个步骤是进入销售主题。

掌握好的时机,用能够引起客户注意以及兴趣的开场白进入销售主题,抓住进入销售主题的时机。 第四个步骤是调查以及询问。

调查的技巧能够帮您掌握客户目前的现况,好的询问能够引导您和客户朝正确的方向进行销售的工作。同时,您透过询问能找到更多的资料,支持您说服您的客户。

第五个步骤是产品说明。 在这个步骤中,要掌握的:?产品特性、优点、特殊利益;?将特性转换客户利益技巧;?产品说明的步骤及技巧。

第六个步骤是展示的技巧。充分运用展示技巧的诀窍,能够缩短销售的过程,达成销售的目标。

这个步骤中,需要掌握的:?如何撰写展示词;?展示演练的要点。 第七个步骤是缔结。

与客户签约缔结,是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了,除了最后的缔结外,您也必须专精于销售时每一个销售过程的缔结。每一个销售过程的缔结都是引导向最终的缔结。

这个步骤中,需要掌握的:?缔结的原则;?缔结的时机;?缔结的七个技巧分别是利益汇总法、“T”字法、前题条件法、成本价值法、询问法、“是的”、“是的”、“是的”法以及第七项的哀兵策略法。接近客户技巧前言: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要了解市场,必须知道哪里可能有我们的潜在客户?了解潜在客户,他们的工作、爱好,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消费倾向,以及他们与人沟通的方式。

只有在至少五个客户,拿着你的名片走进展厅找你的时候,你才有资格正式开始汽车的销售生涯。 1、前三分钟当一个客户走进汽车展厅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客户首先希望自己(注意,是自己,不需要销售顾问干预)可以先看一下展厅内的汽车。

把握时机当客户的目光聚焦的不是汽车的时候,他们是在寻找可以提供帮助的销售顾问;动作:他们拉开车门,要开车前盖,或者他们要开后盖等,这些都是信号,是需要销售顾问出动的信号。注意问题:以上这些行为提示我们,在客户刚走进车行的前三分钟还不是接近他们的时候,你可以打招呼、问候,并留下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先随便看看,或者留一个口信,您先看着,有问题我随时过来。

初次沟通的要点——初步降低客户的戒备,逐渐缩短双方的距离,逐渐向汽车话题转换 成熟的销售人员非常清楚,这是客户从陌生开始沟通的时候,一般不先说与车有关的事情。可以谈刚结束的车展,还可以谈任何让客户感觉舒服的,不那么直接的,不是以成交为导向的任何话题。

比如,可以是与客户一起来的孩子,长的真高,多大了,比我侄子可高多了;也可以是客户开的车,或者客户开的车的车牌,您的车牌号码是特选的吧,等等。 所有这些话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初步降低客户的戒备,逐渐缩短双方的距离,逐渐向汽车话题转换。

这前三分钟也是递交名片的好时候,也是你记住与客户同来的所有人名字的好时候。 2.分析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可能会是多方面 的,交通工具的背后许多实际的需求,身份的需要;可能是运输的需要;也可能就是以车代步;更可能是圆梦; 客户购买动机分析潜在客户的动机从车行的角度来看,应该有五个重要的方面:弄清来意,购买车型,购买角色,购买重点,顾客类型。

弄清来意: 首先,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顺便的过路的?如果他开始仔细地看某一种确定的车型,那么看来有一些购买的诚意了购买角色:到展厅一起来的三四个人,只有一个才是真正有决策权的人,那么其它的人是什么角色?是参谋?行家?是司机,还是秘书,还是朋友?购买重点:购买重点还是影响这个客户作出最终采购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他的购买重点只是价格,那么车的任何领先的技术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作用;如果他的购买重点是地位,那么你谈任何优惠的价格等因素对他也不构成诱惑。

如何寻找潜在客户 利用“有望客户”(PROSPECT)、“寻找有望客户”(。

6.赛车的基本知识

“外─内─外”大概是赛车技巧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章。

所谓的外内外,指的是车子通过弯道的路线,从接近弯道到进入弯道再到出弯的所走的那条线。路线中最靠近弯心的那一点称为APEX点,通常外内外的APEX点刚好会是中间那一点。

除了一些不用煞车减速就能通过的弯道外,APEX点通常也会是动力上的临界点(criticalpoint)。以临界点作为分界,在这之前属于减速入弯的阶段,临界点之后就属于加速出弯的部份。

