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一个星球的知识
给你介绍一下金星吧! 金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金星和水星一样,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中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太阳的大小比地球上看到的大1.5倍。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金星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因此,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金星周围有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这些云层为金星表面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有借助于射电望远镜才能穿过这层大气,看到金星表面的本来面目。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至485度,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自转很特别,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且与黄道面接近重合,其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5公里,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但其自转周期却为243日,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
金星逆向自转现象有可能是很久以前金星与其它小行星相撞而造成的,但是现在还无法证明。除了这种不寻常的逆行自转以外,金星还有一点不寻常。金星的自转周期和和轨道是同步的,这么一来,当两颗行星距离最近时,金星总是以同一个面来面对地球(每5.001个金星日发生一次)。这可能是潮汐锁定(tidal locking)作用的结果–当两颗行星靠得足够近时,潮汐力就会影响金星自转。当然,也有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
2.关于星星的知识
我记得天文学中没有星星这个术语的吧.你说的星星应该是夜晚肉眼可见的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
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
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
3.【你知道哪些关于星星的知识】
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恒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诞生的那天起,它们就聚集成群,交映成辉,组成双星、星团、星系……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星空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给它起名“恒星”,意思是“永恒不变的星”.可是我们今天知道它们在不停地高速运动着,比如太阳就带着整个太阳系在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但别的恒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至我们难以觉察到它们位置的变动. 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天文学上用“光度”来表示它.所谓“光度”,就是指从恒星表面以光的形式辐射出的功率.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而表面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光度就越大.从恒星的颜色和光度,科学家能提取出许多有用信息来.历史上,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哲学家罗素首先提出恒星分类与颜色和光度间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赫-罗图的”恒星演化关系,揭示了恒星演化的秘密.“赫-罗图”中,从左上方的高温和强光度区到右下的低温和弱光区是一个狭窄的恒星密集区,我们的太阳也在其中;这一序列被称为主星序,90%以上的恒星都集中于主星序内.在主星序区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区;左下为白矮星区.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星云”或者“星际云”). 恒星的“青年时代”是一生中最长的黄金阶段——主星序阶段,这一阶段占据了它整个寿命的90%.在这段时间,恒星以几乎不变的恒定光度发光发热,照亮周围的宇宙空间.在此以后,恒星将变得动荡不安,变成一颗红巨星;然后,红巨星将在爆发中完成它的全部使命,把自己的大部分物质抛射回太空中,留下的残骸,也许是白矮星,也许是中子星,甚至黑洞…… 就这样,恒星来之于星云,又归之于星云,走完它辉煌的一生. 绚丽的繁星,将永远是夜空中最美丽的一道景致. 双星 对于天体物理学家来说,双星是能提供最多信息的天体,从双星可以得到比单个恒星更多的信息和恒星演化的秘密.