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祖国杰出人物资料
钱学森他不怕敌人的毒打,没有被巨大的财富诱惑,为了报效伟大的祖国,他义无返顾回国了。钱学森曾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用他的知识研究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使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成为“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国际技术交流大会上,他被光荣的授予“小罗克伟尔奖章”,使这世界上仅有16个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钱学森用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也为自己祖国争了光。
2.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有那些
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名单及其颁奖词1、钱学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闵恩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3、方永刚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 ,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
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4、谢延信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
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公,香江边上的夫子。
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6、罗映珍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7、李剑英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
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8、李丽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
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9、陈晓兰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10、孟祥斌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3.关于热爱祖国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我看了一篇关于钱学森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他留学美国。数年之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返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种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钱学森他不怕敌人的毒打,没有被巨大的财富诱惑,为了报效伟大的祖国,他义无返顾回国了。钱学森曾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归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他的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相反,像秦桧这种人呢?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害死了对祖国有功的爱国名将岳飞,至今仍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千人责骂,万人唾弃。陶行知曾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那秦桧为什么会背叛自己的祖国呢?其实,爱国主义原本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就是因为秦桧抵挡不住权利的诱惑,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而钱学森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是无法用金钱,用权利来收买的的。华罗庚曾说过:“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并不是为了图舒服。活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祖国。”这句话用来形容钱学森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令人心中涌出一种敬意。
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用他的知识研究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使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成为“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国际技术交流大会上,他被光荣的授予“小罗克伟尔奖章”,使这世界上仅有16个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钱学森用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也为自己祖国争了光。
钱学森为国争光的故事虽然已经读完了,而他那赤诚的爱国之心却深深的感染着我,时时鞭策着我,催我奋进。
4.中国历史中有名的人物资料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热情地倡导“立大志”、“修人品”,强调“志当存高远”、“恢弘志士之气”,告诫青年要力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玩物丧志,无所作为。
他自己正是实践这样的人生要求。他忠于他的事业,没有个人权力野心,为实现统一大业,他呕尽心血,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遗憾的是,他死后并未后已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
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的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
我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
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话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我不喜欢咬文嚼字去考证历史典籍。
但现在有某些人,引用只言片语。例如,看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妄言他独揽大权,有狼子野心,进而怀疑他的鞠躬尽瘁(历史典籍的一句话就引出了长篇大论的主观臆断)。
诸葛有隆中对,就创造一个鲁肃的吴中对,来弱化隆中对。三国中,像这样对当时局势的分析何止于十,但是又有哪个能企及隆中对,包括什么吴中对! 晋臣陈寿(其父因罪为诸葛所杀)的《诸葛亮传》对诸葛也是肯定的称颂的,可又为何那些自称学究古今一切从历史出发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贬低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当然,历史是苍白的。如果只看历史,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也许和五代十国一样不被人熟悉。
幸亏一部三国演义,结合断代史《三国志》和 评书和传说,再艺术加工。要不然我不会喜欢三国,更不会敲这么些字来写这篇文章。
实际上,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主要还是沿袭许多史学家的“定论”,即,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非杰出的军事家,当然对三国演义、民间流传的诸葛亮的神话用兵全盘否定,甚至将“锦囊妙计”看成笑话,否定诸葛亮之智,认为是民间的胡编乱造。 诸葛亮究竟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这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个人以为,诸葛亮首先是个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其次才是杰出的政治家,理由如下:首先,身为乱世的谋士,而且是取得丰硕成果的“军师”,必须要有独特、敏锐、反常的战略眼光,这一点,我们从《隆中对》就足以领略到诸葛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略眼光;其次,刘备本来是屡败屡战的人物,虽然有刘、关、张、赵,仍然无济于事,直到诸葛亮出山,才扭转乾坤,成为一方霸主,然后三分天下,其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最后,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其实远不及军事才能,在后来的治蜀中,如果诸葛亮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要战争不断,而是与民休养生息、使民以时,那么,蜀国是不可能总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实力,最后败亡的,“自古兵者非好战,后人治蜀要深思”确实是有道理的。
因此,诸葛亮首先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其次才是较为优秀的政治家。 那么,历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历史以来,无论演义、民间对诸葛亮赞扬太高了,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中国知识分子最自负,通常有舍我其谁的毛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就更不可能办到,而诸葛亮能做到的事情,简直是神话的奇迹,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神化的“诸葛亮”存在的;那么,世界上有没有超智慧的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实际上,今天我们按美国成功学拿破仑希尔的“二八定律”来看,很多所谓的优秀的“知识分子”,确实属于第一层的百分之二十之列,但二八定律再二八分,二八的二八的再二八,再继续,再继续,那么真正杰出、优秀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历史上真正超凡。
5.影响中国的100个优秀人物要多一点介绍,只要一个
