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的科学小知识

1.桌球的基本常识

击球之前的架式,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动作。

一、要能够掌握住球杆的重点(球杆的平衡中心)。 二、要决定身体的位置。

三、要决定双脚的位置。 四、架桥。

握杆在我们要决定握住球杆的何处之前,必须先了解球杆的重心点(球杆的平衡中心)。通常,球杆的重心点是距离杆尾50公分左右之处。

最适当的握杆位置,是在重心点后方大约10公分之处。当然,球杆的重心因球杆的长短、粗细不同而略有差异,因此一定要尽快选择一枝适合自己的球杆。

当你摆好正确的姿势要瞄准时,必须要注意脸部的位置。所谓脸部的正确位置,就是要经常将脸部中心摆在球杆的正上方,这样才能正确的瞄准。

保持姿势平稳的要点就是使脚部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并且左手的架构要平稳的摆在右手握杆处和母球联线上。 球杆的握法是摆好正确姿势的基本动作,但是握杆的方法常常因人而异。

握杆的方法是从球杆的正上方往下轻轻的握著。握的时候是以大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握球杆,而小指以及手掌心则好像接触到球杆又好像没有接触到球杆,如果小指也用力握著球杆,在抽打动作时,很可能会失常而影响正确的击球。

如果你能正确的握住握杆点,那么,你的右手几乎是成直角的,也就是说手肘到手腕必须与球杆成垂直状态。我们在做抽打动作时,是以手肘为中心,手腕像时钟的钟摆一样地前后摆动。

架桥左手为了支撑并稳固球杆所做的动作,称为架桥。如果架桥不稳固,则击球时的瞄准点以及撞击时的力道等等,全都会失常,有时也会发生滑杆的现象。

初学者往往只将精神集中於击球动作上,而忽略了架桥动作的重要,因此往往会有偏差甚至失误的现象。 初学者在尝试其他架桥法之前,请务必多加练习,充分地学会基本架桥法之后才运用其他的架桥法。

标准的架桥位置是距离母球大约15公分左右,我们必须因应母球撞点的不同而调整架桥的形状。也必须因撞击母球中心,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而改变架桥时手指头的高度。

除了基本架桥法之外,还有V字形架桥法、扣环式架桥法、橡皮边架桥法、指尖式架桥法、以及其他架桥法等,我们将以照片逐一介绍各种架桥的要领。 指尖架桥法:当母球与子球距离接近时,架桥与V字型架桥法相同,但必需将手指撑起,使球跨越子球(障碍球),来撞击母球。

扣环式架桥法:以弯曲的食指和大姆指连接成圆圈包住球杆,将其余三指尽量张开,与手腕贴住台面(母球的打点,可利用架桥的高度来改变瞄准时的撞击点)。 橡皮边架桥法:球杆置於食指与中指之间,紧贴台面,利用台边与手指形成架桥(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较接近台边时使用)。

V字型架桥法:竖起大姆指,利用它与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余四指贴住台面,球杆置於V字型凹处。 台球基础理论2:台球的基本动作 击球当你站好位置、握住球杆的正确位置、脸部位置与架桥方式都做好之后,击球之前的预备动作已大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抽打动作了。

你在做这个动作时必须缓慢而正确,才能使球杆正确的击中你所想击中的母球撞击点而无偏差。 击打动作是你在正确撞击前的预备动作,它的要领是以弯曲的手肘为轴,然后将手腕像钟摆一样的前后摆动。

摆动的次数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要以同样的速度前后摆动,等到力道平顺之后才可以击球,这样才能掌握住球的滚动。这时肩膀与手肘或手腕不可以用力,要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摆动。

当你以平稳的抽打动作撞击母球时,球杆尖必须从母球停止的位置上往前瞥?0公分左右。这种现象称为充分推击,在你的充分推击结束前,必须稳住架桥不能稍有晃动,这也是正确击球的要点。

