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氮元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氮族元素 一、氮和磷 1.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 2.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 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 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 (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 3.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N2 P As Sb Bi 颜色 无色 白磷:白色或黄色 红磷:红棕色 灰砷:灰色 银白色 银白色或微显红色 状态 气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密度 逐 渐 增 大 熔点、沸点 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 (一).氮气 1.(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2 2NH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 2NO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2.NO、NO2性质的比较 氮的氧化物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 物理性质 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 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2NO + O2= 2NO2 ②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与H2O反应:3NO2 + H2O=2HNO3 + NO (工业制HNO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3.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 (1)电闪雷鸣时:N2+O2 2NO (2) 2NO + O2= 2NO2 (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 (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 4.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二)磷 1.. (1)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 (2)单质磷的化学性质: ①与O2反应: 4P+5O2 2P2O5 ②磷在C12中燃烧: 2P+3C12(不足量) 2PCl3 2P+5Cl2(足量) 2PCl5 2.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 磷的同素异形体 白磷 红磷 说明 物 理 性 质 颜色、状态 无色蜡状固体 红棕色粉末 ①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同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②由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 密度(g•cm-3) 1.82 2.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CS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 毒 性 剧 毒 无 毒 着火点 40℃(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燃烧;常温时,白磷可被氧化而发光) 240℃ 化学性质 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 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 相互转化 白磷 红磷 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素相同——互为同素异形体 保存方法 密封保存,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密封保存,防止吸湿 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 用 途 制造高纯度磷酸;制造燃烧弹、烟幕弹 制造高纯度磷酸;制农药、安全火柴 3.五氧化二磷、磷酸 (1)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 P2O5+3H2O 2H3PO4 (2)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 4.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 元素 氮(N) 磷(P) 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游离态和化合态 只有化合态 单质与O2化合的情况 N2+O2 2NO(易) 4P+5O2 2P2O5(难) 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 N2 +3H2 2NH3 2P(蒸汽) + 3H2 2PH3 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 单质活泼性:N2PH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NO3>。
2.高中氮元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氮族元素一、氮和磷1.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2.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3.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N2 P As Sb Bi颜色 无色 白磷:白色或黄色红磷:红棕色 灰砷:灰色 银白色 银白色或微显红色状态 气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密度 逐 渐 增 大熔点、沸点 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一).氮气1.(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2 2NH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 2NO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2.NO、NO2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 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 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 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2NO + O2= 2NO2②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与H2O反应:3NO2 + H2O=2HNO3 + NO(工业制HNO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3.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1)电闪雷鸣时:N2+O2 2NO (2) 2NO + O2= 2NO2(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4.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二)磷1.. (1)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2)单质磷的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 4P+5O2 2P2O5②磷在C12中燃烧: 2P+3C12(不足量) 2PCl3 2P+5Cl2(足量) 2PCl52.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 白磷 红磷 说明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蜡状固体 红棕色粉末 ①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同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②由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 密度(g•cm-3) 1.82 2.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CS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 毒 性 剧 毒 无 毒 着火点 40℃(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燃烧;常温时,白磷可被氧化而发光) 240℃化学性质 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 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相互转化 白磷 红磷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素相同——互为同素异形体保存方法 密封保存,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密封保存,防止吸湿 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用 途 制造高纯度磷酸;制造燃烧弹、烟幕弹 制造高纯度磷酸;制农药、安全火柴 3.五氧化二磷、磷酸(1)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P2O5+3H2O 2H3PO4(2)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 4.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元素 氮(N) 磷(P)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游离态和化合态 只有化合态单质与O2化合的情况 N2+O2 2NO(易)4P+5O2 2P2O5(难)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 N2 +3H2 2NH32P(蒸汽) + 3H2 2PH3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 单质活泼性:N2原因:N2分子中N≡N键很牢固,故N2性质稳定、。
3.氮的循环知识点总结
氮的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 二、氮气(N2):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空气中含N2 占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⑴ N2的氧化性:① 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22NH3 〖说明〗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 镁条能在N2中燃烧 N2 + 3Mg ==== Mg3N2(金属镁、锂均能与氮气反应) Mg3N2易与水反应:Mg3N2 + 6H2O === 3Mg(OH)2 + 2NH3 〖拓展延伸〗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生的反应有: 2Mg + O2 ==== 2MgO N2 + 3Mg ==== Mg3N2 2Mg + CO2 ==== 2MgO + C ⑵ 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2NO 〖说明〗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⑴ 合成氨,制硝酸;⑵ 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⑶ 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⑷ 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⑸ 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⑹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6.制法: ⑴ 实验室制法:加热NH4Cl饱和溶液和NaNO2晶体的混合物。NaNO2 + NH4Cl === NaCl + N2+ 2H2O ⑵ 工业制法: 液氮(沸点-195.8℃) N2 空气 ──── ─── 液氧(沸点-183℃) O27.氮的固定: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闪电时,N2 转化为NO 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 8.氮的循环: 〖说明〗在自然界,通过氮的固定,使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进入土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的化合物制造蛋白质。动物则靠食用植物得到蛋白质。
