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立磨专业知识

1.加工水泥设备立磨要注意哪些事项可以提高水泥

立磨是利用磨辊在磨盘上的相对碾压来粉磨物料的设备。

对立磨正常运行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1)磨机的料层。合适的料层厚度和稳定的料层,是立磨稳定运行的基础。

料层太厚,粉磨效率降低,当磨机的压差达到极限时会塌料,对主电机和外排系统都将产生影响;料层太薄,磨机的推动力增加,对磨辊磨盘和液压系统都有损伤。(2)磨机的振动。

磨机的振动过大,不仅会直接造成机械破坏,并且影响产、质量。产生振动的因素有:磨机的基础、研磨压力、料层的厚度、风量及风温、蓄能器压力、辊面或磨盘的磨损状况等。

(3)研磨压力。研磨压力是影响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磨压力要根据磨机喂料量的大小、物料粒度、易磨性进行调节。

为了保持磨盘上具有一定厚度的料层,减少磨机振动,保证稳定运转,必须控制好磨辊压力。当提高研磨压力时,磨机的粉磨能力提高,但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不再变化。

如果液压缸设定压力过高,只会增加驱动力,加快部件磨损,并不能提高粉磨能力。这一特点与辊压机的工作原理相似。

但是有的厂家在设置最高研磨压力时,考虑到保护设备的原因,降低了研磨压力的最高值。当研磨压力偏低时,料层厚度增加,主电机电流增大,磨内压差增大,磨机的振动随之也增加。

当研磨压力偏高时,料层厚度下降,主电机电流增加。磨机振动速度增大,部件损坏加快。

所以保持一个合适的研磨压力是十分关键的操作。(4)磨机出口气体温度。

当磨机的出口气体温度过低时,物料的流动性会变差,合格的成品无法及时抽出,当磨内的压差过高时会塌料。提高温度的方法有:加大磨机的抽风,由选粉机来调节细度;增加热风风门的开度,减小循环风的开度。

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原料磨。但温度过高(超过130℃)时,对设备也会带来损伤。

旋风筒下部的分格轮会膨胀卡死,磨辊的润滑油脂也会干裂。对尾排收尘袋也很不利。

磨盘上的粉料过多,料层厚度会不稳定,所以要控制好磨机出口温度。每台磨都有自身的适应温度,操作人员在操作中要掌握好。

出于安全考虑,最好生产中不要关闭入增湿塔的进口风门。(5)系统风量。

系统风量必须与喂料量相匹配,调节风量的方法,一般可通过调节磨机循环风机功率或调节窑尾排风机的开度来控制。大风走大料。

当系统风量过大时,磨内压差下降,主电机电流下降;料层厚度过低,振动值大,同时筛余增大。当系统风量偏小时,料层厚度增加,磨内压差增大,主电机电流增加,磨机振动增大。

(6)磨机吐渣量偏多。喂料量大,饱磨是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当物料易磨性差时,也会吐渣。入磨物料粒度大,系统风量不足,研磨压力低,系统漏风,料层不稳定,挡料圈低,辊面或磨盘磨损严重,都会导致磨机吐渣量偏多。

(7)系统安全运行。原料立磨运行时,物料的烘干热源来自于窑尾热气,所以在操作立磨时,进出口风阀的控制要做到窑磨兼顾。

当立磨进出口风阀使用平衡时,系统的用风也会平衡,对窑尾的压力不会产生影响。(8)开停机的注意事项。

在研磨开始前,一定要在磨盘上堆放足够的物料,这样当磨辊下落研磨时才不会因振动高而跳停。但是料层也不能太高,否则落辊研磨时,主电机电流会很高,对设备不利。

研磨前喷嘴环处的气压是观测料位的一个关键值。每台立磨()的情况各不相同,一定要据情合理控制。

在停机前尽量加大抽风让细粉尽量多地入库均化。如果细粉过多落辊研磨时,磨机的振动就大。

物料对磨机振动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物料对磨机振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料粒度、易磨性及水分。在立磨运行过程中,要形成稳定的料层,就要求入磨物料具有适宜的级配,要有95%以上的粒度小于辊径的3%。

喂料粒度过大将导致易磨性变差。由于大块物料之间空隙没有足够多的细颗粒物料填充,料床的缓冲性能差,物料碾碎时的冲击力难以吸收,导致磨机的振动增加。

喂料粒度过小,特别是粉状料多时,由于小颗粒物料摩擦力小,流动性好。缺乏大块物料构成支撑骨架,不易形成稳定的料床。

磨辊不能有效地压料碾压,大量的粉状物料会使磨内气流粉尘浓度和通风阻力增大,当达到极限时会产生塌料,导致磨机振动增加。当操作员发现物料过细,尤其是立磨内压差已明显上升时,应及时调整喂料,降低研磨压力和出口温度并加大喷水量,适当降低选粉机转速。

