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输液宣教内容有哪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儿科就医诊治出现了新的变化。
体现在输液治疗上,80%以上家长拒绝患儿住院治疗,而选择门诊输液观察。以至于形成患儿及家长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与医护人员接触交流机会减少,加上部分家长医学知识缺乏,导致对孩子所患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护理过程不清楚,对所患疾病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不全面等。
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疾病患儿及家长的各种需要,我科自2001年建立了儿科输液观察室,并对患儿家长采取了口头宣教与小组讲课、图片宣传等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2.儿科门诊输液科室健康教育有什么新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儿科就医诊治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在输液治疗上,80%以上家长拒绝患儿住院治疗,而选择门诊输液观察。以至于形成患儿及家长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与医护人员接触交流机会减少,加上部分家长医学知识缺乏,导致对孩子所患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护理过程不清楚,对所患疾病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不全面等。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疾病患儿及家长的各种需要,我科自2001年建立了儿科输液观察室,并对患儿家长采取了口头宣教与小组讲课、图片宣传等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2年8月,我科共收治门诊输液观察患儿4461例次,其中男占58%,女占42%,平均年龄3.5岁。主要疾病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肠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口腔炎,荨麻疹,颈淋巴结炎等。
2 门诊输液室特点
门诊输液观察特点是患儿随时来诊,输液时间不定,最短1h,最长6h,平均3h [1] 。针对输液观察室流动性大,患儿停留时间短的特点,我们着手在输液室墙壁上贴一些色彩生动的画片,将一些需注意的问题配以简明的文字,吸引患儿及家长的注意并能使其产生兴趣记住内容。另外,固定板报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进行科普教育。并备有各种免费宣传册可供家长随时拿取。
3 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3.儿科静脉输液
、把静脉留置针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
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
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4.儿科静脉输液
、把静脉留置针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5.儿科补液方法技巧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_di1 jia3 bu4 yi2 gei3 tang2 _yin1 wei4)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消耗(xiao hao)2.8g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quan tian bu)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 补钠:血清钠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生理(ying1 bu3 sheng1 li3)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shu3 __)每分钟滴数*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2.补液计算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 Na+mmol/L
低渗性脱水 >130
等渗性(deng3 shen4 xing4)脱水 130~150
高渗性脱水 >150 。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3.补铁计算
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38+贮存铁量[ mg]
贮存铁量=10mg/kg体重(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zhi1 he2 _zai4 ti3 nei4 shou4 hu1 xi1 he2 dai4 xie4)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扳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 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