要使母球按计划滚动,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练习,并且即使是球技高超的人,也无法每次击球都能恰到好处,这正是台球的困难之处,初学者也常因此而被它深深的吸引。 台球基础理论3:球的运动与前进方向初学者只要能充分地学习并体会出前面所叙述有关花式台球的基本动作,就能够顺利的撞击母球了。

不过初学者多半会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他们会怀疑地自问:”为什么我所击出的母球不能按照我的构想前进呢?可是别人击球时,球的转动却灵活无比,究竟为什么呢?”有些球技高明的人可以轻松愉快地使母球触及二颗目标球,或是使母球撞击出去之后还能滚回来,并且将指定的目标球击落指定的球袋中。对于这种神乎其技的高手,初学者多半会羡慕得不得了。

球体的运动相当复杂,所以有人称撞球运动为”用脑的运动”。当我们在研究到底要撞击母球的那一个部份才能使它随心所欲的转动之前,必须先了解球体的运动原理,并且经过反覆的练习,不断的修正期望与实际的误差,才能在试行错误中学会击球的要领。

我们在下面就要针对基本撞击法与球的转动加以说明。 如果在撞击母球时漫不经心,是不可能得分的,并且也不容易增进自己的球技。

若是要让直径六公分左右的小球,在自己撞击之后顺着自己的意思转动的话,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球的特性。下面有好几项重要的因素使球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转动与前途: 撞点:应当撞击母球的何处? 厚度:母球触及目标球时,双方的重叠程度。

力。

2.台球基本知识

母球的运动及受力影响 我们先来讲一些纯物理学原理。

当球杆将球击出后母球,只会产生三种力作用在母球上,即前进力、旋转力和摩擦力。因为摩擦力是球运动时与球台自然产生的,我们只需要在母球受力时考虑进去,下面我们着重研究一下前进力和旋转力。

前进力: 这是球杆作用在母球上使母球前进的力量,这种力量产生的效果是使母球没有任何转动而水平前进,这种力量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而逐渐减弱。如果我们将一个方形物体放在球台上用球杆击打,如果打中的是正中心,方形物体会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继而停止。

但因为球是圆形的,当摩擦力将前进力抵消殆尽后,球会由于惯性自然向前旋转,也就不会保持无旋转状态水平向前了。 至此我们可以看看定杆是怎样打出来的。

当我们在母球、目标球与袋口呈直线(即直球)且母球离目标球较近的时候,使用中杆击打母球,会使母球没有任何旋转水平向前,如果在这种前进力没被摩擦力足够抵消前母球击中了目标球,因为两球质量相等,撞击瞬间母球上余留的力就会传给目标球,母球也就停止在台面上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定杆。因为球台台面的摩擦力是很大的,所以当母球和目标球相距非常远的时候,通过击打母球中心点打出定杆就需要巨大的力量,但我们往往根本做不到发出那么大的力量(包括职业选手),因此就需要使用旋转达到打出定杆的目的,这个原理我们在谈旋转的时候继续说明。

这里我们可以再解释一个名词:斯登(Stun,请大家注意一下发音,是[stʌn],而不是很多解说装洋气照着中文念的[stən]。)当母球和目标球产生角度时,母球在没有任何旋转的情况下撞击目标球就产生了斯登。

当然斯登有多种灵活运用,像拉蹬、推蹬等等,区别在于对母球与目标球的分离角的细微控制。 这里引出了分离角的概念,为了以后谈旋转力的时候方便,我们现在需要先说说分离角问题。

当打有角度的球时,两球撞击后分别走出的线路会形成一个夹角,这就是分离角,在物理学中,母球不形成任何旋转而直接撞击目标球的时候,其分离角一定是90度。也就是说不管两球原来夹角有多大,只要目标球走向固定,母球走向也固定。

这是最基本的解释,掌握分离角是母球走位的第一步,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是需要刻苦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这些在下面我们会慢慢提到。 旋转力: 台球是圆的,因此它的运动几乎有无数种可能性,这也就是台球的魅力所在,而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母球的旋转上。

