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解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从事外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
2.谈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在在大学里算是一个精品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法,统计学,初级会计原理,税收学,国际税收,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外贸英语,计量经济学,这些基本都是必修的,
还有其他的很多,包括必修的和选修的,公共基础课。
我现在从事国际贸易的工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我深深的感到国际贸易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我随从事的是联系国际贸易业务,需要用的知识有贸易术语,外贸函电,制作各种单证,和老外面对面的交易谈判。我在这一年中,从一开始什么都模糊,到现在我已经谈下15个客户和出了18笔单子。我深深的感到国际贸易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你仅是运用到论文,相信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下启发和帮助 。
3.对国贸专业的认识
行使业务流程:1、解市场概况。
一个敏感的市场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就必须能够迅速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最新市场供需情况。因此在我刚把自己定位为出口商的第一时间马上就市场信息栏中了解商品信息。
在需求栏中我对比发现进口商对服饰的需求很大,有很大市场。进而到供应商信息栏看,不少供应商生产各类服饰,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因此有些供应商为了吸引顾客提供了优惠的价格。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我决定自己的第一笔生意从服饰着手。
锁定了目标市场,接下来就是寻找交易对象。 2、同业务伙伴建立业务关系。
在各个出售服饰的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中,我认真比较其品质与价格,以及其商品在进口商市场中的需求度,我把目标缩小到我的服装有限公司中的中国男式睡衣。而进口商方面我则开展广铺网,多联系的原则,给很多个进口公司都通过邮件传去本公司的产品介绍单及本公司的合作意向。
这样做的结果使我迎来了很多生意伙伴,收到多份询盘以及发盘。 3、询盘、发盘、还盘、接收。
锁定了交易的供应商,我马上给对方伐区询盘,表明了自己的购买意向,以及询问对方的存货情况和真正的交易价格,希望他们向我公司报价。很快就收到明氏服装有限公司回复,列明商品相关情况, 明氏有限公司向我公司的报价是每件男式睡衣19元人民币。
并请求我公司正式向他公司发盘。时间就是利益,我马上给他公司发出一分正式的发盘,列明我需要的商品规格及数量。
这一次交易磋商双方的意见比较一致,因此我的服装有限公司很快就接受了我们发盘。双方对价格条款和数量条款都确定,并已经接受了发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订立内销合同。
内销合同由出口公司起草同,随后双方签字,达成合意。我随后通过银行把钱汇给对方,出口商很快就把商品注入我公司,这样我有了库存,有了可以和进口商交易的商品。
前面也提到进口商对服装的需求较大,因此我的几份针对进口商的询盘很快使我赢来了好几份发盘,所需的数量比我预料中要好,这样我的库存是供不应求,所以在与进口商进行生意的同时我也在着手与供应商再联系补充库存。 4、外销合同的签订。
在软件中,合同都是由出口商起草。系统已经弄好一个范本模版,所以我们只需在相应的项目上添上相应的具体情况就行了。
但是在发送合同给进口商前必须先做好出口预算,在第一笔生意的预算我还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很多数据都是自己凭空的猜想,最后和真实的费用差别非常大。在随后的生意才意识到应该到首页的费用查询中得到相关数据。
把完成后的合同发送给进口商,在有对方确认就达成合意了。这个过程在系统中多少显得相对简单,但是在随后的生产实习中我知道,合同的起草是一项重要的、细致的工作,起草一份合同必须从本企业和他方企业双方的利益出发,考虑各方面风险,认真起草合同中的每项条款。
在模拟实习期间我针对实习期间不足之处相应的参查了一些资料以及后来生产实习时询问公司的同事,得出了一些改进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5、填写各类单据。在扮演出口商角色过程中,填写各类单证是我最头疼,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项。
出口商要想顺利把商品送出关外,必须正确填写各类单据,这其中有报验单,商业发票,装箱单,核销单,报关单,汇票,一般产地证明等等。系统提供这些单证表格,出口商需按照所签订的合同填写各项,如果有一项填写错误就无法报关、报验等,交易将无法进行。
这个系统存在的其中一个缺点,在数据的填写上,没有逻辑的数据反而是正确的,或许是因为本系统的开发不是有真正的国际贸易人员开发,因此在很多地方出现漏洞,很多地方和现实操作存在很大差别。 6、后期工作。
单据填写完成后随后的工作是把FOB下还要去外运公司租船定舱,报验,出口保险,核销备案,报关,装船出运,制单交单,收汇,核销及退税。这些步骤只需按照系统给出的提示,一步步进行便可。
重要的是在单据填写完整,正确的前提下按顺序一步步进行。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我归结了以下几点:1.刚刚接触实习不太适应,之后就很流畅2. 时间概念太混乱。
一些报关、报检、商业发票等等,这些的时间都太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3. 对FOB运算的公式不熟,保险金额、运费等一些费用算不准。
4. 利润概念不够明确,导致出口商和进口商都赔钱。实习心得:这次实习虽然不是去外贸公司真正的深入实务中进行操作,但是软件超仿真的模拟环境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过程、步骤、相关单证,给我们在今后的实务操作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演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模拟实习中我共扮演了出口、供应商、工厂、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五个角色。其中做出口商的时间最长,承担的业务也最多,一共签订内外销合同各十余份,做成内外销生意各近十余份,收获颇丰。
现在重点谈出口商的模拟情况和心得。 在本系统中出口商类似于日常生活中中间代理商的角色。
出口商首先要在供应商中购买商品,然后卖给有购买意向的进口商。可以说出口商在供应商和进口商中起纽带作用,同时 它所要完成的任务也。
4.面试的时候,问我对国际贸易的简单认识和看法,怎么回答
幽默点,国际贸易,说穿了就是赚差价。只不过距离远点而已。
每个地区资源不同,技术有高低,传统、文化差异让每个地区都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把当地的东西低价买入,到其它地方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形成商品和货币的流通,就是国际贸易的由来。
国际贸易会造成垄断和依赖。市场是利益驱动的,当一样商品赚钱,可能整个地区劳动力都会从事该商品的生产,而其它商品无人生产,需要进口。这就造成了国际分工。对一些命脉产业,如钢铁等,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因此国家还是会进行宏观调控,索性的是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运输成本的存在是宏观调控手段达到目的提供了保障。
国际贸易今后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发达。即便现在全球经济疲软,国贸仍然是全球未来的贸易趋势,毕竟,谁会和利润过不去呢。
5.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
我也是学国际贸易的,而且我是个自考生.其实我们这个专业就业范围很广,你可以做跟单、报关员、外销员、业务员、做外贸等。
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学的知识也会涉及到别的专业的一些知识,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如果你想做外贸的话,英语是很重要的,另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函电等一些专业课也很重要。
