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的数学知识

1.求小学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紧急

楼主您好,搜问理科团队很高兴为您服务!——————————————– 第七单元 年 月 日 年: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月: 大月:1、3、5、7、8、10、12月 时间 小月:4、6、9、11月 平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日: 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钟表: 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第1课时知识点: 1 认识大月和小月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年历,并进行填空、计算、比较发现各月份的天数具有一定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认识大月和小月。

2 认识平年和闰年 让学生观察附页中的年历,填出各年份中2月份的天数找出其中的特点:只有28天和29天两种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年份中出现28天、29天的规律性: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知道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闰年。 3 练一练 在练习中继续巩固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第3题则是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季度,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第2课时 看日历知识点: 1、说一说 是让学生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教师可以为学生每人准备一份今年的日历,让学生在独自观察的基础上从日历上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2、找一找 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教学时先让学生在日历中独立找一找,找到这些节日,然后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3、练一练 学习推算时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推算的结果与方法。

第3课时 猜生日知识点: 创设过生日的情境,让同学们间接的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然后再请其他学生猜一猜,并说一说是怎样猜到的。这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的能力。

填一填 第2题是让学生加深了解2月2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现。第4课时 一天的时间知识点: 1 看一看 利用电视屏幕上的“节目预告”这一情境,让学生“看一看”大风车、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具体时间,并说说18:30、19:00、19:33、19:38、19:55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知道表示时刻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并深入引导学生学会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的方法。

2 练一练 在练习题中出现的各种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解答。第五课时 时间与数学(一)知识点: 1、教材创设了一家人具体休息的时间和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是: (1) 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然后进行反馈。 (2) 围绕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3) 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有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 引导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休息日”“父母共同休息日”“母子共同休息日”“全家共同休息日”的韦恩图。

并交流填的方法。 (5) 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九月份日历,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2 练一练 习题中的规律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规律,完成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请您采纳我们的答案并选择“能解决”,举手之劳,将鼓励我们继续解答其他QQ网友的问题,谢谢!如果您有疑问,欢迎追问,得到满意的回答后在采纳。

回答完毕。

2.日历中的数学 数学日记

1.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2.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我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我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 5.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6. 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 7. 三(4) 壮怡 现在,我们数学课正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公交车靠第一站时,我看见有8个人上了车,而第二站上了3个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车的人数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数的两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几个人呢? 小朋友们,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试一试吧. 8. 三(3) 叶飞洋 24时记时法真是无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样过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打电脑,21:00睡觉.24时记时法是不是很伟大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日记哦! 9.积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

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

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数学报 今天,我们又发了小学生数学报,这期报纸真的很精彩。 上面讲了怎样让书香伴你左右,茅以升如何苦练记忆力的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等数学小常识,翻开一面,有许多数学的小窍门,如:如何找规律,怎样牢记知识,翻开另一面有一些数学小故事,从中我获得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所以,我觉得每一次看数学报都能让我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我很喜欢它。 《数学的奥妙》 湖塘桥中心小学 张娜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在菜市场买菜要付多少元钱?在超市里买东西一共要付多少元?。

还有,认识了千克和克,你就可以自己算一算称的东西的价钱了。怎么样,数学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学好数学哦! 数学又是很奥妙的,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些未知数。

所以有的小朋友觉得数学有点难,有时还要请家教。 但是数学也是很灵活的。

除了我刚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数学还有很多种呢! 《宝贝丁丁背口诀》 湖塘桥中心小学三(2)班 李昊岚 星期天,宝贝丁丁在背口诀,当他背到“三八”时,却打住了。 这时正巧姐姐走过来,丁丁连忙问:“请问:三八?……” 姐姐气呼呼的说道:“你才‘三八’呢!还没多大就学会骂人了!” 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闻声答道:“三八妇女节呀”。

我在一旁偷偷的笑了,其实她们都误会了:丁丁既不是在骂人,也不。

3.年月日的知识数学故事

“年月日”知识点与“年”相关的知识:1、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2、判断平年、闰年: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判断方法: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2)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用需要判断的年份跟它求差,如:1996年,2000-1996=4,4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又如:2016年,2016-2000=16,16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推算周年: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例如: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2011-1949=62(周年)例如: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2012-9=2004(年)与“月”相关的知识: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半个月=15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

(2)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春季:3、4、5月。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与“日”相关的知识:1、重要节日:元旦(1月1日)春节(1~2月)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党的生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2、会看日历。

