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山界简洁的资料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市”边境的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
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陆定一同志写下著名的革命回忆录《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这个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越城岭,俗名老山界,为五岭之一,东安舜皇山处其中段。
陆文中所描述的红军过老山界的几个具体地点,如“雷公岩”、“塘坊边”、“雷霹岭”等正好在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陆定一称老山界(舜皇山)为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拟依托舜皇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地理地缘优势,将老山界景区打造成为“重走老山界红军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经典红色旅游区,修建陆公亭,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线路及沿岸景点开发。
2.老界山资料
瑶山,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境内(资源县,兴安县,龙胜县,灵川县交界之地)和湖南省边境上。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
位于全州县西北。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战胜的第一道困难,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与后来长征中的万水千山相比,翻越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很多老红军在回忆录中都谈到了老山界,都对翻越老山界刻骨铭心。
其实,具体你可以参考百科哈,谢谢
3.老山界课文重点
《老山界》重点练习 网络课堂 2008-09-06 09:21 阅读257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目标导航1.文章的体裁,记叙的要素。
2.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3.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4.长征的革命传统及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要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感受和理解,读出兴趣和能力,进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下面三道题分别从主题、结构和内容上设计,有助于整体感知课文。1.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课文记叙了 事情。②查阅资料,了解长征。
2.再读课文,完成下列两小题。①完成下表,梳理记叙的六要素,弄清本文的结构。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第一天 下午 傍晚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二天 黎明以后 下午 ②根据上表,思考: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叙事的呢?点拨:梳理记叙的要素,能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填好表格,纵向思考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即可完成②。3.三读课文,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文末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填表。 困难情况 战士的态度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②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点拨:“困难情况”“战士的态度”都可以从文中找相应的语句完成。
②必须在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从意志和精神方面进行概括。二、重点赏析 所选语段是本文中最为重要的景物描写片段。
抓住这两段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重点段落】之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
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思考:4.“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奇观”指什么?5.文段在写景时有两个观察点,它们分别是 和 。
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6.“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7.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8.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 第二次: 9.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
点拨:这是本文中一处非常重要的段落。既正面写景,又侧面写战士的语言和心理。
了解写景的角度,体会写景的作用;品味战士的语言和心理,了解战士们爬山时的艰难和精神状态。【重点段落】之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思考:10.用四个字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1.这段文字先写冻醒后的寒冷的感觉,次写所见,再写所闻。请你完成:A.“见”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B.“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写“闻”用了哪些修辞?C.写所闻时,作者用了四个“像……”,这四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D.在“像波涛在澎湃”后,仿照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形式,续写两个句子。
点拨:这是课文中规定背诵的段落。把握写作顺序有助于背诵,更有助于理解。
在此基础上,掌握所写内容、所用修辞以及“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等。 【参考答案】1.①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②略2.①略。
②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3.①略。
②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一步一步”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5.山脚 山腰;曲折 陡峭。6.表达作者豪迈、喜。
4.长征开始的地方“老山界”在什么地方
瑶山,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境内(资源源,兴安县,龙胜县,灵川县交界之地)和湖南省边境上。
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
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
为花岗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
位于全州县西北。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
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战胜的第一道困难,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与后来长征中的万水千山相比,翻越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很多老红军在回忆录中都谈到了老山界,都对翻越老山界刻骨铭心。