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简报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应在理论学习中去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则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将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有的教师违背师德要求,常常不是有意的,而是对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认识引起的,因而,教师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师德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应当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道德修养应注重内省和慎独
“内省”、“慎独”,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要注意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进行“内省”和“慎独”。内省,即指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约束的,不自觉或自觉性不高就难以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
“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要“慎独”。古人云:“为人师者可无慎耶?”教育劳动是教师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有机结合。每个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既具有重大的职责与义务,又拥有独立而自由地选择教育行为方式的权利。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职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他的许多教育行为具有“隐蔽”的特点。教师能否“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处处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行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自觉进行“慎独”。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真正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并且以此来支配教师的行动,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其次,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我们锻炼自己师德品格的重要场所,是自我道德修养的“根据地”。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修养,才能成为品行高尚的人。俗话说:“积小善而成大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优秀的师德品行,常常是从小事上开始培养起来的。
“细微之处见精神”。教师要注意从细微小事上锻炼自己廉洁的师德,设起人民教师的“人格防线”。最后,要重视在无人监督时,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就无需外来的制裁和强制的压力来推动师德行为。而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劳动特点富有极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没有“慎独”的修养,那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
2.以老师的角度写学习教育为主题工作简报
老师培训后写学习教育的工作简报?如果是老师培训时写的话很简单。
把每天培训的内容有很多出彩的文章,就是有些老师写的心得体会,表现很好的文章整理到简报里面。再一个就是表现优秀的学员和每天的培训进度。
学习教育就以学习的内容为载体,老师们的日常表现为主干,着重表扬优秀的、表现积极的出彩的老师,如果青年教师表现突出要重点表扬。每天培训每位老师都要提交培训的内容,发表的言论,以及发表的文章,都要翻看,并且要好好总结。
假如确实不会写可以到网上搜一搜,模仿一下套路就行,切记照办照抄,确实有自己的东西,能吸引读者的东西。
3.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总结
原发布者:尚阅科技
教育资料:_________
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总结
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把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给了我,让我有了学习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天我都是用心在学,认真在思考,在总结反思,希望自己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并且希望这次培训经历能发挥实效,助我成长。
这次培训有以下几种方式:知名专家讲座学习、观摩课学习和评课研讨、教研员与学员互动研讨等。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怎样走专业成长之路。二是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设计和怎样实施有效课堂。
其实,无论是在北师大的国培还是在网上的国培,提得最多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有位在网上国培的专家说过,一名专业素养较低的教师,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搞好教学的根本。在这次北师大的培训中。华应龙老师临时将他讲座的内容”教学设计金点子的由来”改为了”我是数学”.”我是数学”这个内容主要讲述了他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他说他给我们讲这个内容是因为他经常到贵州,了解到贵州的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很多教师都是在没有评到高级职称前还有点追求,等到拿到高级职称了,下一个职称高高的够不着,所也就不再有任何追求了,由于没有
4.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总结
开学初,学校组织进行了教师专业提升培训,培训学习后我的感触很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
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
5.四川省小学数学教师在乐山师院培训简报范文
门口的家长一样爱怜的搂着自己的孩子,至少为我擦擦脸上的雨水也好啊……“菲菲!”——咦,这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像是妈妈的声音?唉,可能是我想得太入神了,产生了错觉吧?我用力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继续吃力地向前跑着.“菲菲,快别跑了.”这耳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妈妈!”我忍不住叫了一声,急忙停住脚步,回头一看,只见狂风夹杂着暴雨似乎要吞没了因生病而显得虚弱的妈妈,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向我走来,“雪菲,快拿着伞.”手里迅速地把雨衣披在了我的身上,望着早已被风雨打透了的妈妈,我只感到妈妈的脸越发的苍白,握住了她那冰凉的手,只觉得心里一热“雨水”流。
6.小学数学教研简报如何写
范文
月牙湖教办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简报
——————————————————————————–
发布:林国强 时间:2011-5-19 16:11:58 来源:兴庆区月牙湖教办 点击:637
为了进一步落实兴庆区教研室制定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目标和月牙湖教办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安排,增进各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充分展示青年教师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实践与共同成长的平台,5月18日—19日,月牙湖乡教办在兴庆区大塘中心小学举行小学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三所小学二十多名教师参加了这一活动,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分两段,授课的课题分别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和五年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授课的6位教师精神饱满,朴实认真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他们的教学艺术和个性风采。他们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和重、难点,教学设计风格各具特色,课件制作精巧美观、实用有效;教学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精湛,突出了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新理念。
课后,三所学校的教导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对课堂进行集中点评和指导,并提出了希望和建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月牙湖乡的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也展示了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参加活动的教师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月牙湖乡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积极努力工作。
月牙湖乡教育办公室
2011年5月19日
7.如何开展小学新教师培训
您好,开展教师培训是有原因的。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一、教师培训的理论依据
1、终身教育理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事物、新能源、新行业大量涌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趋显著,竞争社会对人类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1994年和1997年召开两次终身学习的国际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把“终身学习” 提高到“生存概念”、“生活方式”的高度。
2、“教师教育”概念的提出
到底是“教师培训”还是“教师教育”,目前仍在争论。相比较而言,世界各国倾向于“教师教育”的说法稍普遍些。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探究,才能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事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发展过程。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虽然经过了职前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不意味着他已经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在职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发展其专业水平。
