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替我写一份或找一份关于早教的帖子(要求使用)
9月4日是上学的第三天,还是姥姥和阿姨接的嘟嘟。
我到家后嘟嘟和姥姥正在楼下等着呢,发现又是一裤子尿骚味。嘟嘟的小脸越来越尖,脸色很不好,黄黄的,明显蛋白质摄入不足,嘴唇干干的。
姥姥说尿也比较黄,看来水喝的也少。 嘟嘟的情绪非常不好,不能提幼儿园,小朋友,老师,滑梯,吃饭等任何和幼儿园有关的事情,一提就哭,不停的说不去幼儿园,要妈妈抱,要去姥姥家,要去找姥爷。
抱他谈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把情绪安抚下来,问他玩滑梯了吗?答没玩,问唱歌了吗?答没唱。问吃饭了吗?答吃了。
姥姥说接他时候手里正拿着一小块发糕呢。 晚饭后半个小时之后,脸色恢复了点血色。
不肯自己去玩,缠着妈妈,玩什么都玩不进去,一付心神不定的样子。出乎意料的是,他突然改了口,改成要去幼儿园,一分钟一次的频率哼哼要去幼儿园。
以前最喜欢的故事书,动画片什么都吸引不了他,闹着要妈妈姥姥陪着去幼儿园,怎么跟他解释幼儿园关门也没用。心想是不是白天在幼儿园没玩成滑梯?试着问我们去院子里滑梯玩好吗?嘟嘟马上就同意了,到了院子里。
嘟嘟并不肯滑,一直就要妈妈和姥姥抱着,嘴里还哼哼着,后来又去逛了会儿超市,在超市里面高兴起来,和售货员阿姨玩电子秤。 回家后嘟嘟和小布鸭子洗澡终于让我耳根清静了一会儿,喝奶的时候讲故事小心翼翼挑选出不会让嘟嘟想起幼儿园的故事,喝完了奶,嘟嘟已经困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这时才八点半,看来午睡没睡够),关了灯睡觉,一会儿就说一句,妈妈不要上班去,妈妈在家陪嘟嘟,妈妈别走,去找姥姥吧,一起去找姥姥……直到十点才睡着! 夜里睡的还算安稳,只是掉下床一次,哭了几声。
早上六点居然就醒了,打着哈欠跟我说:“我睡醒了,去幼儿园吧。”我的天,还没忘呢。
只好陪着他洗脸刷牙,很不情愿,只想去幼儿园。吃饭也不好,勉强喝了几口奶,吃了两口面包。
早早到了幼儿园,嘟嘟并不要去玩滑梯,居然说要进教室,然后再出来玩,看来是老师教过他。到了教室门口,边哭边对老师说要去外面玩会儿。
老师同意了,可是又不肯玩任何东西,只是要妈妈抱着。不一会儿又要回教室,老师迎出来,带着他和另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孩说出去玩。
我们也就和他道别走了。远远看着他还是一脸哭样,跳着脚四处张望,看见了我们又不敢跟过来,只是在老师身边跳边说着什么。
不一会就被老师带回教室了。 9月5日是上学的第四天,我回家的路上想着各位妈妈给我的建议,琢磨着晚上的应对方案。
等我到家的时候嘟嘟正在家吃肉饼呢,姥姥说他一到家就喊饿。嘟嘟的嗓子哑的很厉害,不过这次他身上没有尿味了,而且还得了个小红花,大概是不尿裤子的成绩。
不过他好象对那个红花不感兴趣,一直没有提这个事。吃了两块肉饼后姥姥跟我讲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姥姥上午装做去幼儿园办手续的家长混进去一次),说他上午就在教室里来回走,没有哭。
但是下午去接的时候正大哭着。听到姥姥提幼儿园的事情,嘟嘟立刻又象祥林嫂一样摆着手反复说:“不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
吓的我赶紧把他抱到阳台去看汽车,然后给他吃香蕉,总算打岔过去。跟姥姥说今天晚上不要提幼儿园的任何事情,也不要问他,以免加强他的分离焦虑。
第二天不到六点,又醒了,眼睛都不睁就说:“我睡醒了,我要去院子里玩,我睡醒了,我要去院子里玩……。”赶紧爬起来,洗漱完毕就送到院子里玩滑梯。
转眼就到了七点一刻,必须送嘟嘟走了,嘟嘟很紧张,不停的问:“我们去哪呀,我们回家吧,回嘟嘟的家吧。”也不想骗他,等嘟嘟上了车直接就跟他说我们去幼儿园,他立刻哭上了:“我不去幼儿园,我要妈妈抱。”
一再承诺一下车就抱。嘟嘟就不停的哭着说:“一下车就抱,停在那就抱,停下吧,停下就抱,妈妈和姥姥陪着去幼儿园,不去上班。”
到了幼儿园,抱着他进了幼儿园,嘟嘟还是哭着要去教室,说然后在出来玩。见了老师,哭着说老师早,我要出去玩。
老师抱进教室了,哭声立刻升级。看见了他在教室里来回转圈,立刻就明白了在家来回走是怎么回事。
他哭喊着:“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去,我要出去。”没有立刻离开教室,在转弯处想等一会儿听听他的反应。
我转过去跟老师说想带他出去玩一下再带回教室,老师不大高兴,说要想带孩子玩就先去玩再进来,不然还得哭。还是答应我把他带出去一会儿。
嘟嘟看见我立刻奔过来,不停的说:“我们回家吧,我不哭,我们回家吧。”看孩子努力控制自己不哭的样子,我简直就控制不住了,理智让我把他抱到一个角落慢慢的安抚他。
最后还是把他送去了幼儿园,看着老师不大高兴的脸,好象在说,看吧,哭的更厉害了。唉,也许不该把他带出来,走吧走吧,嘟嘟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让孩子拥有最佳人生开端—– 参加早教的收获和进步在这个优生优育的时代,每对年轻的父母都特别的注重孩子的教育,同样,当好好出生后,我们从科学胎教很自然就转向早教了,于是我们欣喜地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早教课程,幼儿园优良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提供幼儿专业的启盟和训练,让初为人父母的我们悄悄舒了一口气。
2.介绍一些幼儿知识
《幼儿知识百科(套装共4册)》在主题选取、内容编排、插图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力求做到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及其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极富冲击力的手绘写实大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有机结合,将原本深奥抽象的科学描绘得更具情境性、知识性、趣味性,使小朋友不仅可以初步掌握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更可以启发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孩子的好奇心总是由此及彼,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在每个篇幅中加设了“大视野”小栏目,对主题进行补充拓展,进一步丰富了全书的知识含量,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3.哪位朋友以前分享过关于生活方面的小常识的帖子的
