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知识“的意思所对应的词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只想到这个
2.从错误或失败中获得知识的词语是什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只想到这个
3.教训造句,非常简短
一、用“教训”造句:
1、我们要记住这些血的教训。
2、我希望你好好教训他一下。
3、你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4、这真是一次痛苦的教训。
5、永远不要忘记这个教训。
二、“教训”的意思:
1、教育训诫。
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三、词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吴许越成》:“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白话: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
四、用法、语法:
用作动词、名词,指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