每个专业不能笼统地说好与不好,只要你把专业知识学扎实,那就够了。本来现在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是很正常的。
你不要畏惧它,相反你应该把它当作动力,好好学好专业知识。这样你才有竞争的资本,要是你学什么都不专心,那无论什么专业对你来说都是不重要的。
这个专业就业范围比较广,你可以从事很多相关专业的工作。等你学了一些专业书你就知道了。
你现在应该摆好心态,好好地去学习这个专业。利用假期实习,我觉得有付出,就有回报! 相信自己吧。
6.学习国贸实务的体会
弹指间,一个学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即将结束了.通过冯老师结合自身体会的悉心授课,使我深深体会到国际贸易学有多么的错综复杂。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前,我对国贸的认识是很表面的,认为就是单纯地做国际交易买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才领悟到,国际贸易学是一门覆盖面广(包括经济学、会计学、法律学、保险学、管理学等),细节颇多的交叉学科.课堂上老师除了给我们讲授纯粹的理论知识外,还会结合一些典型的贸易案例分析,感觉身临其境一样,不仅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还吸取了在以后业务上的经验.案例分析,让我领略到了,国际市场不只是一个聚宝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业务员除了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细心谨慎,有高度的责任感。 做国际贸易除细心谨慎外,业务员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如买卖过程中,选择何种贸易贸易术语(FOB、CFR、FCA……)、选择购买何种保险(全额险、战争险……)、选择何种收款付款方式(信用卡、汇票、电汇……)、选择怎样的运输路线、面对贸易争端时,该选择何种方式处理(双方协商解决、法院起诉……)等等。
还需熟悉每个国家的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汇率是否经常波动以及那里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港口的环境分布情况等。 课堂上,老师除了给我们讲授贸易专业知识外,还教会我们怎样记些贸易专业术语.例如,国际贸易术语分为:E组(到达组)、F组(主要运费未付组)、C组(主要运费已付组)、D组(到达组).F组和C组为象征性交货(交货地点都在出口国的某个地点),E组和D组为实际交货。
CFR是在FOB的基础上加运费,而CIF则在CFR的基础上加保险费。通过老师的指导性学习,使我对国易实务有了个系统的认识。
学习这门课程不但能了解国际贸易界讯息,同时也使我对国际贸易界有了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加入WTO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强和知识经济正在兴起大浪潮中.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贸易竞争已越演越烈。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场争夺21世纪经济制高点和和控制国际市场的斗争,即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是人才.最近的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国际贸易。这不仅仅说明,国贸除具有挑战性外,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通过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为我国创汇,同时也快速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从扩大了我国人民就业与再就业的机会。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我们的人生规划以及今后的就业是很有帮助作用的。
我们的上机实验结束了,经过了四周的模拟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一笔进出口业务也没完成,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
我也逐步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独有的特点: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作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结合本次实习的情况,我总结了自己今后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前学过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类似的机会,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
有机会的话还应多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业务水平。2.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
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专业的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能更好的去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3.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国际贸易实务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很紧密,需要我们去多多了解掌握。
比如价格学、商品学、物流学、保险学和法学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
4.要踏实做事,按部就班,不能投机取巧做贸易讲究的是诚信,所以要求我们真诚待人,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每一件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能耍小聪明,投机取巧。
工作时提前安排,按照一般的流程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优质高效的完成。5.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贸易人员。
7.学习《国际贸易》这门课程的体会和收获
从19世纪末含苞欲放的科学管理理念到20世纪50年代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的现代管理思潮;从形形色色的管理流派,到扎扎实实的管理实践都有效地配置了当时的社会资源,不同程度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理念创新。 21世纪是管理理念创新化的时代,在时代竞争中,创新无疑是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
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新、网络化营销的市场创新、知识型生产要素的技术创新等管理创新无不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无不增强着人类自身创造社会文明的意识和才能。管理创新者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而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我们的一切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都必须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发,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创新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创新。
只有这样,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有光明前景。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世纪。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并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类工作及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管理作为资源整合的系统方式也会相应发生重大革命。企业流程再造,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电子商务等,创造着企业新价值。