《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中,列举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辽圣宗、成吉思汗、康熙等帝王;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等思想家;周公、诸葛亮、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林则徐等将相;扁鹊、张衡、蔡伦、张仲景、祖冲之、李时珍等著名科学家、医学(药)家;屈原、司马迁、班固、王羲之、李白、杜甫、司马光、曹雪芹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陈胜、项羽、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张骞、班超、玄奘、鉴真、文成公主等民族关系和中外交通史上的先行者;孙武、孙膑等军事理论家。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本书列举的100个体为个体的人,或大浪淘沙,或艰难玉成,但都在创造中国历史的实践中扮演一定或重要角色,承认个人在创造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写出他们的神韵、性格、思想、气质、情感、欲望、爱好等等,这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本书对这些人物的述写,则主要挑选传主一生中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事迹进行描写、叙述,“寓论于史”,别开生面。读者也可以见仁见智,按照评价历史人物的客观标准和主观爱好,排定这些人物的座次。
6.中国名人事迹的手抄报内容 要丰富多内容
名言警句: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 ——科尔查克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史美尔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莎士比亚 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尔基 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雨果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史美尔斯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世界读书日 1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个“世界读书日”。
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人士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
据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
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着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影响中国的100个优秀人物《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
《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中,列举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辽圣宗、成吉思汗、康熙等帝王;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等思想家;周公、诸葛亮、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林则徐等将相;扁鹊、张衡、蔡伦、张仲景、祖冲之、李时珍等著名科学家、医学(药)家;屈原、司马迁、班固、王羲之、李白、杜甫、司马光、曹雪芹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陈胜、项羽、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张骞、班超、玄奘、鉴真、文成公主等民族关系和中外交通史上的先行者;孙武、孙膑等军事理论家。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本书列举的100个体为个体的人,或大浪淘沙,或艰难玉成,但都在创造中国历史的实践中扮演一定或重要角色,承认个人在创造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写出他们的神韵、性格、思想、气质、情感、欲望、爱好等等,这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本书对这些人物的述写,则主要挑选传主一生中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事迹进行描写、叙述,“寓论于史”,别开生面。读者也可以见仁见智,按照评价历史人物的客观标准和主观爱好,排定这些人物的座次。
8.中国十大杰出人物
1、特别奖 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 青藏铁路已创下许多第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包含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架起了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桥……它的诞生,结束了世界屋脊没有火车的历史。
特别奖的奖杯,将乘坐青藏铁路通车后首列抵达拉萨的火车,送到建设者手中。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
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2、飞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 “没有哪一年会让这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
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好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 去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115小时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推选委员涂光晋:当人民羡慕他们入选“神六”的难得机遇,遨游天空的神奇经历时,很少有人了解他们曾经经历的痛苦和危险,他们的成功更多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3、无声世界创造美丽:邰丽华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主演的舞蹈《千手观音》。
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推选委员会评价道:邰丽华的美丽来源于心灵和品质,这美感因克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她的美丽,体现着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人类精神。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获奖者感言(邰丽华):我们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曾经帮助我们和关心我们的社会各界的朋友和残疾朋友们。
●推选委员濮存昕:邰丽华的美丽来源于心灵和品质,这美感因克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 4、15年铸成倚天剑:黄伯云 他花了15年,终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长剑——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飞机刹车片,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4个拥有航空制动材料生产技术的国家。
去年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有件事让黄伯云至今感到屈辱:当时跟一个航空大国同时起步研究航空制动材料时,他们说自己的技术很先进了,你花几百万美金来买我们的技术。
但黄伯云没料想到的是,对方提供的试验样品竟是废料。 历经15年的坎坷,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终于收获了成功。
就在中国科学家欢庆胜利之时,人们发现,当年卖废料的那个国家,在航空刹车片技术方面仍未实现突破。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
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推选委员杜玉波:他站在了国际科技前沿,也站在了报效祖国的精神制高点。 5、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李春燕是最后一个到达颁奖典礼现场的获奖者。
从位于贵州东南部月亮山区的苗族村寨大塘村出发,坐了40多分钟的拖拉机到达从江县县城,又坐中巴到贵阳,总共用了9个小时,然后才坐飞机抵达北京。 5年前来到大塘村的李春燕在当地建起了第一个卫生室。
但原来想靠行医养活全家的她很快发现,现实情况完全不像她设想的那样,很多来看病的人根本就付不起医药费。几年下来,李春燕得到的只是一堆欠账条。
由于长期入不敷出,难以支撑,2004年初李春燕夫妇准备外出打工。就在他们要走的头一天晚上,许多村民靠卖米、卖鸡蛋凑了100多块钱还给李春燕。
看着一张张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听着“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的话语,李春燕又决定留了下来。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垅里行医。
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推选委员陈彤:生命的意义在隐秘的收费单和先进的手术台上曾经被轻视和失落,却在遥远的苗寨被一个平凡女子的双手找回,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
6、37年坚守诺言:陈健 上海知青陈健用37年的光阴,书写着中华民族信守诺言的大德大义。 1969年8月15日,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
来到黑龙江逊克插队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当年跟金训华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陈健。 。
9.古今中国十大杰出人物
曾满军
第二炮兵某部技术营营长 爱军精武 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新型高素质基层指挥员。
杨 威
湖北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顽强拼搏 多次夺得国际体操大赛冠军。
李长松
武警吉林总队辽源市支队副参谋长 赤胆忠心 在处置突发性事件和抢险救灾中屡建奇功。
裴春亮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主任 致富思源 带领村民同走致富路。
王 结
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身残志坚 以顽强的毅力求知创业并积极回馈社会。
许传玺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院长 矢志报国 多次在国际法律领域成功捍卫国家与民族利益。
吴 强
吉林省公安厅反恐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出生入死 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功勋卓著。
董月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 矢志不渝 为发现冀东南堡10亿吨大油田做出突出贡献。
徐本禹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 无私奉献 积极投身贫困山区扶贫支教。
吕 萌
辽宁芭蕾舞团演员 勤学苦练 多次在国内外芭蕾舞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