如果将母球上定两个坐标x轴(横坐标)和y轴(纵坐标),那么很容易看出母球在四个方向上的旋转,即前旋转,逆旋转以及左右侧旋转。同时出现旋转后摩擦力也跟着在前进力和旋转力两方面起反作用,也就是有两种摩擦力存在。

前旋转: 首先我们现在谈一下前旋转。前旋转是击打母球时最容易做到的旋转,因为母球在前进力被摩擦力抵消后由于惯性及摩擦力会自然产生向前滚动,也就产生了前旋转力。

非常容易观察这种旋转的就是推杆,当使用中杆推杆击打母球时,可以看到母球向前很短的一段无旋转水平移动,进而向前滚动一段距离后击中目标球。这种类型的前旋转属于自然产生的,它的原理类似于滚动的轮胎,轮胎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才会滚动前进,如果没有摩擦力,无论怎样滚动都是在原地的,这也充分展示了球的特性。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就是更复杂的前旋转了,也就是所谓的“高杆”。当我们使用高杆击打母球的时候会有两种力作用在母球上,即旋转力和前进力(这两种作用力在打逆旋转及侧旋转时是同样的,只是效果不同。)

此时的旋转力并非摩擦产生,而是受力产生,其旋转效果与摩擦产生的自然旋转力效果完全不同,也就会使直线上的母球撞击目标球后明显继续跟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跟杆”。 既然出现了两种力量,就存在了孰大孰小的问题,当然我们出杆只有一下。

在发同样大的力量基础上,如果过多的力量分配给旋转,则前进力减小;如果过多力量分配给前进,则前旋转力减小。我想这种平衡谁都很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用极限的方法考虑一下,当母球、目标球与袋口无限接近一条直线时,最小的前旋转是定杆,最大的前旋转是上切点,因此两球撞击后可形成从0度到90度任意分离角(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中很难控制的如此完美)。

给大家解释这个明显道理的目的是为了直接说明球杆击打母球位置的区别,简单说也就是“中高杆”与“高杆”的区别。 上一段解释的基础是在发力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发力大小随意变化,出现的效果就更加千变万化了,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旋转力和前进力大小问题。

刚才已经提到了分离角的问题,下面我们再重点提一下。无论是前进力消失殆尽后的自然前旋转还是使用杆法给出的前旋转,母球与目标球的分离角一定会小于90度。

实际可能做到的最小角度与母球击打目标球之前的角度(初始角)有关:也就是前旋转一定情况下,母球与目标球初始角越小分离角也就越小,初始角小到0度的时候,前旋转也为0度,即“跟杆”。另外在初始角一定的情况下,前旋转越大分离角越小。

逆旋转: 逆旋转与前旋转的原理非常相似,只不过母球的。

3.台球知识 详细点

我一直去斯诺克之星官网看台球知识了,很多很全,你可以去看看 我先摘一篇台球教学的给你看看先。

台球基本功训练 台球有较强的科学道理,要想掌握好击球技术,必须了解一些物理学原理,从物理法则角度来弄清击球点的作用、选择、击球的厚薄度、台边球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的角度、击球力量大小的运用及球的旋转变化与行进路线等等的互联关系。 1. 主球上的撞点(也称击点) 台球和球杆上的撞头都是圆形的,如果球杆上的撞头撞击在圆球的边缘部位,由于角度过斜,便要发生打滑现象(称滑杆)。

这说明主球的球面上,不都是可以用球杆击打的撞击点,而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可以撞击而不至于打滑的区域称为安全击球区。

通常设想把主球视平面直径划分为10等份,取其中间的6个等份在球中心划个圆,称其为6/10的同心圆,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不会发生滑杆现象,故而称其为安全击球区。如果击球水平达到高超的水平时,还可以超过安全区击球,也很少发生滑杆现象。

主球上的击点,是打没一杆球都必须接触的点位。为开阔击球思路,了解主球上击点的扩展范围,可以思考一下,在打台球时,先用球杆把主球打出去,使其撞击目标球,达到预想的要求,这时可能有人会想到,正确的打法应该击打主球的什么部位呢?击打球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什么样的转动呢?两球相撞后各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领会掌握运用,可把主球上的击点定为9个基本点。