3、推算日期。(1)数数、写数。

例如:9月的倒数第4天是?30日、29日、28日、27日。答:9月的倒数第4天应该是9月27日。

(2)末尾数-初始数﹢1=天数例如:9月的倒数第4天是?30-4+1=27 答:9月的倒数第4天应该是9月27日。4、推算星期。

(1)写日历。例如:2011年12月1日是星期四,12月24日是星期几?同是周四的天数依次加7,如1,1+7=8,8+7=15,15+7=22,22日已经接近24日,所以往后写到24。

一二三四五六日1 8 15 22 23 24 答:12月24日是星期六。(2)周期问题。

例如:2011年12月1日是星期四,12月24日是星期几?24-1=23(天)23÷7=3(星期)„„2(天)4+2=6—星期6 答:12月24日是星期六。与“时间”有关的知识1、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转换。

例如:下午5时=17时上午11时30分=11时30分AM8:00=8:00 晚上8时02分=20时02分注意:(1)12时计时法有修饰词。(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2)分钟小于10分的时间要写0。

如8:07或者8时07分。2、计算经过时间。

方法:利用时间竖式计算。(借位60进制)例如:上午8:30到中午12:00,经过多长时间?12时-8时30分=3时30分12时11时60分-8时30分3时30分答:经过3时30分。

注意:(1)时间的算式,不论横式,还是竖式都不能写电子表表示形式,要用文字来写。(2)如果计算上午某时到下午某时的经过时间,一定要先把下午的时间转换为24时计时法后,再进行计算。

例如:上午9:00到下午6:50,经过多长时间?下午6:50=18:50 18时50分-9时=9时50分答:经过9时50分。(3)如果隔天计算经过时间,要分两天计算。

例如:小红昨天晚上9:30睡觉,今天早晨6:00起床,睡了多长时间?12时-9时30分=2时30分2时30分+6时=8时30分答:小红睡了8时30分。3、在日历中找规律。

例如:8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 2 3 □4○56 7 □89 ○1011 □1213 14 ○15□1617 18 19 ○2021 22 23 □24○2526 27 □2829 ○3031 爸爸每工作四天休息一天,妈妈每工作三天休息一天,爸爸妈妈共同休息的日子有几天?分别是哪几天?爸爸的休息日:○妈妈的休息日:□答:爸爸妈妈共同休息的日子有1天,是8月20日。4、统筹问题。

例如:张阿姨周末要做的事情有:洗衣服(洗衣机洗)30分,擦桌子10分,扫地10分,晾衣服10分,切水果8分。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完所有事情?擦桌子10分①洗衣服30分扫地10分切水果8分②晾衣服10分。

4.挂历中的数学规律

1.横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a a+1 a+2

规律一:后者比前者多1。

2.竖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a

a+7

a+14

规律二:下者比上者多7。

3.右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a

a+8

a+16

规律三: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4.左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a

a+6

a+12

规律四: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规律五: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规律六:方框中九个数的和是正中间这个数的九倍。

a-8 a-7 a-1

a-1 a a+1

a+6 a+7 a+8

5.日历中的数学问题

1.在某月的日历上,用一个2乘3的长方形圈出六个数,结果它们的和是69.求这六天分别是几号?

1、设:这六天分别为: A A+1 A+2 A+7 A+8 A+9

A+A+1+A+2+A+7+A+8+A+9=69

A=7

所以这六天分别是 7号 8号 9号 14号 15号 16号

2.父子二人,父40岁,子12岁,____年后,父的岁数是儿的2倍.

2.设A年

(40+A)/(12+A)=2

A=16年

3.李斌在日历的某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其中肯定不对的是

A.20 B.33 C.45 D.54

4.小赵和小王交流暑假中的活动,小赵说:“我参加科技夏令营,外出一个星期,这七天的日期数之和是84,你知道我是几号出去的吗?”小王说:“我假期到舅舅家去住了七天,日期数的和再加月份数也是84,你能猜出我是几月几号回家的?”试试看,列出方程,解决小赵与小王的问题.

4.小赵是9号出去的,小王是7月15号回家的(提示:可设七天的中间一天日期数是x,则其余六天分别为x-3,x-2,x-1,x+1,x+2,x+3,由题意列方程,易求得中间天数,对小王的情形,由于七天的日期数之和是7的倍数,因为84是7的倍数,所以月份数也是7的倍数,可知月份数是7,且在8号至14号在舅舅家.故于7月15号回家.

⒈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找找这三个日期间的关系是_.

⒉如果知道这三个数的和,你能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吗?

你的理由是_.

答案:1.相差7

2.设圈中的最小数为X,则x+(x7)+(x+7+7)=和

可以计算出分别是几号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