/649891395/blog/1278327567?ptlang=2052 ·进食30分钟后运动效果更佳 ·夏季健身要加点盐、减点量 ·老年人服用保健品的4点误区 ·一次完整怀孕增加10年免疫力 ·新妈妈产后祛斑有妙招 ·六种娱乐 可抗衰老 ·体育锻炼可缓解抑郁 ·健康老人饮食十建议 ·老人饮红茶可防帕金森 ·适当的按摩耳朵可保健全身 ·警惕胃病生百病 ·红紫蓝色果蔬能抗癌 ·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长时间煲的汤孕妇不宜喝 ·怀疑!戒烟后会生病吗? ·糖尿病人注意事项 ·男人必需的九大元素 ·胃肠不好者可多喝蜂蜜 ·日间小睡可增强记忆力 ·冬防小儿出疹性疾病 ·赤脚爬:国外育儿新时尚 ·糖尿病人注意事项 ·孕期运动得当 宝宝更聪明 ·蔬菜瘦身 ·孕妇不可不知的六大产兆 ·服用阿司匹林弊大于利 ·均衡营养带来健康体魄 ·投保健康保险注意观察期 ·孕期母子补钙的“金标准” .cn/。
4.【话题】关于幼儿园的那些事,妈妈们你最担心什么呢
虽然宝宝还小,但是从她没出生的时侯我就很关心幼儿园的问题!因为孩子在幼儿期的时侯,外界对她的影响很关键,对以后性格形成和心理素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考虑以后宝儿要去幼儿园,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素质,有爱心、责任心强的老师我才能放心把孩子交给她!但是这点需要多看多听,还要了解口碑,比较难考察!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达等几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每当开学初,总有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止,不肯进园。在宝宝的眼泪面前,您知道怎么办吗?1. 坚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儿园,态度要坚决,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要动摇。
2. 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相信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3.开始几天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几个孩子时,增加孩子的孤独、想家之情。
接孩子时让他谈谈幼儿园中有趣的事情,欢快的游戏,适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千万不要一见孩子马上就问是不是想家了?有没有谁欺负你?4.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兴趣、习惯。
如果孩子比较胆小、内向,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请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比较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使孩子更容易适应。5.刚入园的孩子不要反复叮嘱要懂礼貌、守纪律,唱歌、发言时要大点声,画画时要大胆——-这些要求、禁令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而出现焦虑,造成怕上幼儿园。
应该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逐步了解,学会如何在幼儿园学习、活动。
5.关于幼儿教育的方面的知识
让幼儿自己在做中学
科学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在孩子们惊异和好奇的目光中,我盖上了盖子。并约定两天之后,一起打开看看会发生这么的变化。几次的观察下来,孩子们对于云豆的小苗真的弯着头饶过第一道挡板向上生长感到十分地好奇。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打开看看。为了防止孩子们弄坏,每次都是我在小心地操作。
可是,孩子的好奇心是任何方式都无法阻挡地。在小朋友两次因为操作不熟练,而折断了小苗后,我修正了自己的想法,我要手把手地他们如何操作。
当孩子们自己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发现小苗还在努力地追着阳光饶过第二道挡板时他们的兴趣才算是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了。孩子们以后的每一天,都会主动地为小豆芽浇水,极其小心地打开盖子,仔仔细细地观察,认认真真的做观察记录。
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更深切地领悟到陈鹤琴先生说的:“让孩子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
“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
作为教师在实践这一理念时就要重视幼儿在园生活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有了直接的经验,就能认识事物的性质。
让孩子们在自己不断的尝试、失败、思考、再尝试中将知识和技能结合。在操作中习得直接的经验,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孩子们在做中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
凡是孩子能做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和引导,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吧!