动物的尸体残骸,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植物腐败物等在土壤中被细菌分解,变为含氮化合物,部分被植物吸收;而土壤中的硝酸盐也会被细菌分解成氮气,氮气可再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保证了氮在自然界的循环。
三、氮的氧化物: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NOy)和碳氢化合物(CHy)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NO可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于NO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⑵ 实验室NO2可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由于NO2可与水反应,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2NO2 N2O4 △H<0 的应用 四、氨和铵盐:1.氨的合成: N2 + 3H2 2NH3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3.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实验〗选修1P97实验4—8 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4.氨的化学性质:⑴ 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
4.氮的循环知识点总结
氮的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二、氮气(N2):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空气中含N2 占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⑴ N2的氧化性:① 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22NH3〖说明〗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 镁条能在N2中燃烧 N2 + 3Mg ==== Mg3N2(金属镁、锂均能与氮气反应) Mg3N2易与水反应:Mg3N2 + 6H2O === 3Mg(OH)2 + 2NH3〖拓展延伸〗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生的反应有: 2Mg + O2 ==== 2MgO N2 + 3Mg ==== Mg3N2 2Mg + CO2 ==== 2MgO + C⑵ 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2NO〖说明〗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⑴ 合成氨,制硝酸;⑵ 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⑶ 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⑷ 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⑸ 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⑹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6.制法: ⑴ 实验室制法:加热NH4Cl饱和溶液和NaNO2晶体的混合物。NaNO2 + NH4Cl === NaCl + N2+ 2H2O⑵ 工业制法: 液氮(沸点-195.8℃) N2 空气 ──── ─── 液氧(沸点-183℃) O27.氮的固定: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闪电时,N2 转化为NO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 8.氮的循环: 〖说明〗在自然界,通过氮的固定,使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进入土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的化合物制造蛋白质。动物则靠食用植物得到蛋白质。
动物的尸体残骸,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植物腐败物等在土壤中被细菌分解,变为含氮化合物,部分被植物吸收;而土壤中的硝酸盐也会被细菌分解成氮气,氮气可再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保证了氮在自然界的循环。
三、氮的氧化物: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NOy)和碳氢化合物(CHy)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NO可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于NO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⑵ 实验室NO2可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由于NO2可与水反应,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2NO2 N2O4 △H<0 的应用 四、氨和铵盐:1.氨的合成: N2 + 3H2 2NH3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3.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实验〗选修1P97实验4—8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4.氨的化学性质:⑴ 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
5.氮族元素全面分类知识点
重点难点: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利用元素周期律认识物质间变化规律的方法。
讲解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主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1、画出氮、磷原子结构示意图。
2、回答:氮、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何?氮、磷的非金属性谁强?为什么?
【引言】今天我们学习氮族元素。氮族元素包括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
【板书】第一章 氮族元素
【学生板书】依次写出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板书】
一、氮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5。
2.不同点:(随核电荷数增加)(1)电子层数增加(2)原子半径增大
【指导阅读】教材P1图1-1及P2表1-1
【设问】
1.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2.氮族元素化合价有何相似?为什么锑、铋没有负化合价?
3.氮族元素单质的状态、密度、熔、沸点大体上有何递变规律?
【讨论】
1.原子半径因电子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2.最高正价为+5价,氮、磷、砷有-3价,锑铋为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
3.单质由气态到固态,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大体上逐渐升高。
【组织讨论】试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其化学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讨论】
相同点:最高正价是+5价;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分子组成相似;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组成相似。
不同点: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逐渐增强。所以,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锑、铋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金属性。
【板书】把学生的回答精炼成板书。
二、氮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1)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水化物:H3RO4或HRO3
(2)N、P、As有-3价,其氢化物化学式为RH3。
2.递变性:随核电荷数增加
(1)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3)单质与H2化合难度加大,氢化物稳定性降低。
【设问】(1)N、O、F是同周期元素,根据O、F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分析O、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S、Cl单质与H2反应的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分析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讨论】
(1)N、O、F与H2反应条件要求逐渐降低,并且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NH3<H2O<HF,所以非金属性:N<O<F
(2)P、S、Cl与H2化合条件要求逐渐降低,且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Cl;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lO4;所以由元素周期律推知它们的非金属性:P<S<Cl
6.【高一化学硫和氮的知识整理越快越好】
(一)、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相同点:最外层都是5个电子不同点:电子层数不同2、氮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VA族3、氮族元素的性质(二)、氮气1、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化合态的氮元素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之中,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成分.2、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N≡N氮元素的非金属很强,但N≡N的键能很大,明显大于其他双原子分子,故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3、物理性质(1)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小.(2)难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约0.02体积的氮气.(3)在压强为101kPa,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4、化学性质注:(1)雷雨发生与庄稼生长的关系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硝酸随雨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这样就使土壤从空气中得到氮,促进植物的生长.(2)Mg3N2与水发生水解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5、用途(1)在工业上,N2是合成NH3,制NHO3的重要原料.(2)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保护金属,灯泡中填充N2以防止钨丝氧化或挥发,低氧高氮保存粮食、水果、植物种子.(3)液氮可作致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