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道西方哲学题~洛克、贝克莱、休谟都是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我们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洛克还主张感官的性质可分为“主性质”和“次性质”.洛克相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主性质包括了形状、运动或静止、数目等和物质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而次性质则包括了颜色、声音、气味等其他各种性质.洛克认为主性质就在物体里,次性质只在知觉者中.在这问题上洛克是追随笛卡尔的二元论学说,同意有些性质是可以用人的理智来了解的贝克莱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的看法,但不同意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认为,根本没有第一性的质,只存在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因为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或知觉着的人的一种机能.在他看来,物理对象只不过是我们一起经验到的诸感觉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合起来.经验世界是我们的感觉的总和,即“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不可知论 对感觉之外的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感性知觉时认识的唯一对象 知觉分印象和观念两类 但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的来源问题。
2.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谁
代表人物:
1、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着述活动。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休谟的主要着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
2、约翰·洛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3、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1753年)是英国(爱尔兰)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三代表之一(另两位是洛克(John Locke)和休谟(David Hume)),着有《视觉新论》(1709)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
3.为什么说笛卡儿既是经验主义之父又是理性主义之父
他创立了解析几何,第一个将代数方法应用到几何学中去。笛卡儿的认知论是唯理论,他相信人有固有观念亦称天赋观念。他看重追求知识的方法,不重视实验方法,而偏重数学的演绎推理。他认为只有象数学那样由明白无误的公理推导出来的知识才是可靠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由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观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标准,笛卡儿的真理标准使他得出灵魂存在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认为主观上明白的观念,并非来源于人的实践经验,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观念”。
所以,笛卡儿既是经验主义之父又是理性主义之父。
4.你好,我问了一个关于笛卡尔为什么是经验主义之父又是理性主义之父
认为最初的方法起源于天赋的“真观念”:它既是源初方法又是其他观念的源泉不是“一个论据”而是一种方法、事物的简单性质的观念。
斯宾诺莎的天赋观念论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的继承和发展。
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者〈广义的理性主义〉坚持天赋观念论的立场。
笛卡尔认为,哲学首先要研究方法。笛卡尔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普遍怀疑的方法和普遍数学的方法。通过前者,所以我是”的命题。通过后者,是最完善的知识,依靠“真观念”,他得出了各种天赋观念:由“理性之光”而得来的公理和普遍原则,笛卡尔确立了“我想、上帝的观念,我们就能建立知识的大厦。
斯宾诺莎看到方法论中存在的悖论。他的天赋观念就是“直观知识”,这是由“真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