6.有关幼儿健康的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是,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和关注,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上以及教养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健康的生命并非完全由自然给予,而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健康状况因个体自身的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家长所持有的健康观点直接影响其教养的方式和行为。当然,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是在乡镇幼儿的健康成长中以下几种情况更值得重视。
一、关注0~3岁看护人员的素质
生长在乡镇的幼儿,大多由爷爷奶奶或保姆看护。他们多半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幼儿进行喂养和教育。幼儿不肯吃饭,看护者就哄着追着喂饭,一顿饭有时要吃上一个多小时:幼儿不肯睡觉,就让他嘴里叼个奶嘴…·很多坏习惯不是幼儿一出生就有的,而是由于大人们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而慢慢导致的。有的幼儿不听话时,看护人员就吓唬幼儿“你不乖,大老虎要来吃你的”“你不乖就送你去幼儿园”等。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对动物恐惧,对幼儿园害怕的种子。到了幼儿该入园时,他们就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可见,看护人员的观念及教育方式关系到幼儿健康教育的成效。我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好0~3岁幼儿的教育延伸,通过讲座、培训和亲子活动等形式,提高0~3岁看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关注家长对幼儿健康的观念
在我园关于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方法研究中有一份对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儿健康方面的认识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念。由于家长的健康观念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所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对此,我园作了关于幼儿饮食、睡眠和运动等的专题讲座,利用园内的网站和家长在论坛上进行沟通,还特别对大班幼儿的家长发了宣传资料,旨在引导家长给幼儿创设健康的生长环境。
三、关注电视对幼儿健康的影响
电视节目尤其是动画片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长时间观看电视不仅会对幼儿的眼睛和生长发育有所伤害,更重要的是,电视节目尤其是动画片的播放,可能对幼儿思维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有的男孩特别爱看《奥特曼》,沉迷于动画片的情景中,在平时的生活中,行为方面会表现出暴力倾向,喜欢打架、把建筑区的积木推倒,等等。教师问其原因,幼儿便说:“我是奥特曼,我在打怪兽。”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幼儿。有的幼儿喜欢看《蜡笔小新》,动画片中小男孩叛逆的个性及片中的对话都成为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并没有判断对错的能力,通过行为模仿极易产生心理畸形,甚至发展为暴力和自私倾向。所以,成人对于幼儿观看的电视节目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引导。
四、关注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
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因素。我园有一名幼儿特别好动,教师把情况和家长沟通后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儿童医院检查。这位家长接受了教师的建议,经检查,幼儿的确有多动倾向。在药物治疗和家长、教师的关心下,这名幼儿的情况很快有了好转。还有一名行为怪异的男孩,教师和家长沟通时,家长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健康。教师只得设法让家长到园观察,或用摄像机记录下幼儿的一些异常行为让家长看,与家长共同分析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只有家园间及时沟通与密切配合,才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还不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纯洁,因此特别容易遭到伤害。生命的健康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成长。
7.关于孩子教育的的文章
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体会 教育孩子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工作”,孩子的天性不同、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教育的方式、方法自然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种模式可以套用,如何教育孩子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习惯及“四心一兴”(即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生活、学习习惯。
习惯是潜意识的反应,形成习惯的话,就会自动反应。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快车道。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开朗、极其贪玩,而且兴趣也很广泛。对电视、电脑的热情极高。