在保证压差稳定和料层厚度的前提下加大研磨压力。物料的易磨性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当物料的易磨性变差时,立磨对物料的粉磨循环次数明显增多。

由于大部分物料被碾成细粉,但又不能达到成品的要求,无法被气流带出磨机,随着磨盘上细颗粒物料不断增加又会出现类似于喂料粒度过细的情况,立磨压差加大,通风不畅,外循环和内循环量都大幅度增加。这时,料层会变得极其不稳定,选粉机负荷增大,料层增厚,磨机负荷增大,倘若不及时处理,立磨的振动会进一步加剧,同时导致主电机超电流。

物料水分对磨机振动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果物料水份过低,干燥的物料难以可靠地在磨盘上形成稳定的料床,必然使磨机产生振动。

当。

2.立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经过搭配的物料从进料口送到磨盘上,磨盘在主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被分散在磨盘的四周,在磨辊的重力和施加研磨力的作用下,磨辊对物料的剪切力,转化为物料挤压而粉磨,一部分大颗粒掉入喷嘴环,经刮板刮出磨腔,磨辊同时在物料的摩擦力下产生自转;来自窑尾或热风炉的高温废气,经喷嘴环入磨,产生涡流风,对物料进行预热烘干,被粉磨的物料在排风机的抽力下,悬浮起符合某一细度要求的物料进入选粉机;一部分颗粒由于与导向叶片碰撞,物料与物料的碰撞及离心力作用,经重锤阀重新入磨粉磨,合格的物料经旋风筒收集入均化库。

3.立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立磨的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磨盘转动,物料从下料口落到磨盘中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磨盘边缘移动并受到磨辊的碾压,粉碎后的物料从磨盘边缘溢出,同时被来自喷嘴环(风环)高速向上的热气流带至与立磨一体的高效选粉机内,粗粉经分离器分选后返回到磨盘上,重新粉磨;细粉则随气流出磨,在系统的收尘装置中收集下来,即为产品。

没有被热气流带起的粗颗粒物料和意外进入的金属件从风环处沉落,由刮料板刮出后,经外循环的斗提机喂入磨内再次粉磨。立磨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 属矿等行业。

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

4.水泥生产工艺专业知识理论说明分析

传统的水泥生产,其他生产工艺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并且污染环境,因此,水泥制造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型、耗能型、和劳动密集型及环境污染型产业。为了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工业生产,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市场上逐渐产生了“水泥合成制造“等现代材料的制造工艺,技术与方法,节能原料,生产改进等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大量的产品通过混合合成而快速的制成,据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的水泥产量为18.7亿t2,,其中近1/3是采用分别粉磨、合成水泥工艺方法生产的。现代“合成工艺”制造水泥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这就对水泥粉体混合均化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加大对混合效率与混合质量控制两方面的研究表的十分紧迫

事实上,水泥粉粒体具有特有的“两重性”—-宏观上的连续性和微观上的离散性,而且粒子本身所所具有的物化性质、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又都会对颗粒的混合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是不同组分和性能的分体离的混合运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沌过程,很多时候,宏观上看似混合好的粉体物料微观观察很不均匀,混合系统中颗粒的行为没有重复性,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混合效果进行衡量,因而粉体混合是粉体工程领域中难度较大、发展还的一个分支。

可以采用现代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的欧拉-欧拉模型方程对水泥粉体在间歇式气力均化库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这里数值模拟的研究对象是水泥物料气力混合常用的间歇式气力均化库,体结构尺寸如图所示

间歇式气固均化库内部颗粒和气体相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要充分了解间歇式气固均化库均化的特性,则首先应对其内部的气相、颗粒相流场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对于粉体的气力混合,由于高压气流在库体内形成对流流动,产生两个气流回流区而使物料混合,粉料中的每个粒子都能在气流的强制作用下进行混合运动,这种运动越激烈、越混沌,混合效果越好。混合系统中颗粒的行为是没有重复性的,因此,很多时候表面上看似混合好的物料,在微观分析的角度均匀性很差,这就需要从微观分析的角度,对粉体混合效果进行正确的衡量与评价,这将是今后深入开展的研究课题。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