这时根据击球时圆形球体和半圆形球杆撞头在相撞时容易发生滑脱现象,而在主球上划定的一个主球与杆头相撞时不打滑的击点设定范围,即取球直径的6/10为直径,划一个同心圆,这9个击点便限制在这个范围内。为初学者提供了安全击球区,待球技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再可以向球体的边缘方向延伸,把主球的击点限区扩展到主球直径的7/10或8/10等范围。

当球技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后,击点范围也自然随之延伸扩大,密密麻麻遍布了球面,几乎处处都是可击之点,使球体运动千变万化、变化莫测。 2. 主球的运动与行进的路线 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力量,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不同的上、中、下部位,主球的旋转行进的路线是不同的(1) 撞击主球中上部:当球杆撞击主球中上部击点后,主球便沿着球杆的方向,直线向前面旋转前进。

于球的旋转速度及自转情况,则直接受到球台的台呢质地好坏和出杆力量大小及快慢所左右。 (2) 撞击主球中心:当球杆撞击主球中心击点后,主球在一定距离内先向前滑动,然后开始向前转动。

因为在出杆击球瞬间,球在台呢上滑行一下后,因受台呢摩擦阻力影响及本身惯性的作用,开始向前滚动。主球的滑行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击球用力的大小、出杆的射速及台呢的质地等。

(3) 撞击主球中下部:当球杆撞击主球中下部击点后,主球开始向前滑行瞬间便反转滑行,然后向后滚动。但是根据出杆情况,球在滑行阶段中,只有与球台的台边或目标球相撞受阻后,才能向回反向滚动。

(4) 撞击球的右中部或左中部:撞击主球的右中部击点或左中部击点。 水平运动,当撞击主球右中部击点时,球开始稍有一点滑行后,即开始向左自转,同时也向前方行进,形成一种既向左转又向前行的混合运动。

当撞击主球左中部击点时,球开始稍有一点滑行后,即开始向右自转,同时也向前方行进,形成一种既向右转又向前行的混合运动。 在练习上述右、左偏杆击球时,可以观察一下反射角的大小,当主球与台边垂直相撞后,无论向左还是向右的反射角,一般都在30度左右。

但必须用中等力量击打主球。 之所以强调必须水平出杆击球,是因为击球时球杆的角度直接影响着球的旋转和行进路线的变化。

例如:将球杆竖起来击球,球就不能直线行进,撞击球的右横部位时球向左进向右旋转,撞击左横部位时球则向右进向左旋转,从而出现一种横转和前转的混合运动,并以较小的弧线行进。这种击球方法,叫做“戳杆”。

4.关于台球的知识~一般的~拜托啦~

先给LZ说一下台球本身~台球大体分为英式台球和美式台球俩种~英式台球又称斯诺克(SNOOKER)?wtp=tt然后给LZ简单说一下它们的区分方法:英式的桌子较大~袋口较小~除了白球外还有15个红球和6个分别为黄、绿、棕、蓝、粉、黑色的彩球~而且是用得分判断胜负~相反~美式的桌子小~袋口大~除了白球外有8-9种颜色不同的彩球各1-2个(根据八球和九球有所不同)~此外以进球论胜负而不是得分~各自链接里头有具体的规则和器械介绍哈!接着说一下”打台球”~打球,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尤其是姿势!!下面给你一个关于姿势的文章..好好看看吧!!会有帮助的~看完姿势还有一个关于杆法的..慢慢看!一 握杆手势无论是右手握杆或左手握杆、握杆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适能轻松自如平稳击球。

这是打台球开始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不可轻视。首先要找到球杆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套在圈里面,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直至平衡为止,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

再从这个重心向杆尾移动20到30厘米,这个部位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适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还可以前后移动调整握杆位置。握杆时,不能握得太紧,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紧张,手臂僵硬,不能平顺滑动出杆击球,右手握杆时,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住球杆,好像一个吊环,衩际握住球杆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两个手指,另外两个手指虚握,小指包绕在球杆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杆的平衡稳定,使球杆保持直线运动。