虚拟企业、虚拟经营方式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 21世纪是绿色管理的世纪。
在绿色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并积极研究环保对策,将环保投入当作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一股绿色浪潮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滚滚向前。
消费者盛行绿色消费,企业当推行绿色生产。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21世纪也是“现代人”的世纪。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人力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即“没有管理的管理”。
通过对《管理学》一书的学习,我对管理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科特勒的项目管理,从企业形成的原因到企业发展的动力,无一不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从企业的用人之道到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到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都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从企业组织的基本规范到刚柔并济的系统管理,从营销的“4P”策略到“4R”理念,从时间管理的优化到创新思维的技巧技法,都放射出管理创新思想的光芒;从工业化的发展到信息化的崭露头角,从计划经济的昨天到市场经济的今天,无不道出了社会进步的艰辛,经济变革的必然。
穿梭管理理论的茂密丛林,遨游信息网络的浩渺沧海,21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与新的挑战,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接受着时代的挑战! 重视预习 理顺条理 —《国际贸易》学习心得 工商管理系 国贸034班 姚呢 进入大三,我们就开始接触专业课了。《国际贸易》这门课是我专业重要学科之一。
该课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学好这门课不仅为之后的《贸易实务》、《报关实务》作好理论准备,也是为部分同学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拿到教材后,我粗略地把它浏览了一番。
书一共分理论篇和实务篇两个部分。由于下学期我们会专门学习实务,所以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篇以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宏观协调和国际贸易发展动态、政策演变作为对象,从宏观角度论述国际间商品劳务交换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向。理论篇中,有部分章节是要牢记的,这就需要你用心去背,而有些章节内容则涉及到理论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模型分析的,这需要你捡起你以前学过的西方经济学。
有的同学会说:“我一看到那些数学模型就犯晕。”由此,他们心里就无形的产生了学习该课的恐惧。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的。西方经济学大多是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的,而国际贸易这门课则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在此期间,大多数同学都很少碰西方经济学了,淡忘是必然的。
但因为我们曾经学过,所以再拾起来应该说是不难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数学模型,就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的书摆在边上,找到相应的章节,温习一下这些模型是如何进行分析的,然后再回到国际贸易理论上,这种温故而知新能够让你更好的掌握一个知识点。
对于那些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如:国际贸易措施、关税措施等,我就用一个本子,把他们一一整理出来。整理必须要有条理,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记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较难掌握的就是各种贸易理论了。同样,我也是将这些理论整理出来。
首先,把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分门别类,再按提出的时间顺序排好。一般说来,后一理论是在前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他们之间必然存在联系,由此可见,最先提出的那种理论是相当重要的。
8.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
当前世界上国际贸易摩擦增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萎缩、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结果。
石广生认为近来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二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经济体都发生了经济衰退或增长迟缓。我认为当前中国所遇到的贸易摩擦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如果不加入世贸组织,同样会遇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 中国是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遇到了480多起反倾销指控。最近就分别遇到来自欧盟关于动物产品的指控和美国关于钢铁的“201案”。
去年还遇到日本对我国农产品的限制等。 对这些现象不能孤立地来看,而应把它放在世界经济困难、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背景中来分析。
去年多哈会议上新一轮谈判启动的时候,大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此反映强烈。大家认为,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即乌拉圭回合条款中部分模糊含混的反倾销条款,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不正确的反倾销。
因此,在新的一轮谈判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对反倾销条款进行认真的修改和界定。中日贸易平衡互利.中日贸易发展是正常的,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
但日本国内一批持“中国威胁论”者认为,中国大量商品进入日本市场,日本企业大量到中国投资,使得日本经济出现空洞化。石广生说,日本国内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首先,中日之间的贸易为800亿美元,基本上是一个平衡的贸易,不存在只有中国的大量商品进入日本,而没有日本的大量商品进入中国的情况。它是一个双向的、平衡的贸易,因此是有利于双方的。
中美贸易也是一种互利的伙伴关系。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彼此成为了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美两国之间确实有一些贸易不平衡,存在着一些贸易差额,中国方面有一些顺差,但并没有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所炒作的那么大。这个贸易上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算口径不同所导致的。
美国也是中国最大的投资伙伴之一。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得到了很大的中国市场份额。
这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样是双赢的、互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