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1.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解决问题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2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希望能帮到你

特意去翻了小学的课本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面积的有关知识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新知识教学中经常应用。

一、在教学新知识时渗透转化思想

例: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情境中产生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引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

3、小组交流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整理并汇报。

方法1: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都变成小数,再相加。

方法2: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都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

4、归纳整理,渗透转化思想

思考以上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两种方法均是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即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其相等的小数或同分母分数之后,再相加。)……

5、回顾反思,强化思想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在转化完成之后及时的反思,是对转化思想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进入思想的内核,再次深刻理解。)

在我们小学数学教材中,像这样,需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产生转化的需要来学习新知识的例子很多,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分析教材,理解教材,进而挖掘出其蕴含的转化思想。

二、在数学公式推导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它们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教学这些内容,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在引导学生比较之后得出将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随着教学的步步深入,转化思想也渐渐浸入学生们的头脑中。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时,可以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将没有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

一是在转化的过程,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最后得到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等积转化)。在这个前提之下,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

二是在转化完成之后应提醒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先前已经会计算了,所以,将不会的生疏的知识转化成了已经会了的、可以解决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转化的思想也就随之潜入学生的心中。其他图形的教学亦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转化应该成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内在的迫切需要,而不应该是教师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样,学生的操作、思考都将处于被动的状态,对转化的理解则可能浮于表面。

三、在数学练习题中挖掘转化思想

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后,书中有一练习题,“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转化思想,即:把四边形和正六边形都转化成若干个三角形的和。即连接对角线把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内角和就等于两个180度,即360度。而正六边形通过连接对角线转化成了四个三角形,则内角和是四个180度,即720度。教师在处理习题时,不能仅仅教给学生解题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收获其数学思想,用知识里蕴含的“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这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3.解决小面积的难题有何解决方法

开门需要一定的空间,餐椅挪动需要空间,这个居室中的入室门和厨房门以及餐椅共用一个空间,使门口的过道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而使得居室显得更宽敞,也使其他的空间规划成为可能。

喜欢在家工作,但没有独立的工作间,没关系,靠墙面的过道也可以规划成简易的书桌。 书桌下可挪动的带滑轨的矮柜可以储物,一款可以折叠的小床,既可以满足工作累时的小憩,也可以为来客提供方便,最重要的是,它折叠起来并不占用太多过道空间。

细长窄的厨房,转身都极为不方便,何不把墙去掉?原来墙的位置还可以摆放一个长条餐桌,做饭的时候,拉下厨房专用帘隔开所有的油烟,打开帘子,便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不仅视觉宽敞,用餐时,厨房的走道空间也会摆放餐椅,空间规划更合理。 用书柜代替隔断墙,是既省空间又美观的做法,比较适合半私密空间,比如书房与过道之间、客厅与餐厅之间等。

作为具有隔断功能的书柜墙,这种书柜需要摆放相对整齐的书籍和装饰物,不能太过随意,否则就会使空间显得凌乱。

4.关于面积的应用题

四年级应用题 二、有关土地面积计算的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小麦地,长250米,宽80米,这块小麦地有多少公顷? 2、一块正方形土地,周长是3200米。

这块土地有多少公顷? 3、一个占地两公顷的长方形果园,长400米,它的宽度是多少米? 4、给一块边长200米的正方形水稻田施化肥,每公顷施230千克。 应施化肥多少千克? 5、一块长方形玉米地,长250米,宽160米,共收玉米20800千克,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 6、某飞机场新建的跑道,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7、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长2000米,南北长1500米。

这个开发区占地多少平方千米? 8、大丰农场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500米,宽120米,去年共收小麦27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9、一个正方形水池,周长1200米,这个水池占地多少公顷? 10、一块长方形水稻田,长200米,宽150米,平均每公顷可收稻谷16吨。

这块田可收稻谷多少吨? 11、一个占地3公顷的长方形绿化带,长600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12、在占地1公顷的果园里,有5000棵苹果树,平均每棵苹果树占地多少平方米? 13、一个长方形苗圃长200米,宽100米,如果长和宽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公顷? 14、一个正方形麦地,边长200米,这块麦地有多少公顷? 15、一个长方形牧场,长5000米,如果一个人用每小时6000米的速度绕牧场跑一圈要3小时,这个牧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