(事实上我还找不到专有名词形容入弯后开始加速出弯的那个点,这里暂时先以临界点称呼) 采用科学上的计算,连接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应该就是最接近直线的线(当然能直线是最好),因此若拿通过发夹弯的路线来讲,最短的线应该是紧贴转弯最靠内的“内内内”而不是先冲到外面再靠近内线的“外内外”路线,单纯以距离而言,内内内这条的确是最短的线没错,那为什么赛车却要走外内外呢? 内内内确实是最短的线,但实际上赛车通过弯道最先考虑的是“能最快通过弯道的线”,至于是不是最短的线倒并非绝对因素,赛车首重是时间,而不是距离。数学上内内内是最短没错,但在实际上,行走内内内的路线会使得赛车进出湾的速度落差极大,为了要在这么小的回转半径通过弯道,车速势必要降很多,对于出弯的加速极为不利,反而外内外虽非最短路线,但它却能提供赛车以比较高的速度过弯,两者相较之下,反而是外内外以比较短的时间通过弯道,而“时间”正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

以过弯而言,赛车追求的不只是最快速的通过弯道,还有最快的出弯速度,倘若只是比别人更快进弯,但出弯若是慢慢来还是会被对手赶过去,反之若有比对手更快的出弯速度,那即使是跟在对手后方,出弯后仍然可以超越他。因此还有一种重视出弯速度的外外内取线。

宏观来看它仍属于外内外的取线(可以称为一种变种路线,只是为了方便区隔我们暂且以外外内来称呼)。 出弯的速度决定于赛车过了临界点后一直到弯道出口的加速路程长短,谁过了临界点后能越早加速就拥有越好的出弯速度,外外内因为走线不对称,临界点提前了,使得它拥有比较长的出弯加速路程,所以有更高的出弯速度,相当有利于在出弯后超越别人。

F1场上偶而会见到,在前后两车都拥有差不多的技巧与性能时,后车只能跟着前车进出弯道却苦无机会超越。即使后车性能较强,也会因为外内外的路线被前车占住,在同一条线上若是贸然加速会有追撞前车的危险,在这种状况下后车可能会弃外内外而改采外外内,寄望能以本身性能的优势搭配外外内的线,以更快的出弯速度来超越前车。

听来外外内似乎是有更快出弯速度与能突破外内外防御的优点,但凡事总是一体两面有好有坏,外外内还是有其隐忧,主要是在于进弯时偏外的路线。 风险一:如此偏外的路线是为了追求待会出弯有更好的加速路程,但也因为如此偏外使得临界点难以判断,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会因速度过快而冲出弯道或撞墙,风险相当大。

风险二:若单只有两车追逐时还好,后车无后顾之忧,大可以用外外内取线大胆挑战前车,即使无法超越也会造成前车压力,增加前车失误的机会。但若是多车行成集团的时候,1车2车3车……连成一条龙,进弯时2车若是采用外外内的线企图超越1车,很有可能因为入弯偏外侧而反而让后头的3车有机可乘,3车可能因此强行以更快的速度切入弯道内侧,破坏2车预定行驶的外外内路线,这时2车非但无法顺利出弯(路线被3车插入),还会因为位处弯道外侧使得防御漏洞百出,接连的4车、5车可能会搭3车的方便跟进超车,因此在多车形成的集团中,外外内并不适用。

风险三:外外内的优势在于有较好的出弯速度,但实际上这个“好”其实也只是好一点点而已,倘若出弯后是一条长直线路段,那外外内在出弯速度比较快的优势下,就很有可能在这段直线超越前车,但问题是,假如出弯后紧接又是弯道呢?也就是多个弯道密集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弯道呢,那多出来的一点点速度优势等于是没有,反而会因为行进路线过于崎岖而错失一口气顺利通过复合弯道的机会 (面对复合弯道,外内外还是比较有优势)。 整体而言,在进攻弯道这部份,套用流行语,外内外还是王道! 但这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实际在多车竞技时,状况会变得相当复杂,对前要攻击,对后要防御,懂得灵活运用,外外内就有机会突破外内外的防御,甚至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内内内反而是最有利的路线也说不定。

没有一定的规则,只要擅用技巧,即使是车子性能略逊于人,但还是有机会扳倒强劲的对手。 理论上,每个弯道都有一条线能最快通过,而每个赛车场都有一条最完美的线能最快跑完全场,虽然这条线会因车辆性能、驾驶习惯而有些微差异,但在同样的车子与驾驶技巧前提下,就只有一条线是能最快跑完一圈的。