美国于七、八十年代发起了一场“教学专业化运动”,以培养专业人员的教师教育代替原有的师范教育。日本于1972年开始使用“教师教育”概念。教师教育倡导教师的职前培养与教师的职后培训相互衔接;强调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标。教师教育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培训体制一体化。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制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提高和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具有持续性和衔接性;二是指师资培养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一体化的师资培养模式是教师成长、成熟和现代教育观念形成的需要,是优化师资培养资源的合理选择,是发达国家师资培养模式的普遍选择,也为我国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在中国有着100多年教师教育(师范教育)的历史,但提出并使用“教师教育”这一概念是在21世纪初,即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这是在中国教育政策文本中首次使用“教师教育”概念。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第一次对“教师教育”给予了相对完整的诠释:“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其中,也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这是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90年代中国具有严格意义教师专业化运动展开以来的必然趋势。
二。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其原因尽管有多方面,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教师没能像医生、律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教小学甚至教初中,换言之,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当老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完全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包括文科、理科、医科、农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它相当于医生“如何进行治病的能力”、律师“如何帮人打官司的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正是从“如何教”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而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计划项目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则是要保证这一要求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具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达不到这一要求,不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由此可见,“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何等重要的作用。
8.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培训日志学习反思与小结
志犹记
记记记
研修志:指职教师进行比较系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参训者每所记录关于培训习所见所闻所思所
研修志主要谈参加习受体收获等员研修程习记录内容主要:习点滴悟、收获及通教实践教反思教改进设想字数要100字杜绝抄袭面关于研修志关注具体内容作员提交研修志参考
1.顾习经历找认意义事件事件说新或者特别经历规经历必每段经历都记录:
3.反思某事件并结论
5.决定要某段要习哪几知识点并依制订行计划计划应该包括:
(3)保证行措施、
6.课程内容反馈:
(1)课程讲座教实施何帮助与指导;
(2)课程案例自教何启示;
(3)课程总体评价:优点与改进意见
7.观摩课程员教汇报面:提供示范课我员汇报交流提相关评论及受、建议
8.简报内容反馈:谈谈班级简报、项目简报、科综述、情通报等自培训习帮助简报等评价意见及建议
11.关于习习惯变化:员参加培训角色发转变作打破域局限与全省同行进行研讨交流自习习惯、习式等面改变
12.关于教反思:教反思教效性改进言
13.关于培训:通培训自培训认识变化
研修志撰写至今尚熟理论供习,乏功案例参考
9.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
教师的专业精神具体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类知识。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
另一种说法:教师的专业素养等同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口头表达能力。2、书面表达能力。
3、观察能力。4、聆听能力。
5、教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87章中也有对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论述。
他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即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即专业实践);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可以归入专业精神方面);教师要有语言修养(即专业能力)。崔慧灵老师认为中小学教师素养主要包括健康素养和职业素养两大方面。
宋淑伟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一、师德素养;二、专业知识素养;三、学习素养;四、心理素养。 刘俊松老师与刘永恒老师持相同的观点,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言。
本人持赞同观点。无论是哪种说法,每个方面对教师的工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认为在现阶段,教师最需要提升的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专业精神当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如果没有好的师德素养,有再高的专业能力也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学生也很难在没有师德修养的教师培养下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校有学历很高并拥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但是奉献精神不足,学校的事推三阻四,从不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作业懒得看,学生懒得管,学生有了问题,直接交到德育处,否则叫家长,自己不关心学生,师生关系势成水火。
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所以我认为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所在。当然在可能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综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纪连海老师认为教师要提升教师素养,要做到下面四个方面:一、消除职业倦怠。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逐步丰富,以及外部评价的提高,教师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动机水平逐渐下降,开始满足现状。
如果教师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较早地进入能力发展的“高原”阶段。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越过发展“高原”,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坚强的毅力,而不少教师恰恰缺少较高的自我期待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杜绝知识老化。
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础,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知识结构的定型必然导致知识能力发展上的停滞。 四、改变思维定势。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这种经验主义和思维定势是引起教育能力停滞的主观因素。教师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工作负担过重、家庭问题、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等等。
大量教师能力发展出现高原现象,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学生,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对整个教育事业都是很不利的。我认为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要落实在学校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
比如我校就在《日清简报》中开辟了一个表扬专栏,表扬专栏中又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版块。教师做了哪怕一丁点对学校有好的影响的事都要大力表扬,以带动更多的老师,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逐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同时这些表扬要记入学期终的教师考评,老师为学校,学校也会为老师。这段时间看了邓志伟著的《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其中包括《黑板》、《凤凰琴》、《美丽的大脚》、《我的教师生涯》、《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弦动我心》、《心灵捕手》、《蒙娜丽莎的微笑》、《草房子》等。
很幸运我看了其中的几部,感觉灵魂受到了洗礼。所以我想可以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考虑一下我们的培训班是不是也可以放映其中的几部。
看电影毕竟会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那么我们可以看教育书籍来提升教师素养,刚刚看完的万玮著的《班主任兵法》,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便能被誉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原因就在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思考所以成功。
每个学校都会有很多教育书籍,弃之不用实在可惜。教师读书,并写笔记,必定会有一些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