二 杆架手势用手为球有做成的各种支架称手杆架,架杆或台架等。在台或以架等。

在台球运动中往往被人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必须有自然而稳定的杆架来支承,它可以准确地引导球杆进行击球动作的导向。1 平背式杆架手势: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台面上,五指尽量岔开、指开紧抓台布,形成一个宽而有力的稳定杆架基部,然后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与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

如需要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适应击球需要。这种杆架高度低,适用于球径较小的落袋式台球。

2 凤眼式杆架手式:为了容易理解,方便练习,现把这种手势分解成单项动作图解说明如下:(1)将左手平放在球台台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内侧稍微转个小弯。(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一齐向内侧转动拱起,手掌左边压在台面上,三个手指形成支撑的手势。

(3)当左手与球杆方向接近直角时,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圆圈后,便可以把球杆插入圈内来支撑球杆击球。

如果需要调整高低时,呆伸展或拱起中指来调整。因这种杆架高,多用于球径大的开仑台球。

3 V形杆架手势,如果遇到在主球后面有一个球造成击球障碍,为了不碰这个阻挡球必须将球杆抬高,主球和阻挡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难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紧紧近阻挡球做杆架的手应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对的可击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杆。把四个手指头竖起来,支在阻挡球后面,尽量把大拇指翘起,把球杆架在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V形槽里,击球时,球杆顺着槽滑动,如果击球需要时,球杆把还可以抬高。

这是不太舒服的一种杆架,但又非常重要,不会是不行的,应该经常练习支撑的手指,直到能稳当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杆为止。4 台边杆架手势由于球的位置变化多端,以及打法不同,仅靠几种常用的标准杆架手势,不可能是万能的,所以杆架手势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种多样的,有五花八门的名称。

三 身体姿势能否瞄得准打必进,击球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初学时并不注意,只是随随便便地站在球台前挥杆就打,这是种极为有害的开始。常见一此球手,打了多年台球,球技并不出色平平常常,深感苦恼,当发现击球姿势不正确,有心纠正力图提高球技水平,但已形成习惯很难改正。

因此必须强调,初学开始,必须懂得并严格要求自己,一定下决心使自己的击球姿势是正确的合格的。1 身体站立位置,首先要确定身体站立的合适位置,这要根据球和球杆的方向距离来决定。

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杆,而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站好,平握球杆,杆头指向主球,与主球相距6—10厘米左右。握杆的右手拇指要和裤子侧缝对齐。

球杆的指向必须与主球行进方向成一条直线。2 脚的位置:身体站立的位置确定后,握杆的右手原位不动,在两脚立正站立的姿势下,左脚向左稍前侧方迈出一小步,宽度与肩宽略等(可根据身材高低调整),右脚尖向右外侧自然转动45度左右。

两脚平放在地面上,不要虚提或离开地面,右脚绷,构成一个稳固、坚定的击球姿势。3 上身姿势:(1)落袋式台球。

如司诺克和美式花球球小台面大,准确度要求高,所以一般多采取腑身视瞄准击球,用平背式手杆架,上身向前平伸,与台面很近,头略抬起,下颌与球杆相贴,两眼向前平视,顺着球杆方向瞄视。(2)无。

5.所有关于台球的知识

要想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一杆清台了,但是往往在击球过程中,不可能每一次击球都有很好的机会,往往出现母球直接打不到目标球或者目标球进球路线被挡住、进球角度太小等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来达到进球的目的。

按照难易程度,我将台球高级技巧分为冲球、翻袋、传球、借力、反弹、旋转、组合七种。下面分别讨论这七种进球技巧的打法和要点。

【1】冲球,冲球其实就是在开始击打属于自己的花色的时候,事先考虑到哪些球下球角度小或者没有直接下球的可能,则在击打比较容易的球的时候,利用旋转、力量的控制利用母球或者其它球将这些球撞击开来,使之成为容易击打的好球,只要对走位有一定的了解,冲球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有这个意识,就足够了。