在浩瀚的银河系中,我们发现的半数以上的恒星都是双星体,它们之所以有时被误认为单个恒星,是因为构成双星的两颗恒星相距得太近了,它们绕共同的质量中心作圆形轨迹运动,以至于我们很难分辨它们,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第一亮星天狼星. 天狼星主星天狼A的质量为2.3个太阳质量,其伴星天狼B是一颗质量仅为0.98个太阳质量的白矮星.按照恒星的演化理论,质量大的恒星将很快演化,将首先耗尽其氢燃料;质量小的则有着很长的寿命.而一颗质量小于太阳的恒星从其诞生到白矮星至少要经过长达一百亿年的历史;而天狼星A有2.3个太阳质量,应该比其伴星更快演化,但事实上此星明显正在进行氢燃烧,是一颗完全正常的恒星.质量大的恒星还没有耗尽氢燃料,而质量小的相反却已经耗尽了氢而处于寿命的后期.这种情况不是唯一的,英仙座的大陵五双星及其他很多恒星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对双星中都有一颗是白矮星或是中子星,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黑洞.下面我们假设我们可以观测到一对双星的演变过程,作一次实地跟踪观测:最初,A星的质量大约为2至3个太阳质量,B星为1.5个太阳质量. 这以后,正如单个恒星演化过程一样,质量较大的恒星演化得很快, A星首先消耗掉了大量的氢元素,其外层慢慢膨胀起来,很快膨胀为一颗红巨星,其半径不断增大,而其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半径约为太阳几十分之一的白矮星氦核. 当A星外壳开始进入B星的引力范围时,A星的表面物质开始受B星的引力离开A星表面流向B星表面.但由于两星相互公转以及B星的自转,流来的物质并不立即落在表面,而是先在B星周围随B星自转形成一个碟状气体盘,然后才能逐步降落在B星表面.于是A星不断有物质转移到B星,这使得A星的老化进程急剧加快,并以更快速度膨胀,甚至将B星的轨道吞没. 这个过程将持续数万年. 这以后,A星耗尽了它所有的剩余氢,而其巨大的外壳可以伸展到十几个太阳半径之外,但最终大部分将被B星所吸收.此刻,A星基本上全是由氦组成了,质量仅仅剩下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而B星质量则增至原来的二倍多.这样,质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A星成了质量较小的致密的白矮星,而B星由于吸收了A星的大部分质量,体积增加了许多,成为双星中质量较大的恒星.在A星周围原来膨胀的外壳在失去膨胀力后一部分逐渐降落在小白矮星上;而B星正处于中年期,继续其正常恒星的演化.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狼星及其伴星的情况.这以后,这对双星继续演化,象原来一样,质量较大的恒星将以很快的速度进行演化,并在耗尽其内核附近的氢燃料后开始了膨胀,进入红巨星阶段.此时,A星的强大引力将慢慢对B星不断膨大的表面上的物质起作用,物质开始从B星表面迅速流向A星. 像从前一样,流质在A星周围形成气体盘,并不断降落在A星表面.以后的时间里,B星由于丢失大量物质而缺少燃料迅速老化膨胀;A星则可能由于吸附了大量物质而塌陷成中子星甚至黑洞.B星将终于发生超新星爆发而结束其一。
4.天文知识:月亮离地球最近吗
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常月亮距离地球大概是 40 多万公里,由於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是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因此,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近时多 5 万公里。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 14%,视面积大 30%。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火星,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月球的资料
单击图片观看高清晰版本
公转信息
公转中心:地球
公转半径:384,400 公里
公转时间:27天7小时43分11.6秒
卫星数量:0
物质结构
赤道直径:3,476 公里
质 量:0.07348*1024 公斤,是地球的 1/81
密 度:水的 3.34 倍
赤道上重力加速度:1.618 m/s2,是地球的 1/6
自传时间:27 天 7 小时 43 分 11.6 秒
逃逸速度:2.38 千米/秒
表面温度:-120~+150 摄氏度
大气层
大气压:1.3*10-10 千帕
5.银河系的知识
什么是银河系? 如果我们用肉眼粗扫一下天空,好像我们看到了天空中所有的星星。
没有什么地方的星星看上去特别密,也没有什么地方的星星看上去特别稀。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对我们而言,星星在各方位是平均分布的,而且,如果星星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构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集合体,那么此形状一定是球形。
显然,所有大的天体都近似为球体,为什么不能把整个银河系看作是一个球体呢? 当然,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仅有6000颗,这些星星大都是离我们相当近的。如果我们使用望远镜会发现什么呢?答案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星星,而且它们好像也是均匀地分布在天空中的——除了银河。
用肉眼观察,银河是一条弱光带(如今,如果我们居住在城市里,就很难看到银河了,这是因为天空被人工照明映亮了)。它看上去是淡乳白色。
事实上,有一个关于它的神话故事:从前,宙斯的妻子赫拉正在给婴儿哺乳时,她的乳汁流入了天空就形成了这条弱光带。希腊人把它称为galaxias kyklos(银环),罗马人称之为via lactea(银河),由此我们就得到了它的英文名称。
