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重点知识整理
1、“:”是比号,读做“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a:b=(a是比的前项;b是比的后项;是比值,比值一般是分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都可以用前项÷后项。例如::=÷(b、d0)
3.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例如:a:b=a÷b=(b0)。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例如:a:b=a÷b=(b0)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例如:a:b= a :b =(b不等于0)
一:比例 1、组成比例的要求,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符合内项积等于外项积。(交叉相乘,积相等) 需要掌握:根据一个乘法等式,能写出相应的比例。 如:16*5=20*4 可以得到: 16:4=20: 5 4:16=5:20 5:4=20:16 4:5=16:20 3、正比例与反比列的判断方法。正比例商一定、反比例积一定。 第一步:已知的两个量是否相关联。 第二步:两者怎样组合在一起符合意义。第三步:能否找到不变量。 如:购买六年级数学书,购买数量与所付总价。 已知数量与总价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符合意义。每本数学书的单价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如:圆的面积与半径。面积与半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面积除以半径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半径随时在变化,所以积是一个变化的量。商不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4、典型题补充 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 成正比例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 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成正比例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不成比例 5、趋势图。正比例:斜直线,往右上方的趋势。 反比例:曲线,有高往低走,逐渐向横轴接近。 6、解比例。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 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7、解比例应用题 步骤:审题,判断什么量是不变量,确定其他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比例。 表示形式:正比例 x :y =k(一定)(除法算式) A :B = C 😀 反比例 x*y =k(一定)(乘法算式) A*B = C*D 二: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计算时首先要统一单位) 熟记:千米化厘米,小数点右移5位。 厘米化千米,小数点左移5位。 如:2.5千米=250000厘米
2.举一个智慧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例子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拥有知识与智慧都非常重要,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可以说,一个人从婴儿开始,都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能哭、能听、渐渐地能知道别人的意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大了,就进幼儿园、到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饱学之士将各样知识传授给人们,知识愈研究愈深,似乎没有穷尽,所以俗语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穷尽一生,也有学不完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好”。英国哲学家说:“知识就是力量”,而圣经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4:6)。所以圣经也教导我们要“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腓1∶9下-10下)。圣经还告诉我们:“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增长”(但12:4)。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谓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样学科的研究愈来愈精深,人们不断追求学习更高深的知识,研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博大、精深的知识为骄傲。
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包括你所获得的圣经知识,属灵知识,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你如何应用,属灵智慧使你晓得怎样实践主道,你才能成为一个满有智慧的人。犹太人的智慧来自圣经,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在犹太人观念中,人类的智慧是心思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有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是个知识分子,而在于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劳,可靠,自律,谦逊,有德性,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所以,比起知识来,犹太人更重视智慧,这种观念,源自圣经,圣经的启示一再叫我们明白,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怎样更好地生活,实践生命的真实意义。所罗门王是一位智慧的君王,一个最聪明的王,他是今天我们所读的《箴言》书的作者,而箴言书可称为智慧格言的汇编,在教会中流传一种说法,不会祷告读诗篇,缺少智慧读箴言。《箴言》书涉及内容甚广,包括对年轻人的劝诫,道德伦理,夫妻生活之道,言谈举止,认识真神等等,为我们善用知识,管理人生提供了语重心长的建议,因此,这卷圣经也被称作智慧书,领受这卷书,我们也当从中受教,成为智慧之人。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要竭力追求得着智慧,圣经教导我们要“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
3.辩论赛“经验比知识重要”论据
论据:
1、知识是从实践经验中得来的,所以实践经验更为重要。
2、知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和验证,因此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经验是经过检验了的知识,所以更具有真理性。
3、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经验,所以经验高于知识,是知识的精华部分。
4、实践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正确知识的不断累积,因此实践经验比知识重要。
5、经验中包含了正确的体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样就比知识的内涵更丰富,因为经验包含了正误两个方面,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还告诉你怎么做是错的。而知识则只有一个方面,就是告诉你这样是对的,至于另一种途径,还有待实践来探索。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经验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