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
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锥形、圆形、圆柱、圆、正方体、长方体
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方程、比和比例
统计:条形、折线、扇形、统计表
其他:概率、位置、空间、逻辑推理、抽屉问题、测量、单位长度、定律、规律
数论综合:质数与合数、约数与倍数、数的整除性、数的进制、奇数与偶数、个位律、带余除法
应用题:植树问题、盈亏问题、行程问题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牛吃草问题、年龄问题、
经济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问题、差倍问题
2.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
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锥形、圆形、圆柱、圆、正方体、长方体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方程、比和比例统计:条形、折线、扇形、统计表其他:概率、位置、空间、逻辑推理、抽屉问题、测量、单位长度、定律、规律数论综合:质数与合数、约数与倍数、数的整除性、数的进制、奇数与偶数、个位律、带余除法 应用题:植树问题、盈亏问题、行程问题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牛吃草问题、年龄问题、经济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问题、差倍问题。
3.小学5、6年级数学知识结构表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负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公式就可以写作:S = a h)。
3、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公式就可以写作: S = a h÷2)。 4、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用S表示平行梯形的面积,用a 、b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上、下底和高,公式就可以写作:S = (a + b ) h÷2)。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4、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0再减。
如: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性质:a-b-c=a-(b+c)第五单元:《找规律》 ( ) ( ) (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2、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3、长方形的长 + 宽 = 长方形周长的一半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1、把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2|、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 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m)。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小数乘法的计算算法,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2.观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0 . 07 8 43、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商不变的原理把除数转换成整数,再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4、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5、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一个不是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数会比原来小。
例如:160*0.05=8 48*0.5=24 89*0.1=8.9 20*0.25=56、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2.56565656.…..第十单元:《统计》 合计 男 女总 计 39 18 21航模小组 14 8 6民乐小组 8 3 5书法小组 7 3 4美术小组 10 4 6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χ第一单元:《方程》 1 aх±b=c 2 aх÷b=c 3 aх+ bх=c如: 6х+5=23 2х÷5=4 2x+3x=10解:6х+5-5=23-5 解:2х=4*5 解 5x=106х=18 2х=20 x=10÷5Х=18÷6 х=20÷2 x=2Х=3 х=10 4、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如:大树高64米,比小树高度的2倍少22米,小树高多少米?(小树高度*2-22=大树高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就是用整数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如:3个 是多少? *3= + + = 或 *。
4.小学数学所有的知识点和关系式(人教版)
(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如果有耐心根据条例一条一条对照书本翻看一变,再看一下相关题目就KO了 六年级数学分类复习(几何初步知识)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 . 0° 评论0 0 0。
5.总结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数与代数 实践与综合运用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式与方程 探索规律 图形的认识 测 量 图形和变换 图形与位置 数据统计初步 不确定现象 可能性
一上 10以内数的认识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认识钟表 (分类) 数学乐园 认识立体图形 条形统计图雏形
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整时与半时) 我们的校园 认识平面图形
一下 10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退位减法 元角分 找规律 摆一摆,想一想 图形的拼组 以一当一统计图
100以内加减法一 时与分 (图形和数) 小小商店 长正方形特点
二上 100以内加减法二 数学广角 我长高了 不同方向看物 米和厘米的认识 以一当二统计图
乘法含义及表内乘 (排列组合) 看一看,摆一摆 角的初步认识
二下 1000以内数认识 除法含义及表内除 克和千克认识 (解决问题) 找规律 剪一剪 锐角与钝角 平移与旋转 复式统计表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加减法(一) (周期与递增) 有多重 以一当五统计图
三上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加减法(二) 吨的认识 数学广角 填一填,说一说 四边形的认识 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可能与一定 可能性大小
有余数的除法 秒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 时间的计算 (排列组合) 掷一掷 千米的认识
三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年 月 日 (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 制作年历 面积的含义 用八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方向 简单数据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 24时记时法 (集合) 长正方形面积计算 简单路线图
小数的简单加减 (等量代换) 设计校园 平均数
四上 亿以内的数 用计算器计算 数学广角 1亿有多大 直线射线角 角的度量 复式条形统计图
比亿大的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垂直与平行 画角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统筹原理) 你寄过贺卡吗 四边形与梯形
四下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四则运算 数学广角 营养午餐 三角形的分类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单式折线统计图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 三角形的性质
小数的加减法 (植树问题) 小管家 图形的拼组
五上 小数乘除法 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广角 量一量 找规律 观察物体 平行四边形面积 公平性
积商近似数 (正左上面) 三角形面积
计算器探索规律 梯形面积
解决问题 解简易方程 (编码) 铺一铺 组合图形面积
五下 因数和倍数 同分母加减法 数学广角 粉刷围墙 认识长正方体 体容积意义 轴对称 众 数
253的倍数特征 异分母加减法 长正方体表面积
质数和合数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长正方体体积 旋转90度 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称找次品) 打电话
约分(最大公因数) 欣赏设计
通分(最小公倍数)
六上 百分数意义 分数乘除法 数学广角 确定起跑线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计算 用数对定位置 扇形统计图
百分小数互化 分小数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比和比的运用 (鸡兔同笼) 合理存款 圆的面积计算
六下 负数的认识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数学广角 自行车里的数学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 扇形统计图分析
完整的数轴 正反比例的意义
数的大小比较 比例的应用 (抽屉原理) 节约用水 圆锥的认识 圆柱体积计算 折线统计图分析
(图形放大与缩小) 圆柱的展开图 圆锥体积计算
6.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知识点
找了几个版的 苏教:(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北师:小学数学四年级前四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c=a+(b+c) 8、乘法交换律:a·b=b·a 9、乘法结合律:〔a·b〕·c=a·〔b·c〕 10、乘法分配律:〔a+b〕·c=a·c+b·c 1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1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1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1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4、学会画角 25、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6、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钱的换算: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时间单位: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年=12月=365天或366天 1天=24小时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