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里有哪些与科学有关的事实
《发现》杂志列出了有关电影科学20个鲜为人知的事实,通过电影可以学习科学知识。
以下是《发现》杂志列出的有关电影科学20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1、科学家首次出现在电影中是1902年。
在著名导演乔治-梅里爱的电影《月球之旅》中,一名天文学家向太空发射了一门大炮。电影制作者采用单格动画的方式制造出了太空船降落在月球表面的景象,这也是这种动画技术的首次应用。
2、首个有名的银幕科学家名为罗特万。在1926年的无声电影《大都市》中,他用制造了一个女性机器人。
罗特万凌乱的头发、白色的实验室大褂、疯狂的眼神使其成为电影中科学家的典型。 3、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的名字最长的电影叫作:《战争狂人:我是怎样停止担心并学会爱上炸弹的(Dr.Strange loveor:How I Stopped Worrying and Learned to Love the Bomb)》。
4、一种神经方面的疾病:他人手综合症,首次出现在1964年的一部电影中。在这部电影里,一名疯狂的火箭科学家总是不自觉地做出向希特勒致敬的动作。
因此这种疾病后来也被称为“战争狂人综合症”。 5、很多电影中出现的战争狂人的形象都源于德国V-2火箭的设计者维纳-冯-布劳恩。
V-2火箭在二战期间导致伦敦成千上万居民的死亡。 6、二战结束后,布劳恩投降了美国,并成为“土星五号”火箭项目的总建筑师,该火箭负责将“阿波罗”飞船送上月球。
布劳恩自己随后也成为一个银幕科学家,他参演了迪斯尼拍摄的太空探险题材影片《明日之地》,他的一生经历也于1960年被拍成电影《我瞄准星星》。 7、爱因斯坦的形象在很多电影中都被肢解后利用。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外星人(E.T.)》中,外星人的眼睛设计就采用了爱因斯坦的类型,而《星球大战》中角色约达的前额则与爱因斯坦一模一样。爱因斯坦标志性的发型更是被其他多个电影角色借鉴。
8、电影《弗兰肯斯坦》中,弗兰肯斯坦并不是怪物的名字,而是制造怪物的科学家的名字。这部1931年的电影设计了一个混合了尸体和活人特征的角色。
9、科学家总是反面角色。在1931至1984年英国拍摄的超过1000部恐怖电影中。
科学家或他们创造物有41%是邪恶的,39%的科学或精神病学研究给人类带来威胁。科学家仅在11%的电影中是英雄。
10、在英国BBC广播公司的一项调查中,最受欢迎的银幕科学家是电影《木偶(TheMuppets)》中的哈尼度博士和他的助手比克。 11、2005年一项研究显示,1929至2003年间银幕科学家中仅有不到20%是女性。
这些女科学家的共同特征是年轻、苗条而漂亮,有些带着眼镜。 12、1944年,皮尔-贾森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饰演女科学家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女演员。
她饰演的居里夫人年轻漂亮,但是却没有像真的居里夫人一样带着眼镜。 13、最著名的银幕女性科学家之一是电影《人猿星球》中的精神病学家猿人希拉,她的形象强壮而多毛。
在该系列的其他影片中,希拉将人类俘虏解剖并进行实验。影片的故事发生在3955年,当时的动物已开始追求科学知识。
14、由于饰演科学家而获得奥斯卡奖的演员包括《绍基尔医生和海德》中的弗雷德里希-马赫(1931),《路易斯-巴斯德》中的包罗-穆尼(1936),以及《美丽心灵》中的约翰-纳什(2002)。 15、一个名为“愚蠢的电影物理”的网站将2003年电影《地心末日》评为“有史以来最差的物理电影”。
这部电影中,地球物理学家在地核停止旋转后试图拯救地球。该网站称这部电影“错误的表达物理定律、有着荒谬的工程技术以及完全伪造的科学事实”。
16、该网站同时也评出了几部“优秀物理电影”,其中包括《阿波罗13》(1995),《太空英雄》(1983)、《2001年太空漫游》(1968)以及《银翼杀手》(1982)。 17、美国电影学院计划今年夏季建立一个车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了解电影制片的过程,并鼓励他们写自己的剧本。
18、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已给出100万美元奖金,希望有人能“改变电影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传统形象(疯狂的、恶魔般的或是装模作样的)”。 19、希区柯克1966年电影《冲破铁幕》中,保罗-纽曼饰演物理学家迈克尔-阿姆斯特朗,他为一个导弹防御计划“伽玛5号”工作。
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根据这部电影向公众介绍了“星球大战”计划。 20、灾难片《后天》的导演罗纳德-艾默里奇在电影完工后付出了20万美元用于补偿电影制作过程中排放的1000吨碳。
这笔钱被用于5个环保项目。 【来源:网络】。
2.电影,电视剧中的物理知识
太阳浩劫中的太阳帆理论(高中课本好像有提到太阳帆) 黑客帝国的生物电流感官原理 终结者中低温使金属冷脆 美版咒怨中把一针管空气打入人体使器官缺氧 立方体2中的四维空间理论 时光机器中的时空穿越相对论 毁灭战士中的虫洞传送理论(霍金的一些文章挺好的 浅显易懂) 超时空效应的重叠空间
侏罗纪公园的dna合成 人兽杂交的dna合成(还没上映) 金刚中岛上的大型生物(孤岛易使生物大型化) 蝴蝶效应(时空穿越中的悖论问题 不能改变过去) 钢铁侠胸前的装置电磁原理 星际迷航超光速旅行与时间问题 地心抢险记(地球磁场的作用 )
3.有关化学知识的电影有什么
1、《生化危机1》
讲述了发生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超级计算机红后失控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
2、《居里夫人》
讲述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玛丽与皮埃尔·居里博士相识相爱,在玛丽准备来到实验室那天,彼埃尔博士认为女性与科学是不相容的,彼埃尔让他的年轻助手大卫·纳戈在实验室的角落给玛丽收拾了一个放研究设备的地方。
3、《天外来菌》
讲述该剧讲述了美国一艘太空梭在墨西哥的荒凉小镇坠落,导致该镇居民除了一老一少重伤之外全部离奇死亡。为防止病毒扩散到其他城市,军队封锁了小镇,特别营救小组将两位幸存者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最终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秘密。
4、《迷雾》
讲述厚重、非自然情况下形成的大雾,几乎在眨眼功夫就包围了整个小镇,大卫·德雷顿与儿子领着一小拨人,突出弥漫的雾体的重围,退避到一家超市中,暂时逃过了这一劫。然而与自己一起躲到超市中的那些曾经如此熟悉的镇民们,人性与生命,在这一刻都受到了巨大的考验。
5、《我是传奇》
讲述讲述的是2012年,人类最终被病毒所击垮,一场大面积的病毒突然爆发,前军方病毒学家罗伯·奈佛因为体内有自然抗体未受到感染,而成为纽约市唯一的幸存者,甚至曾一度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人类。
4.《电影中的科学》论文*1
研究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思考的人,总不免要追索“电影是什么”,“电影应当怎样”,这样一些电影学的“元”问题,也就是说,总试图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人们称此为对于电影的终极关怀。然而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
人们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地获得关于电影本质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电影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那种异乎寻常的紧密联系之中。
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生成又不断变化的历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电子数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场将引发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术革命。
一当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
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
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
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八大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
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3]。
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
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二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
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
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
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
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
5.求初中的科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