阻止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我与小孩约定:作业没写完,不允许打开电视、电脑,在作业完成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的看电视节目、玩电脑,但时间要有限制。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
为了孩子,家长也应该戒掉电视瘾,少玩电脑,特别是电脑游戏,更不能在孩子做作业时玩,因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曾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形象地告诫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家长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因此,作为家长,放下电视,和孩子一起看看书,搞一些体育活动,聊一聊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尊心,他终生都不可能站立起来,你透过语言的批评和表扬对他根本没有意义,那你还教育什么?如果一个孩子有自尊心,他就不甘人后,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开始观察别人怎么看他,他才会去想他是否给他人带来困扰,他才会去自己奋斗。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源头。
自尊心可以通过家长平等、尊重、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等手段培植起来的。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或几个人(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老师)站在他的背后,无怨无悔地爱他、无条件地接纳他、承认他、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找到了一种叫做自我价值的感觉。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做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我能够的状态。
同样做一道题目,有自信心的孩子的潜意识立刻进入一种“我能够”的状态,他的思维焦点马上进入分析的程序,找出条件和结果的联系,很快就做出来了。对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来说,他总觉得我记性不好,我不聪明。
他的头脑根本没走进题目,他只是停留在题目表面,感受的是这个题目给他带来的压力、痛苦,然后他就开始想:谁出的这道题,出它干嘛,老师为什么出这种破题。你说怎么能做出题目。
所以自信心如果培养起来了,孩子做任何事情就会进入一种状态:他会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不断地汲取知识。孩子的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其实智商不是遗传的,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聪明,他就朝着我很聪明的方向去发展;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笨,他就按照我很笨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智商是一个后天的文化输入的结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学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自信心,他没有办法开通他的心智状态、心智系统来学习。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透过自己的行为对其它人的快乐与幸福的影响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自律。
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负责任,而当孩子不会做事情了,家长就开始愤怒了。对孩子来说,他在课堂上打闹,老师生气,他根本就没关心别人怎么反应,他内心里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
培养主动进取精神。一个孩子的生命是不是沿着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个孩子到底学了哪些知识,根本无关紧要,因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关键是孩子要有向上奋斗的这样一种状态。主动进取精神是从小被父母鼓励出来的。
培养学习兴趣。一个孩子能够努力地学习,与其说他有多大理想,真的不如说是学习给他带来了快乐。
当学习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快乐反应的话,我们把它叫做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会长久稳定地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
当我们要孩子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做痛苦的事情,然后他做不到,家长开口了:你怎么这么没毅力,这么没出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孩子的神经连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没有找到快乐,是早期错误输入的结果,是错误练习的结果。我们要想改变的话,唯一的方法是在孩子头脑中重新做个链接,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找到快乐。
如果家长在辅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很烦,孩子也感觉不到快乐,那么这种家长的教育方法绝对是错的,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