【2】翻袋,翻袋是常用的技巧,就是使目标球撞击一次或者几次案边,然后入袋。翻袋球当中,最简单的就是目标球紧贴中袋附近的翻袋,此时只需加强烈的低杆防止目标球反弹的时候撞到母球而改变方向即可,注意瞄点的方向,应该瞄向目标中袋关于相撞案边的镜像对称点,这样经过标准的镜面反射,目标球比较容易入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撞击长边入中袋或者底袋之外,还可以撞击短边入底袋或者入中袋,甚至可以有撞击两次底袋附近的案边入中袋或者底袋的下法,这时目标球经过两次反射,路线将会与出发路线平行,相对也会比较容易瞄准。

【3】传球,传球就是母球击打第一目标球,利用第一目标球击打第二目标球,让第二目标球入袋。它的瞄准方式是将瞄准圈直接放在第二目标球上,仿佛可以直接打到目标球且让第二目标球入袋的位置,然后记下这个位置,想办法把第一目标球打到这个位置上就可以了,只要认真的瞄准,它的难度也不会是很大的。

【4】借力,借力有两种打法,一种是目标球被挡住,但是袋口附近有别的球,目标球可能借助这颗球改变方向入袋,这个角度只要拿捏的准,入袋的可能性会很大。另外一种是母球借力,就是母球直接打不到目标球,但是可以先撞击别的球改变母球方向再撞击目标球,通常用于目标球离袋口很近的情况。注意甚至可以利用母球的极强的旋转来改变方向击球。借力是聪明的打法,很多时候用借力的打法反而比直接打还要有效,比如我遇到过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台面上还有两颗我的色球6号和7号,6号可以直接下底袋,但是此时7号却被底袋附近的对手的球挡住,因此我刻意将6号先撞击到他的球再下底袋,这样,7号的路线就被清理出来。还有一个情况是用倒数第二颗色球借力我自己的最后一颗球入袋,从而将最后一颗球冲了出来,这也是借力的一种应用。

【5】反弹,反弹也叫勾杆,是母球先撞击案边改变路线然后击打目标球入袋的方法。通常用于三种情况,一种是长球,目标球靠近案边,但是母球和目标球中间还有障碍球,此时我们可以将母球先击打到目标球靠近的案边反弹再将目标球“扫”入袋中。第二种情况是目标球在一个很好入球的袋口位置,但是母球却在入球角度之外,直接击打目标球无法入袋,此时可以使用勾杆,入袋概率非常高。第三种情况是目标球在中袋附近,但是直接下球和翻袋的路线都被挡住,此时可以利用反弹将球打进,注意反弹的时候最好将瞄准圈放在要反弹的案边贴住,这样有利于判断反弹的方向和位置。其它情况由于进球概率很低,因此不讨论了,大家可以自行试验。作为台球爱好者,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好反弹球的打法,因为很多情况下需要靠这种技术来解球。

【6】旋转,旋转是台球的最高境界,它的应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打出的球极具观赏性,如果进球,则令人叹为观止。首先说侧旋球,此种球即使出杆角度为0也可以打出一个小弧线,母球会偏向旋转方向,如果加上出杆角度,将会出现“扎杆”的效果,可以有效的绕过障碍球击打目标球,只是,进球就比较难了,多用于解球。侧旋球可以用来击打“不可能角度入球”,比如大家不妨试验一下用强烈的侧旋击打案边,如果是以一定角度击打,甚至可能会出现母球沿着案边走球不反弹或者沿着出发角度弹回的奇特现象,利用这个道理来击打一些看似不可能下的球,或者解一些看似不可能解到的障碍球,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7】组合,其实组合不能算是技术,只能算是一种意识,就是将以上六种技巧有机组合起来,凭自己的创造力自由发挥,如先勾杆再翻袋、先翻袋再借力等等,其中种种奇妙之处,要靠大家自己细细的品味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