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和角的知识

1.线,角,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体积公式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³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S+S′+√(SS′)]h÷3=πh(R2+Rr+r2)/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h/3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 =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 =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体积 面积都有了

2.谁有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线与角的知识归纳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直 线 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线 段 有两个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可以度量

射 线 只有一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无法度量

垂 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略)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德望图形。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3、四边形的特征(略)4、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2、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2、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3、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略)

组合图形的面积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2、解题方法:合并求和法,去空求差法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分 类 1、立体图形分为:柱体和锥体2、柱体分为:长方体、正方体3、锥体有圆锥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略

圆柱圆锥的特征 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侧面积2、表面积3、体积4、容积5、体积与容积单位的换算

求积公式 1、表面积公式2、体积公式

3.关于角的知识

线和角 (1)线 *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4.角的认识

角的认识1。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和亲历操作活动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的方法。2。

通过观察实物并从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3。

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4。让学生知道画一个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5。

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acute angle):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right angle):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obtuse angle):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straight angle):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优角(major angle):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劣角(minor angle):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

周角(round angle):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负角(negative angle):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positive angle):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零角(zero angle):等于0°的角。

5.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结构图

关于相关角的概念:对顶角、邻补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

关于两线的概念:平行线、垂线、垂线段。

其它:点和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命题等。

2性质。

(1)对顶角的性质;

(2)垂线的性质(一)(二);

(3)平行公理及推论;

(4)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定理;

(5)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定理。

3画法。

(1)平行线的画法;

(2)垂线的画法。

4证明几种类型问题的主要依据。

(1)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依据;

(2)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

以上由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忆,一个小组说一个问题的答案,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三、辨认图形的训练

目的:概念不离图,图中识概念。

“F”型中的同位角。如图2-92。

“Z”字型中的内错角,如图2-93。

“U”字型中的同旁内角。如图2-94。

四、学好本章内容的要求

重要概念要做到“五会。”

(1)会表达:能正确地叙述概念的定义。

(2)会识图:能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的部分。

(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把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

(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以及变式图形,会在图上标注字母或符号。

(5)会应用:能应用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五、典型题目练习

1已知:如图2-95。∠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