这条线是所有赛车手梦寐以求的,为了找出这条线,车手们不停去尝试、反复钻研每个弯道的极限,死命要找到那条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线。当大家的技术水平、车辆性能接近时,所找到的完美的线就会趋于一致,因此可以在F1场上或其它高水平的比赛里能看到,众家车手所跑的线几乎一样,而且。

7.帮我介绍一些关于赛车的知识以及专业名词和解释

我只知道F1,给你介绍一下吧: F1赛车常识 F1就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

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车就称为方程式赛车,而其中等级最高者就属F1,很多人误以为四个轮胎外露的单座位赛车都称为F1,那就误会大了。F1在现今赛车领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奥运』或是『世界杯足球赛』;目前F1共有11支参赛车队,每场比赛最多只有22位车手上场,每年规划有16至19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

每站比赛可吸引超过10亿人次透过电视转播或其它媒体观赏这世界顶级的赛事。 《F1驾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

那是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此能力与机会登上这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F1比赛赛程》 F1比赛赛程分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只举行练习赛,将分别在11至12时和14至15时进行两次自由练习赛。练习赛期间,除了上赛季前四名的车队之外,其他车队还可以派自己的备用赛车上道测试。

而驾驶备用车的车手在前两年参加一级方程式分站赛的数目,不能超过六站。 周六上午有两段为时45分钟的练习赛。

排位赛在周六下午举行,分两个阶段进行,共耗时大约90分钟(而去年的排位赛分别在周五和周六两天进行,每天一个小时)。第一阶段排位赛的发车顺序由上站比赛的成绩决定,第一名首先发车,后面的以此类推。

第二阶段的发车顺序是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出发,单圈计时。第一阶段排位赛成绩最差的首先发车,未能完成第一阶段的赛车,不得参加第二阶段排位赛,只能在正式比赛中最后一位发车。

单圈成绩最快的车手在星期日的正赛中排头位,称为P.P.(Pole Position),又称为「竿位」。 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暖身(Warm Up);星期日下午2:00的决赛(The Grand Prix)。

在一些路面较狭窄、超车困难的跑道,排位顺序对于比赛的结果将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有车手在测时赛的单圈最快成绩,比起同场最快车手所作出单圈成绩的107%还慢,将无法参加决赛,以免速度过慢影响了其它车手比赛的安全。

决赛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后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数,由5个一组的灯号所控制,5个红灯同时熄灭时比赛就开始。赛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罗为特例)或2小时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赛就算结束。

最长与最短的赛程分别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与摩纳哥站的262.626公里。 《维修站》 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Pit Lane)换胎及加油,称为Pit Stop。

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以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透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锦标》 F1的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

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比赛前八位完赛车手及所属车队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积分。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

《F1赛车的惊人表现》 除了车手的考量,想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获胜的最现实条件,还是要有优良的赛车。目前FIA规定F1赛车所用的引擎排气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数不得超过10缸,每缸汽门最多为5汽门。

之前FIA对于汽缸数的限制为12缸,但11支参赛车队清一色使用V10引擎,为了顺应这股潮流,赛会在特别重做了此项新规定。V10引擎的好处在于重量轻及动力输出稳定,当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个重要关键。

一具赛车引擎由大约6000个的零件组成,造价超过13万美金,而且每一场比赛用过之后就必须更换。目前F1赛车引擎马力输出可超过800匹马力,安全转速更高达16000转。

所用的燃料同样是以无铅汽油为基础,在全油门的情况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时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变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统,文件位数限制在四档及七档之间,而且一定要有倒档。

目前,半自动的七文件变速系统,是目前各大车队的不二选择,车手的换档时是利用方向盘上的控制杆来操作;其它如马力数、扭力数转速域等都没有设限。 F1车重规定连人带车及燃料总重不得低于600公斤,以可输出约800匹的马力来看,马力重量比约为1:0.75,800匹马力只需承载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马力只需负担0.75公斤,跑起来相当可怕。

通常来说,F1从0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时速200再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也只要12秒。时速300公里以上对F1来说是轻而易举,F1赛车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达350公里。

这么轻的车子要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奔驰,可想对于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须的下压力,以增加过弯速度及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刹车碟盘是碳纤维制成,超高性能的刹车系统能让F1赛车在2.5秒内由时速240公里刹到停,所需距离只要80公尺。

《F1赛。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