但是,真正的银河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考虑神话故事,那么我们可以首先想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大约于公元前440年,他提出银河实际上由大量的星星组成,这些星星无法被单个分辨开。但是它们聚集起来发出柔和的光。
虽然这个观点没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它恰恰是完全正确的。就在1609年,伽利略把第一架望远镜对准天空并发现银河容纳了极大数量的星星时,这个理论被证实了。
“极大数量”是指多少?人们看夜空时的第一印象是星星是数不清的,它们太多了以至于无法计算。但我已提过几次,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的总数仅仅大约为6000颗,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星星的数目就大得多了。
那就意味着它们是数不清的吗? 在银河方向的星星非常密,但在其他方向上星星就相对稀少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形成球状结构的星体的整体概念。如果是那样,各个方向上的星星数目与银河方向上的星星数目应该一样多,而且,随着较近的星星以弱光为背景而闪烁着(没有现在壮观),整个天空将被照亮。
那么,我们必须假设,星星存在于非球状的大星团中,且在银河方向上比在其他方向上延伸得更远。既然是这样,那么银河显示出星星都聚集成透镜形或汉堡包形。
这种透镜形的星团被称为银河系(来自银河的希腊语释义),同时由于我们看到的环绕天空的暗光带的原因,银河这个名字被保留下来了。 第一个提出星星存在于掩光星系中的人是掩光天文学家托马斯·赖特。
他于1750年提出该建议,但他的想法好像很混乱和不可理解,以至于开始时很少有人注意他。 当然,即使银河系是透镜形的,它也可以永远在长径方向上延伸。
尽管在银河的外面只看到比较少的星星,但在银河内部却存在着无数的星星。 为了说明问题,威廉·赫歇耳统计了一下星星的数目。
自然,在一定时间内,指望数清所有的星星是不可能的。 赫歇耳选择了683个小区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天空中,然后统计每一区域里用望远镜看到的星星。
用这种方法,他得到了我们现在称为天空中的“假想的民意测验”的星星数目。这是第一个把统计学应用于天文学的例子。
赫歇耳认为每个区域里的星星的数量与它接近银河的程度有关。在所有方向上,星星数目随趋近银河程度的增加而稳步地增长。
从他统计的星星数目上看,可以估算出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以及银河系可能有多大。1785年,他宣布了结果,并提出银河系的长径大约是太阳到天狼星的距离的800倍,短径是此距离的150倍。
半个世纪后,天狼星的实际距离被算出来了,可得出赫歇耳认为的银河系的长径是8000光年,短径为1500光年。同时,他算出银河系内有80亿颗星。
虽然这是个巨大的数目,但不是不可数的。 在近两个世纪内,天文学家用比赫歇耳所能用的好得多的仪器和技术探索了银河系,如今了解到银河系比赫歇耳所料想的要大得多。
在长径方向上至少延伸出10万光年,可能拥有2000亿颗星。不过可以说,我们确认了银河系以及星星不是无数的而是可计算的,这是赫歇耳的功劳。
银河系(milky way galaxy) 由恒星和星系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系统,太阳是该系统中的一员。银河系中的众多繁星的光形成了银河,成为环绕夜空的外形不规则的发光带。
这条星光带大体上位于银盘平面上。银河系是构成宇宙的亿万个星系中的一个。
它拥有几百亿颗恒星和相当大量的星际气体和尘埃。银河系是星系类型中的旋涡星系一类的典型。
它的核心周围是一个巨大的中央核球,并有缠绕着它的旋臂。这些弯曲的旋臂使银河系的外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
旋臂均匀沉陷在银盘中。银盘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直径约70000光年。
银核为星际尘埃粒子屏蔽,它们吸收银核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紫外光。但科学家可以在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的波段,记录并研究银核区发出的辐射。
特别是红外辐射和X射线中的强发射,表明存在着高速运动的电离气体云。现在多认为,这种气体云在环绕一个大质量天体运转,很可能是一个质量约为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
科学家已确认,。
6.谁能详细介绍一下“钻石星球”的知识
钻石星球
钻石历来是财富的象征,因其稀有而身价百倍,但天文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钻石星球”!
这颗星球距地球约17光年。天文学家们通过观察,确信这颗脉冲星(有节奏地闪动光芒的星星)是一个巨大的钻石,并推断它是一颗由碳和氧组成并处于水晶状态的星球。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教授史蒂夫·卡瓦勒正领导着一个由50人组成的天文小组,对这颗星进行研究,他认为这是一颗蓝绿色的钻石星球。
这颗钻石星球是一颗白矮星,编码是BPM37093,它是由一颗比太阳略大的恒星冷却后的灰烬组成的,大多数恒星死后会变成白矮星,只有非常大的恒星才会爆炸产生超新星。虽然如此,水晶态的白矮星仍然是十分稀有的。
假如BPM37093号星星果真是一颗钻石,那么它的质量将是惊人的,天文学家们推测这颗“钻石”重约100亿兆兆克拉!谁要是能“得到”它,无疑将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